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去年年末,光伏行业接连迎来领跑基地、电价下调等重磅政策,在各种因素交织影响下,市场随之进入又一轮洗牌。 新年伊始,未来一年国内光伏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局呢?小编预测了十项重点以飨读者。同时,您的参与或将影响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预测一:2018年迎来“6.30抢装”的落幕 自2014年以来,“6.30抢装”年度大戏频频上演,但这一“传统”将于2018年落幕。12月22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2018年以前备案并纳入以前年份财政补贴规模管理的光伏电站项目如果于2018年6月30日以前仍未投运,将执行2018年标杆上网电价,即下调后的电价。意味着到2018年6月30日是最后一次“6.30”。自2019年起,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全部按投运时间执行对应的标杆电价。 预测二:着手清理第二批领跑基地未开工项目 价格、补贴双降同时让第二批领跑基地中仍未开工的企业如坐针毡。开工建设,土地、消纳、价格存在一定难题;如果不开工,不仅电价补贴会进一步降低,有关部门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理,一直任由第二批光伏领跑项目无限期拖成烂尾工程。但毕竟各地的状况不同,处理方式也建议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的强制项目全部作废。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测:国家有关部门或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处理,一是对第二批光伏领跑项目限期建成;二是允许基地所在地政府或者中标企业自愿退出;三是部分领跑基地项目指标作废。 预测三:第三批领跑项目中标价格将创历史新低 领跑基地作为行业引领者,通过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运营模式创新,一直创造着低于主流市场的电价,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标杆电价标准下调,以及国家层面尽可能的使非光伏成本降到最低,同时第三批领跑计划的应用领跑基地建设要求申报基地比当地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低10%的电价作为企业竞价的入门门槛,预计在电价竞标中将创造出更低的电价,领跑计划将引领光伏产业在2018年跨进0.3元/千瓦时时代。 预测四:弃光问题得到缓解,光伏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值得期待 目前,光资源比较好的三北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弃光难题。对此,国家能源局一方面通过印发文件要求全额收购规划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另一方面,在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外送通道建设,力争实现十三五期间新增西电东送的输电能力1.3亿千瓦;第三组织吉林、内蒙等地试点光伏电力清洁采暖工作,力争解决光伏消纳问题。上述政策的实施正在为光伏平价上网试点工作做准备,预计光伏平价上网试点工作将会在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后接续展开。 预测五:光伏扶贫领域将成监管重点 在2018年电价下调的背景下,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维持电价和补贴不变,光伏扶贫电站仍然有较大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新增市场。预计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光伏扶贫的支持力度,从补贴发放、并网消纳等角度给予优待;同时推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加快配套服务的落实,促进光伏扶贫电站提质增效;在电站建设、运维和收益监管上也将加大力度,保障扶贫效果,使光伏扶贫管理和建设实施趋于规范。 预测六:分布式光伏在户用领域深入渗透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增长强劲,预计2018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外,未来能源应用形式将更加贴近用户端需求,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的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相契合,且能够在配电网内实现系统平衡调节,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用能效率。随着能源应用形式的变革有望被更多的终端用户接纳,在家庭户用领域大展拳脚。预计6MW左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将成为未来户用开发的主流规模。 预测七:补贴拖欠难题有望缓解,配额制呼之欲出 按照2020年光伏累计装机2亿千瓦计算,则新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将超过3000亿元。不过国家已经开始对补贴拖欠的问题着手行动,2018年补贴拖欠难题有望缓解。未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研究建立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强制考核办法,同时实施启动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同时进一步推动有关部门加大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征收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实际征收率。 预测八:光伏大国产品出口面临多重打压 2018年,我国光伏企业的技术、规模化、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产业进一步向我国集中,全球竞争地位进一步巩固。但世界头号光伏大国产品出口可能会面临更多难题。美国等市场消化能力萎缩,印度等过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反倾销调查以及强制认证、进口税等政策壁垒将对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产生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预测九:分布式光伏融资难问题将得到缓解 分布式光伏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其发展,我国首个“新能源资产”投融资平台即将启动,届时,通过该平台可以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当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建立之时,金融机构对组件商情况、组件产品质量、开发商资质、项目发电量、地方政策变动等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就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并吸引保险机构的介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这让金融机构也乐于给分布式光伏提供资金支持。 预测十:高效产品增长,普通产品面临过剩危机 展望2018年,在应用领跑者、技术领跑者基地建设以及部分地区扶贫电站的带动下,高效光伏产品市场需求将会大幅增大,倒逼我国光伏企业继续加快技术升级。预计产业化生产的高效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将超过20%,单晶硅电池有望达到21.8%,主流组件产品功率将分别达到285W和300W,但是普通组件会面临产能过剩危机。 来源: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