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怎样看医生病房内收红包?

 心梦2016 2018-01-17


视频泛滥成灾,发一段涉民生又博关注的视频不容易,而这两天,却火了两段“严肃偷拍”。


一段视频中,一名穿黑色上衣的女子走到诊室内的病床旁边,这个区域被一块帘幔与外部隔开,随后一名医生跟进,女子将一个信封交给了医生。过了没多久,又有一名白色上衣的女子来到病床旁边,拿出一个信封,塞到床垫下面,迅速离开。还是之前那名医生,马上走了过来,熟练地掀开床垫,把信封塞进口袋。


另外一段视频,诊室和医生都换了:一名男子直接走到诊室的病床旁边,将一摞钱放在一个纸巾盒下面,10来秒后,一名医生一边打电话一边走过来,把钱直接拿走。


视频是举报人作为证据提供的。非常规拍摄的视频画面是真的吗?记者先以患者身份进入桐乡第一人民医院,核实而后又进行正面采访,院方表示确有此事,目前已经将违规医生的处理方案上报有关部门。


场景、画面、人物真实,不等于“收红包”坐实。按举报人的说法,送钱的是医药代表,收钱的是桐乡第一医院外科诊室的两个医生。分析场景和动作、交接时间等,这说法靠谱。那是熟人之间熟练的快速交接,事外只需送钱方一个电话告知,甚至双方心照不宣。而患方给医生送红包,不可能像那样迅雷不及掩耳盗铃。这场面,说成医生收红包不准确——那是一项发生在医患关系之外的例行活动:有人给医生提成、回扣。

医生收医药代表提成,和医生接患方红包大有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后者乃潜规则,患者自愿、自利的对医生的“个人意思”,医生被动的收取行为不涉及违法犯罪,灰色的;而前者,侵犯公益与法律,黑色的,当事双方分别犯下行贿受贿罪。


偷拍和曝光,背后有故事。秘密安装摄像头肯定是内部人主导,内情了然。动机当然是整对头,一举拿下相关者。举报人给传媒的,不一定是全部的记录内容,剔除不想伤及的行贿人、受贿人也正常。事件背后至少有一个“深喉”,并且,在提供给传媒之前,这些视频片段已经投入使用了。为什么又给传媒机构呢?答案隐含在院方对记者的答复里——院方称当事医生为“违规医生”,举报人对上报和将会下达的“处理结果”严重不满,和他的“处理预期”差得远。


有网友深感视频拍摄者的可怕,于是质疑视频拍摄者的动机,还有的期待“剧情反转”。其实,“其心可诛”和“别有用心”,这话很幼稚,不科学。拍摄人不管动机如何,其行为公益性还是客观存在的。污点证人也是证人。公众对“举报者”动机无从追究也不必追究,需要的只是从法律角度去分析当事者行为。


如何估价偷拍、举报者行为性质?违法,不犯罪,其结果有公益价值。和当事人相关的法律是有的,《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有“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


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实施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其二,必须造成了严重后果。而桐乡市医院里发生的偷拍,使用的并非受控的“专用器材”,更无“严重后果”,故而不会被立案调查。显然,偷拍人士对此心里有底。

怎样看事件中出现的医药代表?国务院早已数次明确要求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一些医院还对医疗代表采取禁入制度,而中国式医药代表和带金销售仍无法阻断。医疗代表作为联系药企与医院的纽带而存在,它处在附属与服务的地位,有什么样的医疗机构,就搭配什么样的医疗代表。腐败、贪婪的医疗机构,面对着却是一群清廉、正直的医疗代表——你想有这种可能吗?


事情发生在外科诊室,也有“传统”可循。外科一直是设备、耗材行贿受贿犯罪的重灾区。以心脏支架为例:一个支架直接的成本价几千元,卖到病人手上三四万元,大约20年前迄今基本如此。更严重的问题还不在于支架的暴利榨取而在于临床应用,医生给患者十个八个的安(典型案例多达17个支架),往患者小心脏里多放一个支架,医生就有几千元进账,典型的医生开心、患者堵心。


在支架这个例子当中,分两部分医疗腐败,一是支架采购、拍板一条线接受商业贿赂;二是纯专业医疗技术人员的谋财害命。另外有个“腐蚀性社会腐败”,出自销售商及其具体公关人员。


手术室卫材回扣很高,麻醉科全麻用药,其中一种几毫升就500元左右。导管室耗材,透析科耗材……各科都用的注射器、套管针、氧气湿化瓶、棉签、胶贴等等都有回扣(病人给医生送红包这种医疗界的“亚健康”现象,也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外科)。回扣第二高是检验科了,试剂回扣高的离谱,导致检验费、病理检查费高的离谱。


“以药养医”被限制,一些医院就把创收文章做到试剂、耗材上,让患者多做检查,“以检养医”、“以械养医”。新形势下,耗材腐败即成为有些腐败医疗人员的重要收入来源。以药养医是细水长流式的,参与人、受益人众多,而借助于“以械补医”的商业贿赂,参与范围较小,于是带来这样的结果:涉事、涉案人员,由医疗卫生系统的普通工作人员向高端专业型医务人员发展。


价值数百上千万元的医疗设备当然大有油水,就是毫不起眼的棉签、纱布、口罩之类,也都能成一块肥肉。医用耗材这一块到底水有多深?江西某三甲医院分管这一领域的一副院长坦言,“从医30多年也搞不清楚”。但这位副院长在经过省市两级招标形成的价格上再二次议价,结果发现即便招标价10元的耗材,到最后1元也能成交。


医疗系统中有人事、财务、基建、采购等实权等“高端人士”,没被医改方案和政策限制住,他们“堤内损失堤外补”。没管住的都是有能量的人,因其有能量,他们对患者、社会每日每时释放着“负能量”。并且,无论政策、形势如何变化,“医改红利”对他们一点都少不了,这样下去,被吃垮的家庭越来越多,连医保也早晚会被他们吃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