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问名传实有无烧麦惟有都一处--郑勇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16

休问名传实有无

烧麦惟有都一处

提起都一处,京城的老辈儿首先想到前门大街的那家老字号。不过,如今到前门大街可找不到都一处了。随着前门大街修缮整治,都一处前门店不得不关张歇业。但是,认都一处字号的主儿仍然能尝到地道的烧卖、炸三角。这周五,都一处在方庄美食一条街正式落了户。

都一处方庄店分上下两层,一层为散座,二层是包间,装修风格以老北京胡同文化为特色。经营地方大了,店家专门辟出块地儿,现场展示烧麦的制作过程,全部16道工序让食客们先饱眼福,再饱口福。眼下,都一处最有名的确实莫过于烧卖。可是,早年间,都一处却是靠的洋酒、肉菜起的家,而且当时的名字叫王家酒铺。“都一处”的字号是乾隆皇帝金口御笔给起的。

起早贪黑的王家酒铺

都一处的创始人名叫王瑞福,是山西省浮山县北井村人。在清初年间,山西人到京城做生意的挺多,许多人发了财。王瑞福也想到京城发财,就从老家骑毛驴,搭脚车,千辛万苦来到北京,投宿到前门外鹞儿胡同浮山会馆。

有一天,王瑞福在会馆后院西厢房土炕上寻思着做什么营生。忽然门帘一挑,一位算命的同乡进来了。王瑞福一时心血来潮,就抽了个卦签。那位算命先生验后,大喜道:“老弟福在眼前,快到前门大街鲜鱼口南摆酒缸去 (开酒铺)。”王瑞福一听欣喜若狂,马上招呼同来的两位同乡,在会馆“首事(召集人)”的帮助下,买通了地面上的官吏,开起酒铺。

那时,酒铺为了招徕生意,都在门前挑个竹杆,扦上挂个酒葫芦作为标志。可是,王瑞福没处找葫芦挂。说来也巧,路西有家酒铺正换新葫芦,王瑞福过去说了一通好话,结果分文未花,人家把用过的破葫芦给了他。就这样,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 ,王瑞福用竹杆桃着破葫芦,“王家酒铺”开业了。

“王家酒铺”开业后生意还挺好。王瑞福赚了钱,买了地皮,正儿八经盖起了房子。那时,西洋来的“舶来品”在京城刚刚时兴,王瑞福看中了舶来品中的“佛手露”酒。他琢磨出一个好主意,喝西洋酒,吃中国菜。因为王瑞福从小在本乡里跟着“跑大棚”的人(办红白喜事的厨师)学了一手做凉菜的手艺,像糟肉、凉肉等都不在话下。果然,顾客喝着佛手露酒,吃着凉酒菜,都很满意,买卖更加红火。不过,王家酒铺大门外仍然挂着那个破葫芦。于是,不少老主顾都管这儿叫“碎葫芦”。

清朝前门一带饭馆、酒馆众多,要想在这从多竞争中站住脚,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王瑞福靠的就是比别家早开门,比别家晚关门。别人看不起的生意他都做,所以大年三十晚上也照常营业。因为大年三十的客人和平时不同,大多都是跑出来躲债的。这些躲债的一般都躲到后半夜,估摸着讨债的回家过年了才敢回家。大晚上的,天冷没地去,王瑞福拉晚给他们个借酒浇愁的地方。

乾隆御匾差点当柴火

相传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 大年三十晚上,前门大街各家店都关张过年了,就王瑞福正在张罗着客人。这时,从门外进来三位客人。王瑞福从打扮上就看出,这是一主二仆,主人是文人打扮。王瑞福忙把三人让到楼上殷勤招待。酒味浓香,小菜可口,服务周到。这位主人几盅酒后,便问王瑞福:“你们这个酒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主人看了看周围,听了听外面的鞭炮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连声答应却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几天后,皇宫里的几个太监送来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倒把王瑞福吓了一大跳。敢情大年三十晚上来得就是乾隆皇帝。原来乾隆皇帝从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一看别家的店铺都已关门过年了,只有这个“王记酒铺”还在营业,就进店坐坐。乾隆回宫后,亲自写了“都一处”店名,并命人刻了块匾,让太监给送过来。当听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上御笔赏赐时,吓得王瑞福立即向空扣拜,将匾挂在进门处。从此,“都一处”代替了“王记酒铺”和“碎葫芦”。

清朝同治年间,有一首诗吟都一处的竹枝词,诗云:“京都一处共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细品瓮头春酒味,自堪压倒碎葫芦。”乾隆赐匾后,都一处名声大震,甭管吃饭不吃饭的,都到都一处瞻仰乾隆皇帝的御笔。以后,中、外人士到都一处用完餐,总爱在匾前留个影。

不过,这块匾后来差点当柴火给烧了。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造反派”们到都一处破“四旧”,把这块虎头匾摘下来,抡起菜刀就砍。可是,砍了几下没砍动,就把匾交给烧锅炉的老工人杨海泉,命令劈了烧锅炉。杨海泉想,连小年青都砍不动,我这老头子更砍不动。又想,这匾是乾隆皇上写的,烧了可惜。于是,他把匾塞到了木柴垛底下。过几天,“造反派”来问,匾烧了没有。杨海泉抖一机灵,说:“匾烧完了,只剩下这两个托。”然后,当着“造反派”的面,将两个托扔进锅炉里。“造反派”诓走了以后,再也没人问这块匾了。

到了1981年,杨海泉看到同仁堂、六必居、月盛斋等老字号相继恢复,就向领导建议,能不能将“都一处”匾也挂出来。领导惊奇地问:“匾不是烧了吗?”杨海泉这才将私藏匾的事情说了。然后,从木柴垛底下将匾找出来。几年的功夫,这块匾显得破旧了。都一处找到专门给故宫修复牌匾的一位老师傅,用修复故宫的边角料给修复好。乾隆御赐的虎头辫才得以重见天日。现在,走进都一处烧麦馆的门,就可看到一楼大厅中央悬挂的乾隆御题的“都一处”真迹。

烧麦馆烧出了乾隆宴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有了很大发展。经营的酒类由白酒佛手露发展到五加皮、茵酒、黄酒、蒸酒等;菜肴也由凉菜发展为数十种炒菜,面食有烧麦、炸三角、饺子、馅饼等。特别是烧卖,成了都一处的另一个招牌。都一处的烧麦非常讲究,选用的是精白面粉,烫面为皮,包以猪肉、海参、鸡蛋、虾仁、玉兰片等三鲜,或这是水打猪肉馅、蟹肉馅,然后用一种特制的轴棍,将面拼成直径三寸的莲花折皮,包馅时用手捏成石榴状上笼屉蒸熟,摆在盘内的熟烧麦形状有如洁白晶莹的玉石榴,上面还挂着一层白霜,吃起来味道鲜美,令人回味。于是,说到都一处必然联想到了烧卖,京城百姓也就直呼都一处烧麦馆。

不过,都一处从酒馆发展为饭馆,第一个品种并不是烧麦,而是“炸三角”。都一处的炸三角与众不同,别家炸三角用的是肉皮冻。吃在嘴里感觉硬,而且糊嘴。都一处的炸三角选用瘦肉末加高汤拌匀,凝结后切成小块做馅,称之为“卤馅”,裹上面皮之后,入油锅煎熟,卤馅受热后则化为汁状,吃时一咬一股浓汁,松软鲜嫩,汤香味美,既便宜又好吃。过去经常来吃炸三角的,是前门一带商号掌柜和账房先生,外地人也很多,尤其到晚上各戏馆子一散戏,都一处立即满堂,都冲着炸三角。京剧名演员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戌都是这里常客,尤其谭富英最爱吃炸三角,吃完一份还要带走一盒,有时还买生的自己回去炸,现在炸三角仍然很受顾客欢迎。

都一处最兴旺的时候,应该从清同治年间开始。到1930年开了都一处南号,在北号南边隔几个门,也是一大间门面,两层小楼,有近20间房,比北号还大一些。经营品种和北号相同,但以炒菜为主。1935年,由于管理不善,再加上市场萧条,南号关了张。不过,北号的买卖依然兴旺,一直到解放后生意都很好。

1956年1月13日,都一处公私合营,合营后又有很大发展。1958年,都一处由鲜鱼口南迁到鲜鱼北,就是都一处前门店,营业面积比过去扩大很多,内部设施,人员技术都比过去有提高。1964年,都一处进行扩建翻修,盖成两层新楼,可以同时容纳100人就餐。1990年、1997年,都一处又进行了两次改扩建、装修,建成三层楼的餐厅。一层经营以烧麦为主的快餐,二层是炒菜,三层是包间。2003年经过资源整合,都一处纳入了便宜坊集团。

如今,都一处方庄店以传统京菜、经典鲁菜、新派菜式与便宜坊焖炉烤鸭互为补充。同时,便宜坊集团行政总厨、亚洲名厨孙立新通过对都一处历史文化的挖掘,对传统菜品进行改良和创新形成了文化大餐——乾隆宴。乾隆宴的每一道菜都融合了历史典故,将美味的菜品与浓郁的文化底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食客一种全新的味觉与感官的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