分享

熬了一夜,觉得自己像条狗?

 好大水 2018-01-16

下夜班后,同事在群里说:“上半夜一个人看了109个病人,觉得自己累的如条狗。”


看见这句牢骚后,我觉得有些可笑。


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连条狗都不如,我的回复是:“可能连狗都懒得看你一眼,因为它还要睡觉!”。


想到今天的夜班,我就害怕,因为那根本不是上班,而是在打仗。


因为急诊拥挤了太多的人,所以就医体验非常的差,比如化验一个简单的血常规竟然要等候两个小时。


所以,我被很多人骂。


有人说:“这还是急诊吗?”


有人说:“你们医院干脆倒闭算了!”


有人说:“为什么多安排值班医生?”


有人说:“医生,你看病速度太慢了!”


也有人说:“能照顾一下我吗,让我先看?“


也有人说:“医生,你这忙一夜,医院一定发不少钱给你吧?“


熬了一夜后的感觉,就如同当年在网吧里激战48小时之后一般飘飘欲仙。


这些只是一些感慨,但还是要日复一日的一如既往的冲上前线。





好吧,在我睡前之前,还有一些牢骚要表达一下:

 

今天看见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来自宿州的老人因为前后六次在火车站买不到车票而下跪大哭。

 

我想可能是因为老人多次买不到火车票而一时情绪激动,但是这也反映了一种真实的现象:虽然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人们购买火车票的渠道更加便捷,但是我们的工作应该做的更加仔细,应该考虑到那些没有文化、不懂互联网科技的人群。

 

早在几年前就有过类似的新闻,说农民工兄弟因为不懂互联网购票而无法购买火车票。

 

其实,这种新闻早已很多见,只不过这位老人过激的行为才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罢了。

 

当然,人们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老人的子女,其实就在不远的另外一个城市,而且还有着自己的私家车。

 

如果老人的子女帮助其购买火车票,或者直接用自己的私家车送老人回家就不会有这么一则新闻了。

 

但是,这位老人却不愿意让子女帮忙,因为他不愿意给子女增添麻烦。

 

有人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我要说:很明显,这位老人的子女对自己不够关心;这位老人的行为略显自私。

 

为什么说老人的子女对老人不够关心?

 

老人反复六次购票不能,说明老人返乡的计划是势在必行。

 

那么,作为子女不可能不知道父亲的返乡计划,也不可能不知道如今的火车票大多已在网络上购买,他们竟然没有考虑到父亲是否有可能无法购票的可能。

 

为什么说老人的行为略显自私?

 

既然自己前前后后六次无法购买车票,为什么不寻求子女的帮助,而且子女有这种能力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他给出的原因是不想给子女增加麻烦,那么就因为不想给子女增加麻烦,就可以麻烦社会中的其他人吗?

 

我知道我这种观点可能有待商榷,也可能会找来一通谩骂。

 

但是,我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对这种不愿麻烦家人却非要麻烦他人的行为感触颇深。

 

在急诊,经常可以遇见一些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要么是病情危重,要么是没有行动能力,要么是因为视力和听力的问题而无法沟通,他们在就医时需要人帮助,比如:挂号、排队、缴费、检查等等。

 

但是,他们却不愿意通知子女,理由多半是:子女在外地;子女在工作;不愿子女担心等等。

 

有人说:“为什么医生护士不能帮一帮老人呢?”

 

没错,医生护士是应该帮助这样的老人。

 

但是,你要知道医生护士还有其它事情需要做,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

 

如果老人病情危重,需要抢救或者第一时间介入治疗,医生护士不仅会主动帮助老人,甚至在老人没有费用的前提下也会抢救。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这样的老人病情稳定,甚至只是来医院开个药、验个血呢?

 

难道医生要丢下其它已经等候已久的患者去专门伺候老人?

 

难道护士要放弃正在穿刺输液的工作,放下抢救病人不护理,而去帮助老人?

 

再退一步说:如果只是偶尔有这么几个老人倒没有什么.

 

让人不得不吐槽的是:这种情况几乎天天都会发生。

 

就在前几日,我还遇见了一个让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位不到七十岁的老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血糖血脂,而来到医院要求抽血化验。

 

可是,这位老人竟然忘记带医保卡了。

 

护士说:要么暂时自费,以后用医保卡置换;要么让家人把医保卡送过来。

 

可是,这位老人既不愿意暂时自费挂号缴费,又不愿意通知家人。

 

他的理由是:子女都去上班了,不想给他们增添麻烦。

 

他的要求是:先欠账化验,明日来缴费。

 

这种情况只适合于需要抢救的危重病人,对于老人这种情况自然是不被准许的。

 

且不用说这种行为会浪费急诊急救资源,也且不说老人可能存在故意逃费的事实,单是请示领导便不可能被通过。

 

在被拒绝后,他便狂怒发飙,并且用医德和态度来谩骂攻击。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医院里经常发生。

 

这些人心疼自己的子女,却要将家庭矛盾转换成社会矛盾和医患矛盾。

 

这些人爱惜自己的子女,却要自私的去浪费社会资源。

 

作为一名医生,最让我觉得无奈和可气的便是这些老人的子女:明明知道老人行动交流能力有限,不可能独自完成就医行为,却总是能够放心大胆的放任老人独自来到医院。

 

他们不仅自私,更加是有恃无恐,因为他们知道医生护士会替他们照顾老人,会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今天浪费掉的社会资源、急救资源,正是明日他们自己说需要的。

 

所以,当我看见这则老人下跪大哭的新闻后,在我的心里其实是在痛骂那些为人子女却不懂孝道之人的。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