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讲话时犯了这个错,口才再好,孩子也不会心服口服!

 晶好 2018-01-16



文/赵老师



不得不说,有些父母的讲话水平真的让人捉急。


昨天,一位已经报名寒假走心的妈妈跟我联系,倾诉烦恼,说真的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沟通,引导她向上。


孩子今年高一,成绩每每下滑,据妈妈说,孩子似乎已经放弃学习,而且逆反的厉害,父母都不能特别的说,说多了怕走极端。


我很好奇,到底怎样走极端呢?


妈妈说,上次,她爸爸说她,说得她急了,冲着自己的爸爸说,你管我那么多,我活到30岁就行了!


爸爸抬手就打了她一巴掌。


姑娘恨恨地指着楼下说,你等着吧,明天你看楼底下是什么?!


意思就是她要跳楼。


妈妈很担心,问我,老师,她现在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呀!先不说学习如何吧,一个16岁的孩子怎么对生命一点都不珍惜?你说你学习不好吧,补一补就可以了,你这人生态度这么消极,可怎么办呀?


听完妈妈一通话,我倒松了一口气,我给她分析道:


1、

孩子上了高一,上课听不懂,分数不断下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自然有气,又烦,这种状况看到父母眼里,就是逆反,放弃,父母开始忧心忡忡;


2、

于是父母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想要督促孩子好好学习。


想来,在爸爸这次沟通之前,已经有过无数次类似这样的谈话,暗示,但无非都是一些要努力,要多做题一类的老生常谈,对孩子非但没有实际的帮助和触动,反而因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激怒了她,甚至动手。


于是孩子口不择言,反击父母。


3、

很明显,这个孩子思想比较简单。


大凡思想简单的孩子,说话、做事就会容易冲动、走极端。


当然,她的本意并不是要怎样怎样,不过在父母步步相逼之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放个炸弹:我死了,看你们怎么办!


综上所述,冲动、要挟的成分大于真心。


不过,我跟妈妈讲,以后不能再这样跟孩子讲话了,更不能动手。


反而,我们要反思一下,这么一个女孩子,不坏不混,单纯朴素,其实还是很好引导的,为什么闹到鸡飞狗跳?


因为孩子长到16岁了,但16年间,作为父母,我们却根本没有学会该如何跟孩子讲话,所以,她今天才会思想简单,行为冲动。


父母的讲话水平对于教育有多么重要?


毫不夸张的讲:


父母的讲话水平,几乎就决定了你教育的成败!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那天爸爸要是这样讲话呢:


(面带慈爱的笑容,坐在孩子跟前,认真、郑重却温和地)


“女儿,爸爸知道你最近心里烦,功课重,成绩也没有什么起色。


爸爸呢,没有什么文化,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你看你有什么需要,爸爸能做的,尽量帮你安排。成绩掉下去没关系,它还可以起来。只要我们全家一条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方法走对了,我女儿一定可以搞定它!


怎么样,爸爸今天亲自下厨,想吃什么尽管说,给我宝贝女儿补一补......”


你看,短短几句话,一个父亲的宽厚、疼爱、期待、支持、勉励,就尽在其中。孩子听了,不但会动容,也会动心。


那么你想,如果是这样一幅情境,孩子还会急躁、极端、口不择言、处事冲动、消极、封闭、不计后果吗?


一定不会。


相反,内心深处,她一定会有一种深深的惭愧和感激,并且生发出一种向上的动力!


父母们,一定要记住:


我们的讲话,我们跟孩子的沟通,一定是有目的的。


往小了说,你是为了解决眼前的这点小问题。


但是,你不能立足于此,立足于此,当下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以后的问题更解决不了。


教育永远是以点带面,从当下的这一点点小问题,来解决未来的事。


小问题可能是学习,可能是分数,可能是玩游戏,可能是早恋......而未来的事是什么?是人的成熟。


每一个问题都是孩子走向思想成熟的一个契机和桥梁。


我们今天跟孩子沟通这件事,是要以小见大,来给孩子启蒙,来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是要传递方法论,引发孩子的思考。


而父母的讲话就是搭建的这座桥梁,你搭建的是吊桥、小木桥还是长江大桥,这就是你的水平。


如果你今天讲话,就只为了解决眼前这一点点事,那么就好像喂孩子吃饭。


今天给孩子一点饭,不讲究营养,不讲究美味,只是填满肚子,那么,哪怕孩子塞满了肚子,饱是饱了,眼下的问题看似是解决了,但没有营养,没有美味,ok,时间久了,还是发育不良,疾病缠身,后患无穷。


而我们大多数父母呢,思想也很单纯,大多数时候是解决小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手段就极端了,要么给施压力,要么简单粗暴地禁止。只要看到暂时震慑到孩子,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但,这不是教育。


这是警察管犯人的方法。


这样长期养出来的孩子,就会营养不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依然形不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面对事情,就只会有情绪,只会去讲极端的话。


所以,当你看到孩子种种幼稚、冲动的表现时,回头看一下镜子,镜子里有你如出一辙的神态:只图一时痛快的神态!


还是那句话:


当你期待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讲出什么样的话,那么,你现在就要先讲出什么样的话。


文明引发文明;

野蛮带来野蛮;

粗糙影响粗糙;

极端导致极端。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极端的沟通案例。


有一个女孩子,跟自己的男朋友出去呆了一晚,一夜未归。


爸爸非常生气,他找到孩子后,立马带她去医院,要去检查。


女孩跟自己的父母讲,他们只不过坐了一个晚上,聊聊天,什么也没做。


爸爸不信,各种脏话骂女儿,什么不要脸啦,脏啦,破鞋啦,什么难听骂什么,拉回家,关上门,拿鞋丢她,拿皮带抽她,逼问孩子做了什么!


这位父亲生气我很理解。


但是,拿各种脏话羞辱孩子,鞭子抽她,我就想不明白了,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想要孩子自杀明志,还是想要打怕孩子,还是想要让孩子羞愧难当?


我想,他根本的目的,是想要女儿受教,成熟起来,成为一个自律、自爱、自尊的女性。


但是他做的,却是相反的,他正在用极其野蛮的方式,想要教会女儿文明,用极其暴力的方式,想要教会孩子自律,用极端羞辱的方式,想要教会孩子自尊。


这可能吗?


很显然,不可能!


化解野蛮的,是文明;化解轻率的,是文明;如果想要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儿,那么,你就要用有尊严的方式去教导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个未成年女孩,夜不归宿,多么冒失、危险的行为,她没有自律,她没有思虑周全,为什么?


因为我们之前跟孩子讲话的方式,一定就跟今天一样,是不文明的,是气急败坏的,是粗暴、龌龊、满怀攻击、充满人格羞辱的。


所以,你觉得你在惩罚她,重重的惩罚她,想要让她学会自重,而你现在所做的,恰恰在教会她反面:


不自重


今天的结果,是你之前不当讲话,不当教育的结果!


你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就决定了他的成长路径。


话,可以是毒药;话,也可以是养分。


端看你怎样讲。


赵老师曾经在家做了5年主妇,带着两个相差不过3岁的孩子。


一位邻居看我怀着二胎的时候,就撇撇嘴,跟我讲:


“也就你家儿子啦,文质彬彬,看我们家那个土匪,我说,我给你生个弟弟吧,他讲,你敢生下,我就敢把他从19楼扔下去!”


这个孩子才3岁,操着手,站小区里骂人一口气10分钟,不带歇的。


为什么?


因为他妈妈就是这样骂他的。


电梯里,他毛躁了点,他妈抬手一耳光,恨恨地骂:你个兔崽子,让你乱动!


一电梯的人,被这一耳光,扇得目瞪口呆!


孩子一个踉跄,脸通红,捧着脸,一声不吱。


13岁的他会怎样,我不敢想。


跟孩子沟通时,我们往往认为口才越好,越占便宜。但其实不是,我见过的很多父母口才一绝,骂人功夫一绝,讽刺孩子一绝,但是立意低了,层次低了,口才再好,孩子也不会心服口服。


什么叫立意?


立意就是:我今天讲一通话,我的目的在哪里?是急功近利,还是着眼未来?


立意就是:我是要语言施暴,还是要讲道理,讲文明?


你用文明的方式跟他沟通,他才会用文明的方式呼应你。他学不会文明,他不自律,是因为你一直在用不文明,不节制的方式教他学文明,学克制。


赵老师小儿子,从小调皮,顽劣,与哥哥大不相同,喜欢满嘴跑马,惹人发笑,自己也颇为自得。


偶尔玩笑过头。


我会沉默,认真地看着他的眼,跟他讲:


“憨憨,妈妈跟你讲,这个世界上,有些玩笑开得,有些玩笑开不得,你要知道。”


看我一脸严肃,他会敛容,羞涩地讲:


“好的,妈妈。”


我继续问他:


“你知道什么玩笑可以开,什么玩笑不能开吗?”


“不知道。”


“3种玩笑开不得,一是生死,二是是非,三是尊严。”


然后我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给他讲,为什么?


讲完以后,温和地一笑,问他,记住了吗?


他认真地点点头,记住了。


他今年5岁,爱调笑,浪荡,有点小聪明,人人都爱他,于是忘乎所以,所以,我要让他体验到,何为郑重其事,何为敬畏?


记住:


当你跟一个孩子讲话的时候,你不止在讲话,你还是在用你的话,为他的精神世界、灵魂深处舔砖加瓦,在塑造他这个人,此时,之前:


空荡荡的,充实了;

混乱的,清晰了;

存在的,升华了;

旧的错的,更新了;


每谈一次话,他都像蜜蜂采蜜,在吸收,在生长。


人家讲,文章千古事。


古人知道讲给后人的话很要紧,所以,写一个字,都要慎之又慎。


我们今天讲给孩子听的,也不能破口而出,脱口成章,这么草率,怎么能育才呢


最后,依然推荐给各位一部讲座《今年寒假,阳明在线培优将会怎样改变孩子的学习?》,作为“考试帮”2018年开年讲座,赵老师特意邀请了我们李波老师、王晓华老师、杨婷老师,一起为各位剖析父母的教育之道,以及孩子的学习之道!


周末无聊,不如一起来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