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123xyz123 2019-12-26

前言

清代词学有一与别代极其不同的特色--------即“词派之词坛”。清代之词派,为人所熟知的有三:即阳羡、浙西、常州三家词派。而词坛为此三家所笼摄的时期,其学风会亦随着三词派递主之际,呈现了了非常丰富且旗帜鲜明的审美主张,如阳羡之尊苏、辛;浙西之标举姜夔、常州之标举宋四家。也恰恰正是这种因词派林立下的词学风气,使得清代词与词史间有“中兴”一说。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但我们需要知道,清代词派之所以能形成如此成熟鲜明、各具特色的创作群体与流派,则全仗于宋、明二代的所有审美流向皆在清初词坛各有传续。如清初有上追五代之王士禛、曹尔堪;有祖眺苏辛之曹贞吉、陈维崧;更有追摩南宋之朱彝尊-----------然清初这等“百家争鸣”之词坛盛况的形成,又为广陵词派之滥觞。

“词广陵,人非皆广陵”的广陵词派

广陵词派,确切的算起来并不能以“词派”为称。按严迪昌老爷子在《清词史》中所论,广陵词派是“清初第一次形成的规模大、阵容广、自觉性高的声势盛壮的词的活动中心”--------虽然严迪昌并不以“词派”为称,而是以“词坛”和“人群”来概论这次活动聚会,但从其形态来看,虽然广陵词派没有固定的美学主张,但足可称得上是“词派”。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从活动范围来看,广陵词派是以扬州(古称广陵)为文化活动中心。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文狱之苛刻世所皆知,彼时江南地域的文人,不论是明遗民还是清士子,在文化与政治的双压之下,纷纷向扬州一带汇聚。这种类似虫蝥的“趋光性”移动,我们在五代也同样看到过---------五代之西蜀、南唐与清初之扬州,皆是独特的地理特性而成为了文人们的“庇护所”。如此一来,扬州自然与西蜀南唐一般成为了文人们交流的据点,但与西蜀不同的是,西蜀《花间集》所载的词人大多是仕蜀或者直接就是蜀人,广陵词派则并非全是扬州人,所谓“词广陵,人非皆广陵”便是如此。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蕙风词话》曾援引顾贞观书云:“渔洋之数载广陵,实为斯道总持”,又称“吴越操觚家闻风竞起,选者,作者,妍媸杂陈”,按此说,广陵词派为王士祯所主持当无所从疑。王士祯本为清初之文坛领袖,顺治十七年三月仕扬州,遂广交文士。按《清词史》所记,彼时广陵词坛所构成者,有吴绮等本郡人士,也有陈散木等通州人士,甚至还有明代遗民如宋琬者,茫不可数的词坛名流附翼于“昼了公事,夜接词人”的王士祯之下,酬唱往来,盛况空前。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按说,广陵词派以王士祯为总持,本该随着王士祯的升迁而逐渐发扬光大,但随着王士祯在扬州五年任满之后,扬州这股词学风会便悄然而止。顾贞观《论词书》有记载如下:

渔洋复位高望重,绝口不谈,于是向之言词者悉去而言诗古文辞,回视《花间》、《草堂》,顿如雕虫之见耻于壮夫矣。

王士祯离任扬州后“绝口不谈词”的态度,笔者在阳讳阴违的两代词学:论北宋、清初对“词为小道”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文中已有略论,此文就不多作赘述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随着王士祯的这种态度,广陵词派没有突破“地域”的藩篱,且持续时间极短。因此,在清词研究的过程中,阳羡、浙西、常州三派多为研究之重点,而更具有开山意义的广陵词派却多为忽而过之,即便是对此有所注意的研究者,也仅是集中在寥寥数人之中,并没有对广陵词派从宏观上梳理其对清初词坛的重要作用。


《倚声初集》的自由审美与清初词坛之复盛

广陵词派在部分学者眼里不大能称得上“词派”的另一原因,便是它未如阳羡、浙西、常州等词派一般,形成有鲜明趋向的审美理念,然则恰恰是这种自由的创作风气,才是清词复盛的契机所在。

清诸词派都有为标举审美趋向而选编的词选本,浙西词派有朱彝尊、汪森所编撰的《词综》;常州词派则有张惠言的《词选》、周济的《宋四家词选》;而广陵词派虽然没有固定的词学审美指向,但依然有为词派集结而作的词选本《倚声初集》,我们通过对《倚声初集》所载词作的审美研究中,是能找到清词复盛的契机-------清词词派的审美趋向在此本选集中具有呈见。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倚声初集》,清邹祗谟、王士祯编。按王士祯序云::“网罗五十年来荐绅、隐逸、宫闺之制,汇为一书,以续《花间》、《草堂》之后,使夫声音之道,不至湮没而无传。”具此序言所称,《倚声初集》的审美指向应该在《花间》、《草堂》之中,以明代云间词派审美为基要。但从所载词中,却并未被此所困囿,按包晓东学位论文《倚声初集研究》中爬梳所得,《倚声初集》中选词30首以上的词人有邹祗谟、王士祯、董以宁、陈子龙等十三人。其中虽然是以王、邹等传续五代词风者为偏重,但从各家选词的风格、词评中,我们是能够看出广陵词派兼容并收的态度的。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王士祯词风半在花间之中,算是云间派之嫡传,谢章铤云:“自吴梅村(吴伟业)以逮王阮亭(王士禛)翕然从之,当其时无人不晚唐”(《赌棋山庄词话》),而同为领袖的彭孙遹、邹祗谟等人虽然也被认为是“花间”之风,但却呈现出更多的开阔性的尝试。如邹祗谟《玉人歌》一词,其云:

春欲去。看窗外樱桃,离离满树。湿烟生碧,澹荡飘红雨。闹花百舌花无语。待唤春阴住。最难拚、千丈游丝,一帘飞絮。○暗把韶光数。恨阵阵东风,将春压暮。长下虾须,留取最深处。蝶争须叶蜂争蕊,总被多情误。趁榆钱、买断送春归路。

此词词辞清丽,笔法疏跌宕,似有稼轩笔法驭北宋风流之妙,又有《满江红·己丑感述》词辞更烈,但章法差近,而这种风格与邹词之《三台令》、《望江南》等花间笔墨迥而异之,不可谓不突破。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又,朱孝臧所称之为“吹气如兰彭十郎”的彭孙遹虽然工于艳词,但也能于《满江红·五日竞渡》等词中见阔健潇洒处,其词云:

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看綵云、一派锁清濠,波如沸。○流览罢,心犹悸。凭吊处,情难已。向风前酾酒,何妨沉醉。千古三闾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待为书、重续贾长沙,投湘水

彭孙遹这首《满江红》显然看到不到“吹气如兰”精柔,更多的是一笔铺排的俊爽,起笔“且往观乎”也一别雅词笔法,见乎于辛、柳之间。“尤侗称其“攀李,含”,是能知词。此外,《倚声初集》所载30首以上者,又陈维崧、曹尔堪等“横放杰出”决别于五代晚唐之词风者。

故而,《倚声初集》虽然是为词派之词选本,但所包含的内容却佰川纳海--------以其为清代词派之先导、清代词学于词史复盛之契机,可谓不容置疑。

清词中兴的契机:广陵词派自由的审美趋向对清词坛风貌形成之影响


结言

严昌迪先生也曾有广陵词派为清词中兴契机之说:“或慷慨激昂,或悲愤苍凉、或直抒胸臆,或寄托微深,展示了清词中兴的契机”-,-然这种以“尊词体”的出发点,显然是有所偏颇的,要知道王士祯离开扬州对于词饶是绝口不谈--------正如前文所言,若非“词本小道”,位居愈高的王士祯又如何会转而谈诗?

故以笔者浅见,广陵词派作为清词复盛的契机,并非是展示“寄托”,而是作为“蓄水池”的作用---------为清词的审美嬗变总集了源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