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第三部养生篇 第十集 不治已病治未病

 sunyaohai 2018-01-16
    【提要】人衰老的原因何在?衰老的进程可以延缓吗?《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答案,百岁老人告诉我们答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们总会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历程,这就是一步步走向老年,以至衰老的历程。既然这个历程不可避免,不能有第二个选择,那么可以延缓它的到来,或缓慢它的过程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样,我们便要针对这个似乎是不可遏制的衰老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抵抗。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的养生学说,在我们还未进入养生学说的具体内容之前,首先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衰老的原因何在?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点:第一,《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长、发育、壮大与衰老,与人的肾气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人处于生长壮大阶段,肾气旺盛,而当人向老年转化时,肾气则呈现出减退虚衰状态。这里,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了:如果能够缓慢肾气由盛转虚的进程,责任老化的进程减慢,寿命也较长。反之,如果肾气由盛转虚的进程很快,则人老化的就快,显然寿命缩短了。《黄帝内经》指出

(字幕:五十岁,肝气始衰)人到五十岁,肝气开始衰弱(当用“退”字为宜)。

(字幕:六十岁,心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开始衰弱。

(字幕:七十岁,脾气虚)七十岁,脾气虚弱。

(字幕:八十岁,肺气衰)八十岁,肺气衰弱。

(字幕:九十岁,肾气焦)九十岁,肾气枯竭。

(字幕: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百岁,五脏之气全部虚衰,神和气都离开人体了。语出《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原文详见附录二

这便是衰老的第二个要点,即人各脏器功能的衰退,是引起衰老的重要原因。显然,如果能够延缓各脏器功能的衰退,便可以推延老化的进程,延长人的寿命,反之亦然。第三,衰老与阴阳密不可分。《黄帝内经》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的是,人的生命之本在于阴阳,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离不开阴阳。当人向老年过渡的时候,便逐渐出现能阴阳失调的状况,进而加快衰老的进程。显而易见,如果保持阴阳常处于平衡状态,就可以维护人体健康,延缓衰老,这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下面,我们便要进入《黄帝内经》“养生原则”这个重要的部分了。《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一段著名的论述:

(字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圣人不治已经产生的病,而讲究治还未产生的病。君子不治理已经形成的乱,而在为乱之前便治理了。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再去治疗,乱已经形成再去治理,就好像口渴了才(想到)去挖井,临战了才(想到要)去铸造兵器,岂不是太晚了吗?

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便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医疗保健战略。不得不令人惊叹。《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未病先防对于养生的意义,因为疾病对人的身心健康和衰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养生谋略第一原则的未病先防,也是中医学的根本思想之一。从古到今,中医大师们无不谨记这条原则。

(字幕:《生生子医案》)

有一个男人,名叫许少峰,胃中有疾,肝胆二经都有火,面色黑而且干枯,没有光泽,四肢关节疼痛,有内热。他整日精神恍惚,健忘,已经有了将要中风的征兆。名医生生子,即孙一奎,孙医生给病人诊断过后,采用了清肝胆的郁火,以保养心神,清除胃中的痰涎,以生长气血的方法,使神统帅气,气统帅血,气血能够周流全身,畅行无阻。这样,各种疾病就会自行痊愈。孙医生告诉病人,要注重未病先防,使体内阴阳保持平衡,脏腑安祥,哪里还会有什么中风呢?

(浙江义乌朱丹溪陵园)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丹溪,在其著作《格致余论》中说道,于其有了病再去求助治疗,不如在病之前就注重养生,等到已经生了病而去依靠药物几乎等于徒劳,所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医家的法则。未病先防,就是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会)

我国卫生界提出的“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重要的是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抵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急救方法,这样才能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从而也就掌握了养生的第一条原则。

(陕西洋县四郎乡冉家村)

我们来到陕西省洋县四郎乡冉家村。按计划,我们应该采访一位名叫高念梨的老人,但打听了半天,无人知晓,难道我们的材料出了差错?

“这就是冉家村吧?”

“是。这就是冉家村。”

“您也是这个村里的吧?”我们向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问道。

“嗯。”老人答。

我们进一步问道:“那您应该知道高念梨吧?”

“高念梨这个名字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有一个百岁老人。是个老太太,姓张。”老人说。

我们又问:“她家在哪,知道吗?”

有村民告诉我们,村里倒是有一位百岁老人,不姓高,姓张,于是,我们便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老人家里。

(张存娃 女 105岁)

“我给你们到点茶喝喝?”老人说。

我们问一位同屋的村民:“您就是老奶奶的小儿子吧?”

他点头道:“是。”

我们继续问:“您有多大岁数?”

他说:“我今年68岁。”

68了。”

“嗯。”他说,“最大的八十几,他爸爸七十几。”

“那么就是第六代了?”

他点头道:“六代。”

“那么家里人口加起来一共有多少?”

“一起加起来共有几十个。”

“四、五十。”

“那菜,她都主要吃什么菜?”

“菜,她喜欢吃酸菜。”

“蔬菜?”

“不,酸菜。”

“酸菜。噢,就是家里自己做的酸菜。”

“哦。”

“用哪个大白菜做的,是吧?”

“啊。”

“醃的?还是拿开水激的?”

“拿开水煮了以后,再泡几天就成酸的了。”

“噢,泡酸菜。”

“这个是包菜。这个是什么?”

“这个就是野菜。”

“噢,野菜。叫什么名字?”

“这个野菜的名字就不知道了。”

“这个是野菜。”

“老奶奶刚才说什么?”

“她说年岁大了,时间长了,记不清了。只记得是光绪年间。”

“光记得是光绪年间。老奶奶出生的时候光绪还是当皇上呢。”

“对。你坐。”

“不坐,没事。”

老人热爱劳动。早上起床后就开始忙着做家务,洗菜做饭,打扫卫生,喂鸡喂猪,这些货,老人全包了。不让她做可不行,老人习惯了,改变了这个习惯老人会不舒服的。喂完猪后,老人回到屋里歇了一会儿,便开始吃午饭了。老人的午餐非常简单,红薯稀饭配一点咸菜而已。

听老人的儿子介绍,老人的一切都顺乎自然,天亮起床,天黑睡觉,一天三餐,有啥吃啥,不苛求,不挑拣。心绪安宁平和,善良宽厚。一年四季,知冷知暖。她像一棵苍翠的老树,荫庇呵护着子子孙孙。

“你们也没有吃饭。”老人慈祥地问我们。

“不吃了,谢谢。我们赶路呢,再见了。”

老人一直送我们出了家门,像我们挥手告别。

“不要送了,再见。”

“老奶奶不要走了。回去吧,再见。”

《黄帝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就是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之气的规律,人也与之相应,遵循的是与万物相同的自然规律。有趣的是,这很像张存娃老人生活规律的写照。顺乎自然,是《黄帝内经》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一年四季的阴阳,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即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养阴,即秋冬保养肺和肾。遵循顺从阴阳这个根本规律,便可以与万物一起生长在大自然之中。如果违背这个根本,就会伤害生命,损坏身体。四季的阴阳,是万物的开始和终结,是生与死的本源,违背它则发生灾祸,遵循它则疾病不生。这就是养生之道。这个道,圣人遵循它,而愚蠢的人却违背它。

下面,我们介绍一个古代医案。

(字幕:《罗谦甫医案》)

王侍郎的女婿,二十五岁。因为公务的事情弄得忧思烦恼,加上饮食不注意节制,而导致生病。其症状是:时而发燥热、困倦、盗汗,汗水湿透了内衣,没有食欲,呼吸不畅,面色发青发黄,没有光泽。罗谦甫医生前来诊视,切脉后,罗医生把一个极不幸得结论告诉了王侍郎夫妇:他这是病危的症状,通过治疗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病情,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到了春天,病人必死无疑。王夫人听后不以为然,随之另请医生。不料到了正月开春日,病人果然因燥热而死。

过了一些日子,王侍郎前往请教罗医生。他说,我的女婿果真如你所预言的那样,我希望听听这其中的道理。

罗医生说,这不难理解。《黄帝内经》早有说明:冬三月,人人都惧怕寒冷,而您的女婿却燥热盗汗,这样,他的阳气便不能固守,寒冷的季节上不能克制住他的燥热,药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冬天属于封藏的季节,人的阳气应当好好保护,到了开春的时候,就会像春雷一样发动,使身体如同大自然的万物迎春一样,生机勃勃。如果冬天人的阳气没有保养好,不能固守在体内,到了春天生长的季节,就不能蓬勃茂盛,这样灾难就要降临了。人的身体与大自然是相应的,冬季,万物都封藏起来。人体内的阳也是如此,封藏在内,不能外泄,这样与冬季相应。王大人,您的女婿在封藏的季节出汗不止,阳气外泄,使得肾水干涸,到了春天,以什么生发助长干起呢?阳气都已经断绝,还有什么来滋养身体呢?所以《黄帝内经》说,顺从四季的阴阳就生,逆之则死。罗医生说到这里叹息不已。

“你多大年纪,高寿多少啦?”

(四川成都 张振华 109岁)

109?”

108岁。”

“今年冬天就满109岁。”

张振华老人说:“去年就满108岁。”

109,阿是啊。”

老人告诉我们:“我是1921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去的。”

1921年。”

老人说:“勤工俭学。在1927年通过了我的博士论文。这一篇论文以后就在巴黎,一个巴黎研究院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以后,法国的一个教授说,这是东方女性第一次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现在呢,我的朋友就说我是三朝元老。还有一个呢,就是说有三高,第一个呢,是学术高,再就是年龄高,第三个就是职务高。我是成都市终身参事,现在等于还没有退休。这就是三高。”

“您看您的皮肤特别好,平常是怎么保护的?”

张振华老人属于特别会保养的百岁寿星。

老人一边介绍,一边向我们示范:“我自己发明了一个按摩,按摩就是用这两只手,朝上,然后呢在这样弄,这样呢,就是使皮肤不皱,还有呢,就是揉眼睛六十下,它这是使眼睛不抠。现在嘛,就是因为这里肿,所以我现在在这里做。”

“就是说您喜欢做脸部按摩。要做多长时间?”

“这个是六十次。”

“也是六十次?”

“都是六十次。我的头发不掉。 ”

“对,头发也很好。”

“每天早上梳头的时候呢,梳子就梳一百二十次。”

“噢,每天早上梳头梳一百二十次。”

“我头发没怎么掉吧。”

“对对对,头发非常好。”

“这就是我自己发明的养生之道。”老人显得很自信。

“噢,自己发明的养生之道。”

“我吃东西就是适量的。我自己疗养我自己。我就用这个科学的方法来养我自己。”

“这打麻将对身体有没有好处呀?”

“多少好处呀?”

“对。”

“打麻将对您身体呀?”

“打麻将对老年人的身体各方面有好处。第一个呢,可以锻炼你的思想,另外它还可以运动,它还可以保证记忆力。”

在交谈中我们发现,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张振华老人,深知养生之道的奥秘,善于保养精气神这人生三宝。从饮食起居,动静结合,甚至思维活动,全方位注重保养。所以直至百岁高龄的今天,还是那样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其大家闺秀和学者的气质依然如故。

 

附录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的全文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之交,万物花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花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读音:jie,皆)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读音:sun,孙)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附录二:《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的全文

天年第五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要楯(shun),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猝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知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髪颇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