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发布!

 朱伟杰图书馆 2018-01-17


“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

【前言】

       本宣言基于当前国内外关于近视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临床预防和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以及专家对于近视防控的公认观点,为倡导社会各界进一步科学地开展防控近视工作而提出。主要执笔人:瞿佳、吕帆、许迅、赵明威、陈浩、毛欣杰,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委会讨论通过,并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与支持。

   --本宣言于2017年12月1日

在“2017博鳌国际视觉论坛”上正式发布。


【正文】

       视觉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以近视为代表的屈光不正等功能性眼病的影响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目前有超过5亿的近视患者,城市青少年人群近视患病率甚至高达70%以上,并呈现发病率增高和发病低龄化的趋势。

预计到2050年,全球近视患病率将接近50%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有致盲危险

近视具有慢病的特征,

近视防控需要纳入慢病防治体系予以高度重视。

一、视觉健康档案 早建且全面

       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最有效的近视预警方法,建议儿童从3岁开始就由正规医疗机构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及早发现近视的苗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近视的发生。

       健康档案的内容应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屈光状态、眼轴、眼位、眼前节和眼底健康检查及父母屈光状态等指标。

       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健康检查,成人至少每年一次。


二、增加户外活动 便捷而有效 

       儿童要保证有足够、有效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平均2小时左右、每周累积14小时左右。户外的有效曝露,包括户外阅读、上课等,都有可能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但同时要做好紫外线损伤防护。

       户外活动可间歇进行,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和方式,如增加白天的课外活动、在户外上课、课间休息走出教室,上学和放学步行等。


三、近距持续用眼 减负并减量

       过多的持续性近距离用眼易诱导近视形成。减少近距离用眼,尤其减少持续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建议每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

       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一尺一寸一拳”为看书距离一尺,握笔距笔尖一寸,身体离桌子一拳,坐姿端正。


四、近视矫正方法 规范又多样

       目前近视可以通过框架眼镜、接触镜(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等方法矫正。

       发现近视需要到专业医院和视光机构进行全面的规范检查,包括:问诊、规范验光、视功能检查、眼健康检查等,出具个性化矫正处方。

接触镜需要经过全面的屈光及眼部检查,排除配戴禁忌证后进行验配,配戴后按要求及时随访复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发生。

       屈光手术为有效和安全的近视矫正方法,一般适合于年满18周岁、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者,且经检查未发现屈光手术禁忌证。屈光手术后仍需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


五、近视控制方法 个性要循证

       规范验光、全面的眼视光检查和个性化矫正是近视控制的基础。

       近年来研究发现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进展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循临床验配指南,在合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中规范验配。配戴角膜塑形镜需要遵医嘱定期、按时进行随访复诊,及时处理并发症和相关问题。

       渐变多焦点眼镜、周边离焦眼镜等对特定人群有近视控制作用,需要进行规范的屈光和视功能检查,按医嘱验配,定期检查。

       研究已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内临床使用需待国家药监部门批准。


六、高度近视危害 重视加防治

       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超过-6.00D以上时,常伴眼部病理性改变,引起视觉损害甚至致盲。我国高度近视患病率大约在5%左右,并有逐渐攀升趋势。高度近视眼需常规进行眼底检查并定期随访,以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防止视功能不可逆损害。进行眼轴、角膜曲率、视野、视觉电生理、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高度近视病理性变化程度。

       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是导致高度近视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国内外权威临床指南推荐抗新生血管(抗VEGF)药物作为一线疗法治疗高度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有效保护患者视力,且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后巩膜扩张是高度近视眼轴增长、度数加深和眼底病变的关键环节,通过手术干预后巩膜扩张有可能控制高度近视病程进展,值得进一步开展循证医学研究。

       高度近视患者必须避免、减少眼部碰撞和激烈运动。遇到眼前有明显闪光感时,须尽快就医,检查是否有视网膜脱离或裂孔。如遇高度近视家族史、远视储备少、用眼负荷大或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儿童,需重点关注,全面检查。


  近视的预防、矫正和控制是全方位、多维度的,

是一个个人、家庭、学校、

医疗机构、社区和政府都参与的系统工程。

在此我们倡议并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眼健康,

建立视觉发育档案

落实和保障每天平均2小时的有效户外活动

科学认识近视,早预防、早干预、防治并举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关注视觉健康,科学防控近视,

倡导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规范医疗行为防控近视,实现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视觉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编写组

2017年12月1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主要执笔人

瞿佳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吕帆

温州医科大学

许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赵明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陈浩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毛欣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2017博鳌国际视觉论坛

官方|国际|大咖|干货|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