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围绕着融创,其实有很多非常多的矛盾地方 比如被外界一直记住的融创营销很厉害,但是环顾四周营销做的厉害的房企如今比比皆是,但是唯独只有融创是在做高端市场的 比如说融创的老大孙宏斌是这个行业的绝对IP,处事风格雷厉风行自带流量,但是奇怪的是,融创内部的人却异常的低调,媒体人很难从这家企业内部套出点消息 再比如说,融创目前城市进入不多,是前五强里开拓城市相对较少的,但是但凡进去的城市都能获得极高的市场占有量,城市成交规模排名都可以占到第一,仅仅用营销好像不能描述这样的战略 所以带着种种疑惑,我扛着摄像机来到重庆,走访了融创内部的各个环节的老大,重庆是融创深耕了14年的一个城市,最近区域也实现了超过500亿的规模,很多地方,他都能代表融创的本质一些特性,给大家带来看我的视角(详细视频在文末) 访谈中有几个细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首先融创对于城市选择的战略是 先选城市,然后再考虑在这个城市拿地,所以对于融创来说,要么不去,去了就会深根,比如说重庆融创就深耕了14年 这种打法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真正了解这个城市的客户需求是什么,从而可以做出对应的产品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当第一轮的刚需客户消化需求之后,只要你服务得当,未来这位客户的置换或者改善需求,他第一时间会想到融创的品牌 这样整体的营销会比想象中容易开展的多 当然对于如何深耕,产品研发部和我说了这么一句比较感性的词汇 遥哥是天津人,但是在融创重庆待了10年了,对于深耕一个城市来说,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融创人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可以解释融创的两个特殊点:在一个城市可以拿下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及部分项目可以实现一半以上的老业主推荐 第二是融创对于产品的打造 融创的产品打造有2个维度的机制来确保产品力 首先是,在任何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 启动一个大规模的客户访谈,这里的访谈有融创西南的老业主,项目的目标客户以及周边区域客户 融创西南内部有外面很少有的客户关系管理部,日常维系客户关系之外,负责第三方满意度调查 通过客户需求和地块指标,然后再构建合适的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辅助动作 会对之前的项目有复盘和批判,做的不好的地方全部在新项目中迭代 我依然记得明姐和我说的这么一句话:客户买了融创的产品,他的眼界和能力都在提升,你不可能用以前的产品满足现在的客户,所以产品力必须要迭代 第三,融创西南内部的纠错能力极强 融创西南内部还有一个部门,叫市场客研部 这是一个独立于营销和产品之外的一个部门,为产品和营销提意见 这个部门依然是围绕客户出发的这么部门,对于项目产品检讨和反思,这个部门经常会做大量的市场研究工作 部门负责人伟哥曾经和我们说过这么一个极端的例子 拿着摄像机对着融创某个小区24小时不间断的拍摄,这24个小时的视频里都是观察客户怎么使用活动设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当我询问了如何保证你的意见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落地的时候,伟哥的答案让我感觉这是整个体系里都在从客户角度出发的企业 这个部门不隶属于任何一个中心,是独立成为一个一级部门,所以这样的定位也就决定了,可以真正做一些好的产品得到落位 是不是和日常我们感受到的融创不太一样,完整视频在这里,我花了两周时间去研究,更多内幕和干货,大家可以点击视频观看 视频长度略长30分钟,但是对于揭开一家企业的内部,这样的时长值得 不知道大家看了四个人的访谈,有没有看到内部互相制衡又互相均衡的关系 首先一般归口于营销中心的市场部和客服部独立成两个部门,和营销中心平行,也就决定了这两个部门不再只为营销结果占位,而是从整个公司利益出发 第二,市场部演化为市场客研部,除了做常规开发公司里市场部会做的事情之外,有两件事情特别厉害 1、项目结束之后的复盘报告,检讨之前项目做的不足的地方,并且提出下一期产品的优化方案 2、对融创已经交付的小区实施定时检测,规划出最好的产品规划方案 第三,客户关系管理部除了常规的客户服务以及物业服务,还要做一件很厉害的事情,通过第三方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同步考核其他所有平行部门 所以换句话来说,通过这个,推动所有部门都以客户为中心推动工作 这是之前融创的命这篇文章没有提到的,为什么融创会是如此的从客户角度出发,本质上这是体制上确保了让这句话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 这样一个互相制衡互相依靠的四个部门,咬合成一个非常紧凑的齿轮,推动融创整个公司往前走 这样的体制萌芽在2004年的融创重庆,当初会有这样的体制也是天时地利,重庆高容积率点式住宅的排布模式,注定了这里贡献了不是最多金额最多面积,但是确实最多套数的融创分部,而最多套数也就意味着孵化了最多的客户 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创重庆研发了围绕客户开发的产品逻辑,从而在全国层面推广 所以本质上,这是我们所看到的融创西南,产品会在如今出现这样的高规格的标准,本质上这都是厚积薄发的效果 最后,融创西南也回答了为什么外界对他的误会 融创西南所谓销量和产品力上的自相矛盾,那是因为关注的点都不曾落在这两个地方而已 对于他们来说,营销只是最后的结果,看似彪悍,本质上矛和盾的背后都是从客户出发而已 融创西南的样板确实值得很多房企的思考,因为地产上下半场的转换,本质上没有中场休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