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0519 高三下 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分析地理成因型(一)

 恶猪王520 2018-01-16
导 读

每日做好题,高考有惊喜!

【每日一练】旨在“轻松复习、以点带面”,让每个同学每一天有目的地击破一个知识点。

典型例题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学习资料

分析地理成因型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型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一、答题思路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1.气候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气温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

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

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

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

④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⑤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增大。

⑥城市人为热源较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

降水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植被和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

①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②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⑤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对较多;

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雨岛效应、人工降雨等方面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流量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或气温变化;流域面积的大小;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较大;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下游的流量变化减小;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河流的流量变化减小

凌汛

纬度、流向、流域气候

①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

②有结冰期(气温在0℃以下),结冰时间较高纬早、较低纬晚,融冰时间较低纬早、较高纬晚

水能

流量、落差

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水位落差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航运价值

自然因素(河流的通航里程、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流域内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数量)

①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常年可通航。

②地形:平原地形,河宽水深,水流平缓,则航运价值大。

③流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则航运价值大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人口迁移

自然原因

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具体结合地区特点分析)

经济原因

迁往经济发达和工资水平高的地区

社会原因

政策、战争、就业机会和婚姻家庭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等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环境问题

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坡度大;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如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土壤盐碱化

自然原因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

土地沙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植被少,大风日数多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巩固练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涪陵榨菜位居世界三大名腌莱(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之首,有特殊酸味和咸鲜味,脆嫩爽口,可以用于佐餐、炒菜和做汤。榨菜不耐寒,也不耐热,性喜湿润,遇干旱易发生病毒病,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第二年4月上中旬采收。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2)榨菜是图示地区典型农作物,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榨菜品质优的原因。


3)解释雅安天漏的含义及成因。


典型例题

参考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详解详析】

本题限定词为楚河中游地区,中心词为原因,可调用人口变化原因答题模板。根据材料可知,楚河中游地区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当地有数万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带来的秦腔文化世代相传。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1)①等积温线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盆地地形,中心海拔低,气温高,四周海拔高,气温低。②等积温线西部密集,北、东、南部稀疏,原因:西部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大。③等积温线向河流上游凸出,原因: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

2)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气候温和,适宜榨菜生长;四川盆地多雾,气候湿润,病虫害少;紫色土富含微量元素,有利于榨菜生长;当地腌制榨菜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详解详析】

1)图示地区为盆地地形,中心海拔低,气温高,四周海拔高,气温低,所以等积温线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递减;西部为川西高原,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大,所以等积温线西部密集,北、东、南部地势较低,起伏较小,等积温线较稀疏;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所以等积温线向河流上游凸出。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榨菜生长习性(不耐寒,也不耐热,性喜湿润),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榨菜生长期间气温适宜;四川盆地多雾,气候常年湿润,病虫害少;紫色土较肥沃,富含微量元素;当地腌制榨菜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雅安东侧为四川盆地,西侧为青藏高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