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在肝癌防治中的运用

 醉青YPS 2018-01-17

摘要: 肝脾之间以气机相调,营血互养而相互为用,肝脾共荣,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易于相互传变累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导肝癌防治的重要理论,蕴含着肝脾两脏复杂的生克制化关系,只有灵活运用,才能进一步提高防治肝癌的临床疗效。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与五行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内容 《难经》中载:“所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之后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的理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学术观点。吴少慧认为“见肝之病”此处当为肝之实证,肝病实邪方可传之于其所胜之脏,因为肝脾两脏之间在生理上和病理上联系密切、相互影响,有“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的传变规律,所以见肝之实证,就要先安脾这块未受邪之地。笔者认为,已病的肝,不一定为实证,很可能会传至脾脏,或已经对脾脏造成影响,因此治疗肝病的同时需要注意调护脾脏,这一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亦是上工晓相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实例。

肝脾的五行生克与脏腑功能 五行学说作为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一直与医学的唯物辩证法结合得最紧,它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的研究,五行是五脏以及五脏为中心的组织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的代名词。

在五行中,木代表了肝,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具有生发、条直之性; 土代表了脾,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具有生养、孕育之性。在五行相生关系中间接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木能克土,而土能克水。由于土能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而水又能生木,即肾水能生肝木,木又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其体现了肝脾两脏具有复杂的生克制化关系。在脏腑功能方面,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促进,以及肝藏血与脾统血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在人体的消化吸收、气血运行及水液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肝脾之间以其气机相调,营血互养而相互为用,生机互助,肝脾共荣,病则易于相互传变累及,而致肝脾相兼病证。故肝脾之病往往同时存在亦或是前后出现。

五行关系在肝癌防治中的运用

未病先防 原发性肝癌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如何预防和避免患病,可以通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中的五行学说进行解析。肝木若要无病,则要生发、调达。李东垣指出: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强调脾脏作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若脾土亢盛,相对于较弱的肝木,脾土会反侮肝木,使肝木不得生发、调达。若脾土虚,肝病传脾,脾土为病,将进一步加重肝病的进展。张晓春等认为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肝气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故实脾,有利于肝病的治疗,同时脾气充实,还可防肝木相乘致肝病未愈而脾病又起。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指出: “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这里指出了肝木疏泄,清阳升举是水谷运化的保证,脾土的运化依赖于肝木之气的正常。蒋士卿运用现代医学的机体免疫功能解释脾土与肿瘤的关系,指出人体脾的功能的强弱关系到机体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抵抗肿瘤能力的大小。可以发现脾土功能的正常,是肝木无以为病的保证,肝木疏泄调达是脾土运化功能的保障,土木相互为用,互为基础。

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重要病因之一,肝硬化是肝癌进展前期的疾病,通过对肝癌进展的前一阶段进行逆转,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肝癌的发生。乙肝感染者多见乏力、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出现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等一系列症状。由于脾气虚可症见乏力、腹胀、消瘦,脾不布散津液,水湿不运则可出现尿少、下肢水肿,所以若要预防肝癌的发生,实脾是重要的防治之法。有实验研究证明培土抑木代表方逍遥散具有抑制胶原纤维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加快肝细胞修复的作用。通过培土抑木,如选取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利水,柴胡、芍药以疏肝行气理血,作为治疗肝硬化亦或是乙型肝炎等疾病的基础之法,对于预防肝癌的形成将有重要意义。

已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可以直接理解为看到肝脏已病,便知肝病将要或已经传于脾脏。正如现代医学认为肝癌具有转移的可能,如肝外转移途径包括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及种植转移,这些现代认识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早有体现。已病之木,当防其进展,若脾土受累,当考虑到脾病及肾的发展。程海波认为癌毒与正虚、气郁、痰瘀的关系密切,若气机郁滞,以致津凝为痰,血结为瘀,诱生癌毒产生,癌毒必依附于痰、瘀,与痰、瘀搏结而形成肿瘤。因为肝木主藏血,脾土主统血,肿瘤已经生成表明肝脏气机不畅通,藏坏血,脾脏运化失施,统恶血,气血不为人体正常利用。唯有通过调动周身气血,驱除癌毒痰瘀,方可控制肿瘤的进展。

下面笔者通过结合邓中甲教授治疗早、中、晚期肝癌的经验来阐述五行学说在肝癌治疗中的运用。邓中甲认为早期肝癌治疗当以攻邪为主,常以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为底方加减,初期的肝癌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腹痛、食欲减退的症状,肝木受邪有相乘脾土之势,通过运用攻伐肝木,配合适量健运脾土之药以达脏腑平衡,如选用白芍酸寒之品,直折肝木,加以白术甘温之品,顾护脾土,以达培土抑木之功。中期肝癌多出现上腹胀满、肝区疼痛肿块、胃纳减退、倦怠乏力、腹泻或便秘、发热、多汗等看似脾胃病的证候,此时肝木之病克制脾土太甚,导致脾失健运,当攻补兼施,祛邪与扶正并重,常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为底方加减,柴胡、白芍条畅肝木气机,六君子补养脾土生化,基于脾土虚,需考虑肾水反侮脾土,加适量海藻、昆布类软坚化结药,抑制肝内结节生成的同时起到利肾水之功。晚期肝癌气血虚极,已病肝木克于脾土,脾土不制肾水而导致肝、脾、肾三脏同病,不仅有肝区疼痛、不思饮食等症状,还会出现意识及智力障碍等较严重的症状,即现代医学所谓的肝癌晚期并发症肝性脑病,正如《难经》所云: “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主骨髓,脑为髓海,肾气不足,则脑髓不养而发重症,此阶段当扶正缓治为主,兼理脾补虚,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合生脉饮为底方加减,此方在培土抑木制水的同时益肺金之气阴,因为木乘土导致土不制水,而水又生金,久病之肾水,将影响其子肺金的宣发肃降,因此治疗当考虑疾病传变的规律,方中加入补益肺金之品,亦是防肝癌进展的体现。

结语

五行生克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正如《类经图翼》中所云: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表明肝脾两脏之间,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土木之中蕴含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及高度概括的哲学概念,为肝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良医知晓五行之传变,在肝癌的治疗中会充分考虑各脏腑间的传变规律。所以在见肝之病时,不仅要理解其易传脾脏,更应该全面认识五行学说中蕴含的各个脏腑间的生克道理,使五行学说在临床治疗当中得到更灵活的运用。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神黄名医馆】,体验在线问诊、智慧自诊、中医百科、在线购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