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两成90后不看电视,“电视脱离”现象怎么治?

 yushi823 2018-01-17

文丨沈浩卿,本文经原创媒体:媒介360授权转载。

原刊于微信公众号:媒介360(imedia360)


近期,《90后媒介使用习惯研究报告》再次揭开了传统媒体的伤疤:报告指出,手机以平均每天3.8小时的使用时间占据首位,成为90后最常接触的媒介,传统媒体中,杂志傲然而立,报纸、广播、电视则遭遇寒冬——超二成90后不看电视,近八成90后不看报纸,超过半数的90后不听广播。


近年来新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了很大的丰富,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PC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致使“电视脱离”现象在社会中,特别是在年轻群体里日趋严重。


年轻人的“电视脱离现象”


从CSM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电视业收视率并不乐观,全国电视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间在减少,而且今年的降幅在加大。



上图数据表明,长时间收看电视的现状逐渐转变为短时间收看。


而下面《90后媒介使用习惯研究报告》的数据则反映出年轻人“电视脱离”的趋势在加剧。手机以平均每天3.8小时的使用时间占据首位,成为90后最常接触的媒介,传统媒体中,杂志傲然而立,报纸、广播、电视则遭遇寒冬。


数据来源:《90后媒介使用习惯研究报告》(下同)


互联网的发达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多数90后选择在网上追剧、看节目,既方便又自由,研究数据也显示,超二成90后不看电视,一半以上的90后看电视在半小时以内,90后俨然成为“去电视化”的一代。



报纸受新媒体的冲击也比较大,近八成90后抛弃报纸,步入社会的男性则撑起了报纸的最后一片蓝天。



超过半数的90后不听广播,广播也在日渐消逝。



治愈年轻人的电视逃离,先从这几处下手


于媒体来说,最大的悲剧不在于遭遇了毁灭性的灾难,而在于从未意识到自身巨大的潜力。今天我们在哀叹电视的衰退,对电视未来的发展彷徨与踟躇时,是否也是对电视与生俱来的禀赋和价值的“不自知”?治愈年轻人的“电视逃离”,可先从这几处下手。


1、打破“家庭”单一空间限制


多屏幕的技术研发使得观众脱离了“电视机”这一单一的终端硬件,为广电机构拓宽了内容载体,对于收视的拉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动端更多适用于户外移动场景,而在室内,人们更趋向于静止、被屏幕环绕,更适合电视大屏的观看习惯。


因此,广电机构可以打破了“家庭”这一单一的空间限制,入侵家庭、学校、医院等多个室内场景,从电视设备到节目播放全方位布局,将势力范围延伸更广。



电视大屏除了走向更多的场景外,还可以搭载上移动端的快车,实现“多平台化”。


2、掌握对精品内容的控制权


软硬件技术不断升级,没有好的内容做支撑依旧无法留住观众的注意力,硬件和播控技术只是内容的载体,因此电视台还是需要把精品内容的制作和播放推到首要位置。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占据绝对领先位置,因此,电视台的绝大部分的精品内容需要掌握在广电机构的手中。


3、严肃节目的年轻化、专业化、人性化


不仅是中国的年轻人对新闻、纪录片等节目兴致缺缺,世界各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年轻观众流失严重对电视业无疑是一种打击。对此日本广电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2016年底,NHK相关团队推出60s纪录片,利用社交媒体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讨论,视频采用可视化的图文来呈现,配以鲜明的文字和适宜视频内容的背景音乐,几乎没有人声。



观众通过文字和图例迅速了解话题内容的同时,通过视频内容和音乐加深感受。至此Facebook不再只是一个发布宣传消息和导流的平台,更便于年轻观众通过视频内容快捷高效地获取节目的精华信息。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节目形态强化了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也让观众有了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彰显了新闻节目人性化和专业化的魅力。这一点上日本广电的做法很值得我国电视台参考借鉴。


4、“电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可循环式媒介融合生态系统


通过社交网络的互动,观众能够知道哪些电视节目引发了新的热门议题。


广电机构可以尝试构筑一个由“电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三者形成的可循环式的媒介融合生态系统,打入新兴媒体和社交平台,注重观众参与度。


借助智能手机的第二屏幕,观众可以与朋友们一起参与电视节目中诸如派发礼品等各种活动,观众可以参与电视相关信息内容的发送、共享、扩散。



这样,就增加了收视的互动性、趣味性,使观众的参与感增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动收视率的提升。


写在最后


电视是最让人轻松接收的媒介,电视是唯一的家用媒介,电视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广告传播载体,这些都是电视与生俱来的禀赋。


年轻人并不是远离电视媒体和内容,而是远离电视这种传输介质,这就需要电视做些转变,变成 “线上”的、“智能”的、“用户化”、“数据化”、“开放”的、“共生”的电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