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见到今日主角的尊容,是很小时候在电视机前,不记得是什么节目,我只记得他坐在一个演播厅里接受主持人采访,只记得电视字幕里称镜头里的花白头发老人叫“股神”,介绍说他是世界首富。 我甚至都不记得他叫巴什么来着。而就仅凭这点印象,小小年纪的我就竟然敢先入为主起来:哼,股神?跟赌神有啥区别,靠出老千或者运气赚的大钱呗!他这样赚的大钱不会长久的。 后来听闻他老人家排名下落,让出了首富位置,我还竟有些得意,觉得自己还挺有先见之明,虽然人家还是富豪榜前几。 可惜啊!假如我能多深入了解他哪怕一点点,年幼时就提前起跑,我就能早好多好多年开始”滚雪球“,积累学识和财富,现在说不定就已经有一番作为了。咳咳,当然现在开始也不晚。 由此可见,即便是幼小的我也躲不开对股票、财富、投资大师的偏见,更别说普罗大众了!就冲这一点,今天的纪录片不得不看,它会告诉你——“股神”巴菲特,也是个有着喜怒哀乐、但又勤恳诚实正直、如同邻居家老爷爷那样亲切自然的普通人: ![]() 先说好了,今天不讲投资干货,纪录片里涉及股票投资的知识技术也很浅,并且基本上在重复市面上大多数价投书籍的概念金句,抱着学习硬知识的目的观影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7分的佳作,不会触动你的心弦,不会让你有所领悟。 电影一开头就给你一个大大的意想不到。一开始我听到有一个朝气精神的声音在念白,我还以为是纪录片配备的一个解说员发出的,结果……居然是……巴菲特本人在说话!不看画面,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说话吗?(条件有限,大家亲自去看看纪录片感受一下吧哈哈哈) 然后我们看到一个挺有活力、侃侃而谈、思路清晰、头脑还转的蛮快的老头,从小宅里走出门,开着不怎么起眼的车,买人人都买的M记外卖,来到怎么都算不上气派的办公楼,就开始在小镇里一天的工作…… 然后就是聊他的童年,他的爸爸,他的兄弟姐妹,怎样考的大学,怎么“主动”遇上恩师,如何的结识一生好基友,何时认识的一生挚爱,然后又聊自己的孩儿们如何如何,间接穿插事业发展情况…… ![]() 然后纪录片就结束了。 别急着关掉! 这并不是说电影虎头蛇尾or标题党。纪录片貌似在流水账,导演镜头下的巴菲特的生活、为人处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了解美国的人,哪怕只是看过几集美剧、看过几篇介绍美国生活的文章,都能一眼看出,巴菲特这大半生,过的完全就跟一美国老百姓一样,太普通太平民了,这哪里有一点亿万富翁的样子? 可是沃伦·巴菲特的伟大,却蕴含于这普通的一点一滴之中。 ![]() 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这个世俗人间的大富豪,是因为他把我们所认为的不平凡的特质,变成了他生活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在纪录片中,在介绍一些事迹时,明明这些关于老巴的事迹是很了不起、很闪光的点,可话从他自己口中说出时,或者从旁人的话语中听来时,偏偏又显得如同吃饭睡觉一般自然随性,让你丝毫也“打不起劲”,就像一口就能吃掉的汉堡那样稀疏平常—— 他从小就着迷于数字的变化。他喜欢赚钱,却不是因为钱能买很多东西,而是钱的增长本身让他感受到了如同打游戏通关一般的快乐。从小就热衷于探索“赚1000美元的一千种方法”,费劲心思兜售可乐、寻找最佳卖报路线,甚至是成天成天的阅读满是数字的股票行情、公司财报,有人会惊呼天才,也有人会嫌累嫌苦,可在他看来不过是普通的在玩游戏而已,既不神奇,也乐此不疲。 ![]() 他从小就喜欢待在父亲办公室里看书(可恶,我儿时怎么就只知道蹭老爸办公室空调呢?要是那时办公室里的书不是机械电路类的话……),看了个遍再多翻几次也不亦乐乎。别人看书坚持不下去,嫌累嫌枯燥,可在他看来,读书这件事,自然得不过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读不快。 ![]() 他毫无刻意,却早已无缝地将他的事业和他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眼里事业怎么可以跟生活清楚地分开,他的事业本就是他享受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像少不了休闲娱乐那样。 更别说他把诚实正直向上的处世态度活入了身体,活入了血液,他的工作原则和生活态度遵从一致的价值观念,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从不以事业的“名义”违背本性初心。他的价值投资策略方法,就是投资生机勃勃的优秀企业,其背后就是帮助好人,携手好人一起成长进步的“正能量”。他的工作始终是他平和品性与纯朴理想的延续,丝毫不觉得过于“理想主义”,因为他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运行的。 如此一来,他秉承格雷厄姆的衣钵,与查理·芒格、比尔·盖茨成为挚友,身边聚集众多出色而又纯粹的人物,就又显得毫无悬念、理所应当、自然而然起来。他的杰出的才能、如磁场般强大的人格魅力,完全来源于贯穿一生的点点滴滴,细水长流。他把杰出才能和高洁品德活成了一种习惯,流露于生活中事业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活得闪闪发亮——这些根本就伪装不出来。所以人们怎么会不喜欢他,不乐意与他交心? ![]() 卓越的成就,其实往往发源于质朴的心性,在不知不觉的忘我投入中,静静地达成。巴菲特先生的经历提醒了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应用“不普通”的战略战术,而是坚持最普通纯粹的本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