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武双全的第一人,比曾国藩有豪情,比王阳明更加有风采!

 hyxz_ljf 2018-01-17

谈到文武全才,想必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曾国藩与王阳明,不过曾国藩活的太累了,没有大英雄的那种豪情,王阳明呢,在文采方面也不是很出众。今天小编要讲述的这个人呢,比曾国藩个有豪情,比王阳明更加的有风采,这个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就是辛弃疾!

“层楼风雨暗伤春,烟柳斜阳独怆神;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这首七言绝句,道尽了辛弃疾一生的悲歌、忧愤、抑郁和哀乐。爱国词人辛弃疾,是继北宋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大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主战派官员,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四书五经”。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基本上,南宋当时的政治环境,自然不可能不影响词的思想与艺术,甚至词的发展道路也改变了。南宋词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是辛弃疾为代表的主要词派,一是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派。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利雄厚。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旷词风,而又有所发展,以文为词,扩大了词体的题材范围,

形成了沈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说镕铸百家,自由挥洒,多采多姿,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稼轩词》余有六百二十余首,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独创“稼轩体”,可谓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在他的影响下,当代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大体相同的爱国词派,并绵延至南宋后期而余波不绝。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68岁的辛弃疾郁郁而终。临终前,辛弃疾仍在大喊:“杀贼!杀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