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第三部养生篇 第十一集 天若有情(上)

 sunyaohai 2018-01-16
    【提要】情绪波动过于剧烈,直接伤害人的五脏。巨大的精神刺激,甚至导致人的死亡。

(字幕)                  精神内伤

                         身必败亡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突如其来的巨大精神刺激,往往使人无法承受,甚至导致死亡。正如前面提到的“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站在《黄帝内经》,或者说站在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能够冷静地面对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那些我们用来作为论据的故事。如果换一个视角,换一种读解方式,那么,我们所要承受的将是巨大的情感冲击。

这是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文献,中国神话中最为动人的篇章。(安徽含山县伍相祠)它惊天地泣鬼神,悲壮,惨烈,凄艳,哀伤。(河南南阳武侯祠)英雄融和着泪水,青春浸透了鲜血,高峻的身躯步入烈火,美丽的倩影面对死亡。

伍子胥,2500多年前,即春秋时代的吴国大臣,(安徽含山县伍相祠)曾扶助吴王治理国家,拓展疆土,建立了赫赫功勋。我们之所以将伍子胥收入本集,是因为他著名的白头,这很重要。因为这与我们所说的“精神内伤”密切相关。

(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

我们来到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想先看看伍子胥的墓地,结果情况与我们想象的大不一样。

(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文化站站长刘春荣先生带着我们,到了一个地方,下面是他的介绍,以及和我们的对话)

“这块地方原来就是伍子胥的墓地?”我们问。

刘先生说:“对。”

“这是怎么一个状态?向我们介绍一下,行吗?”

刘先生应我们的要求介绍道:“当时这个地方,有伍子胥的墓。还有几座庙、殿宗,有大殿。”

“都在这一片?”

“都在这一片,还有几棵大的银杏树,要几个人合抱的。但是后来呢,文革时期全给破坏了。”

“文革时候全给破坏掉了?”

“嗳,全破坏掉了。”

“现在就剩下这些?成了一个石灰厂。”

“污染太严重,这厂很快就要拆了。”

“哦。”

“原来的墓就是在这里,是吗?”

“后来伍子胥的后代来了几批了,菲律宾、香港的,美国的都来看过。但没什么看的了。”

“噢,就是这个小土包!”

(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伍子胥墓)

“没办法,就是放在这个地方搞了一下。这个呢,现在主要是两条路,一条是绕城高速,一条是目东公路到这边有一条路过来,它就是要横穿这个地方。(两条路)交汇在这个地方。所以,可能这个地方也呆不住了。”刘先生介绍了这里的未来规划。

“这里也呆不住了。”

“可能要乔迁。”刘先生无奈地说。

“换一个地方。”

“原来这个地方挺大的,这个地方全是胥王庙的地址。”

“现在祭祖,每年都来吗,他的后代?”

“不是每年都来,来了两三次吧。他们一批一批的来,一批要来几十个。”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逃出楚国,遥望烟雨苍茫的故乡,如万箭穿心。就在这一天,他正直的父亲和兄长被楚平王杀害了。痛苦和仇恨交织在一起化为熊熊烈火,他发誓一定灭掉楚国为父兄报仇。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任辅导楚太子的太傅。太子的少傅费无忌受楚平王委托,前往秦国为太子娶媳妇。(安徽含山县伍相祠)见秦女长得漂亮,便赶紧返回报告平王说,秦女绝美,大王应当自己娶了她,另外再给太子挑选一个。于是平王娶了秦女。费无忌害怕一旦平王死,太子即位,一定饶不了自己,便开始在平王面前说太子以及伍奢的坏话。楚平王听信了费无忌这个小人的谗言,逼走了太子,杀害了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子胥先逃到宋国,再从宋国奔郑国,接着又逃离郑国,准备通过昭关进入吴国。(安徽含山县昭关)他所面临的是前有关卡,后有追兵,前途莫测,性命难料。他忧虑,他忧虑过不了昭关,完不成复仇大任。他仿佛看见:那血泊中,慈祥的父亲和兄长仍睁着期待的双眼。巨大的精神压力,相伴着昏黄的火苗,迎来了黎明。没想到,伍子胥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

“当时那个老关在什么地方?”我们向当地的村民问道。

村民说:“老关,就在这个地方。”

“等于这边是楚国,那边是吴国?”

“对的,那边是吴国。”

“这个是那一年盖的?”

“这个是95年。”

“噢,95年就把老的拆了,盖了新的?”

“对,把老的拆了,盖了新的。”

“老的已经烂了?”

“老的烂脱了。”

“这里有重兵把守,伍子胥要从这里过关,但是两边不通。就这个情况。”

“他就等于躲在这片树林里面?”

“对,躲在树林里面等候过关嘛。”

昭关,古代雄关。(安徽含山县昭关)它的名字与伍子胥不可分离。因为,伍子胥就是在这里一夜白了头。昭关让满腹计谋的伍子胥一筹莫展。《史记》记载,伍子胥到昭关后几乎被捕,追兵已经赶来,他慌忙朝江边奔去。

(浙江建德县七里龙子胥野渡)

这里是子胥渡。相传伍子胥就是从这里渡江的。所不同的是,当年岸边长满了芦苇,正好使伍子胥有了藏身之处。远处有一条小船。伍子胥喊道:“渔家,请帮我渡过江去!”渔夫让他上了船,掉头朝对岸划去,伍子胥解下佩戴的宝剑,捧至渔夫面前,说:“这是我先人传下的宝剑,价值百金,送给你留作纪念。”渔夫哈哈一笑:道:“楚平王贴了告示,抓住伍子胥赏黄金千两,还要封个官当。我连千金都不要,要你的百金干什么?”到了对岸,渔夫取出酒饭与伍子胥一起吃了,渔夫说,赶快走路吧,追兵还在后面呢。伍子胥谢过渔夫,匆匆离去。忽然觉得身后有些异样,回头一看,渔夫已弄沉小船,在江边自杀了。

伍子胥到吴国后,协助阖闾夺取了王位,又把大军事家孙武推荐给吴王阖闾。吴国由于有了伍子胥和孙武而日益强大。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夫差听信小人谗言,竟赐伍子胥死。《史记》载,自诩仰天长叹,对人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之上,我要看看敌人是怎样灭掉吴国的!伍子胥,好一个铮铮铁骨的铁血男儿!

“胥江就是太湖的入口处。” 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文化站站长刘春荣先生说,“相传就是伍子胥被迫害之后,他的人头被挂在胥门的城墙上,那个时候水就倒流,倒流之后,(人头)漂泊到这里。胥口的人民十分爱戴伍子胥,就把他的人头拿上来,就在这里建了一个伍子胥的墓和伍子胥的庙,叫胥王庙,来纪念他。”

(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

2500多年过去了,伍子胥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些什么呢?从中医角度看,伍子胥当时所承受的精神打击,至少有四种类型:悲恸、愤恨、焦虑和惊恐。其中,悲痛、愤恨和焦虑都达到了极限,其重,其深,其猛烈,显然为一个普通人所不能够承受。我们知道,伍子胥是一个意志坚强,顶天立地的汉子,面对重重打击,他的意志不垮。但是,精神刺激对内脏的伤害,却不是他能够控制的。所以,我们上述的精神综合刺激,终于引发了他脏腑生理机制的一系列紊乱,造成了他一夜白头。

战国时代,韩国宰相侠累是一个恶贯满盈的人。韩国的严仲子遂请齐国勇士聂政刺杀侠累。(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公元前397年三月,(河南新郑古城墙)为报答知遇之恩,聂政只身一人仗剑奔入韩国宰相府,冲上台阶刺杀侠累,一时府内大乱,无奈相府卫士极多,聂政呐喊着,左突,右拼,击杀了数十名卫士,但仍然无法接近侠累,为了不暴露身份,聂政划烂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剖腹自杀了。又惊又怒的侠累,将聂政暴尸街头,并告示说,谁能说出刺客的身份,赏金千两。几天过去了,仍无人知晓,也无人来报。紫萼整的姐姐荣听说了这件事,感觉是弟弟所为,立即赶到韩国,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弟弟,她扑上前,抱着弟弟的尸体恸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这是河南济源的聂政。”围观人都说:“这个人刺杀我国的宰相,官府悬赏千金要得知他的身份,诛杀他的家人,夫人,你怎么敢来相认呢?你没听说吗?”荣回答:“听说了。以前我弟弟隐姓埋名,自弃于集市之间,是因为老母尚在,我还未嫁人,后来老母去世,我也嫁人了。严仲子在我弟弟困苦中结识了他,恩德深厚,弟弟做到了士为知己者死,而我又怎么能因为怕死而埋没了弟弟的英名呢?”她高喊三声“苍天”,哭死在弟弟身旁。聂政姐弟死后,韩国上下为之震惊。(河南新郑古城墙)这个时间传到了晋、楚、齐、卫等国,人们都说,不仅聂政是条好汉,他姐姐也是当之无愧的烈女。

同时,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以学心理学的案例。突然降临的悲哀,来得太猛烈,太强大,也太深沉,它直接导致了聂政姐姐的死亡。当然,我们不会去以医学苛求古人,尤其是这份能使天崩地裂的人间亲情。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大概谙熟《黄帝内经》的心理学之道,设巧计三气周公瑾。令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气死周瑜的故事人人皆知。(河南南阳武侯祠)在人们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对周瑜报以了同情。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都督周公瑾,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江西九江周瑜点将台)严格地说,论智慧,周瑜不会比诸葛亮差多少,但是在意志方面,其距离可就差得太远了。诸葛亮与周瑜的较量,不仅仅在智慧方面,它更是意志上的较量,情感控制力上的较量,甚至是胸怀的较量。(江西星子县周瑜点将台)从这个意义上说,周瑜必败。

(陕西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

不知观众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王朗的一段还有没有印象?王朗是汉朝的遗臣,被人称为“老奸臣”。在任北魏军师与诸葛亮对阵的时候,已有七十六岁了。诸葛亮在车上大笑着说道,我以为汉朝的大臣老臣必有高论,却没有想到说出如此粗鄙的语言来。我有一句话,各位静听。过去汉桓帝、汉灵帝的时候,宦官当道引起大祸,四方造反,导致国乱。黄巾起义后,董卓等权臣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庙堂之上,朽木为官,宫殿里面,拿俸禄的都是些禽兽,狼心狗肺之辈当道,奴颜卑膝之流居然掌握了大权。由此导致了国家衰败,苍生涂炭。我向来知道你的德行,祖祖辈辈居住在东海之滨,刚开始还能学一点孝道,懂得一些廉耻。理当匡扶汉室,辅助国家。怎知道你反而帮助逆贼,共同图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的人希望剥你的皮,吃你的肉!今天有幸,天意不灭绝汉朝,使昭烈皇帝继续领导西川。我今天奉汉室君王之旨意,兴师讨伐贼子。你既然身为阿谀谄媚之臣,只可以把身子藏起来,把头缩进去,当个缩头乌龟,苟且得到一点衣食之物,怎么敢在军队之前说什么天数!(浙江金华兰溪诸葛村丞相祠堂)白头的老匹夫,灰青胡子的老贼,你今天将到九泉之下,有什么脸去见二十四帝!老贼赶紧退下,让你们这些反臣与我决一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诸葛亮气死王朗,关键在一个“骂”字。对王朗来说,这个“骂”字能量太大,它所引发的体内气血翻腾,是无法控制的。从时间上看,它只是短短的一刻,骤然腾起的气怒,令王朗没来得及回敬诸葛亮一句,便大叫一声撞死马下了。

生气,是每个人都会常常产生的一种情绪,情绪过激就会如周瑜和王朗一样。即便没有气到如此地步,但气得心慌胸闷也会令人极不舒服。因此,人若能放开胸怀,不生气或少生气,无疑对自身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妇人,特别容易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知道自己这样老生气不好,于是一大早便去寺庙,原以为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的把她领到一所禅房中,锁上大门便离去了。妇人被关在屋内,气得跳脚大骂。她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便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后来,妇人终于安静下来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自己找到这个地方,来受这份罪?”高僧一听,便说道:“一个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呢?”说完又拂袖而去。又过了很久,高僧走到门外,问妇人:“你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高僧问:“为什么?”妇人说:“我被关在里面,气也没有办法呀。”高僧说:“看来,你的气并未消逝,只是强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说完又离开了。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高僧笑道:“你还在判断值不值得?可见你心中还有衡量,还是存有气根哪!”当夕阳西下时,高僧打开了大门。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洒在地上。洒在地上的茶水很快便被土地吸干了。妇人面对地上的水印,看了许久后,顿悟。她向高僧鞠躬叩谢而去(求教:谁能告诉我,那妇人究竟悟通了点什么禅机?先向赐教者说声:“谢谢!”——老苏州1941

 

附:为与电视片中所述,相互印证,现将《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聂政故事原文抄录如下:

其后四十余年而轵有聂政之事。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严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其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场进屠者,徒幸以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正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独政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严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重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购问莫知谁子。于是韩县之,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

政姊嫈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悬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重(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悬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嫈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于邑悲哀而死于政之旁。

晋、楚、齐、卫闻之,皆曰:“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严仲子亦可谓知人能得士矣!”

——录自天津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荟要·第二卷·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