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做好题,高考有惊喜! 【每日一练】旨在“轻松复习、以点带面”,让每个同学每一天有目的地击破一个知识点。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千米。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2.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1)定义: 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区别: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提供的食物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各种资源综合决定了环境承载力。在不同种类的资源中,数量相对最少的资源直接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这个最小值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注: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1—2题。 1.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北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B.人口密度小 C.自然灾害少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 21 813 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据此完成3—4题。 3.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草场资源 4.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典型例题 【参考答案】1.B 2.D 【详解详析】 1.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故选B。 2.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人口数量可以高于环境承载力,但其超过环境承载力会引发资源、环境问题;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故选D。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1.B 2.B 3.B 4.A 【详解详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高于其人均生态足迹,故西藏没有生态赤字;新疆、山西、河北的人均生态足迹高于其人均生态承载力,有生态赤字。故选B。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与其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有关。故选B。 3.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是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新疆耕地资源、矿产资源、草场资源都较丰富。故选B。 4.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也就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新疆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目前,新疆人们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还需要提高;人口迁移与环境人口容量无关。故选A。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