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詞樂三維 一, 幾時見得

 泮溪别馆 2018-01-17
詞樂三維:律、調、譜

十二律黃鐘為本,七音宮為本。黃鐘宮,調式之始也。

七音逆旋,每音住黃鐘律,可得七調,即黃鐘宮、黃鐘商、黃鐘角、黃鐘變、黃鐘徵、黃鐘羽、黃鐘閏。此七調,歸入黃鐘宮,或稱黃鐘均。十二律逆旋,每律住宮音,可得十二宮,即黃鐘宮、大呂宮、太簇宮、夾鐘宮、姑洗宮、仲呂宮、蕤賓宮、林鐘宮、夷則宮、南呂宮、無射宮、應鐘宮。每宮領七調,總計7×12=84調。

風、騷、樂府歌也,失樂,曰詩曰賦。漢魏六朝之古風、唐之近體、老杜元白之新樂府,不以入樂為繩,詩也。

詞者,曲子詞之簡謂,隋唐燕樂之歌辭也。燕樂亦稱醼樂、讌樂、宴樂,禮記云:凡祭祀饗食,奏燕樂。


燕樂,非先秦雅樂,亦不類漢魏六朝之清商,蓋西域胡樂影響之故也。法曲近古音,大曲夾胡樂;令近引慢為小唱,伴奏樂器琵琶、觱篥之類。盛唐教坊曲目保有部分燕樂之詞牌,但無樂譜流傳,詞牌對應曲子之調之腔也。里巷雜劇、民間歌謠,則屬另類聲詩或俗樂。以上諸多,皆詞之源,匯聚兩宋始大。

李白、韋應物、王建、白居易、劉禹錫偶有詞作,流傳寥寥,不足為大。曲子之初,改詩為詞或為詩譜樂,伶工之事,入曲之詩多先詩後曲,或稱聲詩,非曲子詞也。曲子後期先曲後詞,曰倚聲填詞,方為詞始。


至晚唐,溫庭筠專心治詞,格律嚴謹規範,文辭綺錯婉媚,開文人雅詞之先也。唐末五代,韋莊、西蜀花間詞人繼之,有後蜀趙崇祚所輯·花間集傳世。歐陽炯·花間集序云詩客曲子詞,詞之最早稱謂。詩餘、長短句之稱,蓋詩之餘事;而樂章、樂府、琴趣、歌曲、笛譜、琴譜指意,詞乃歌詞也。

南唐李氏君臣祖花間,宋晏歐師之馮延巳,至小晏,止於至善。易安云: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晏歐東坡詞不可歌。小山詞自序亦云:補亡一編,補樂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南部諸賢緒餘,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見聞、所同遊者意中事。嘗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竊以謂篇中之意。昔人所不遺,第於今無傳爾。故今所制,通以補亡名之。小晏東坡同時,蓋此時溫韋花間之文人雅詞或詞樂已不流行,又無前人所遺,知之者少。

柳永多青樓歌館,溫韋亦不出花間尊前,雅俗之別詞乎樂乎?柳永填詞上溯唐俗樂,宋詞之祖也。敦煌曲子詞可窺唐俗詞之一斑。易安云: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蘇東坡,及蘇門秦七、黃九、晁無咎皆學詞柳永。念奴嬌·大江東去,不受樂約而爭議,後人稱豪放。靖康之變,張元幹賦賀新郎數闋,豪詞之始,後有張孝祥、陸遊、辛棄疾、陳亮、劉過諸家,宋南渡之大音。南宋政治主和,至中期,豪詞漸衰,劉克莊、劉辰翁已是餘音。

周美成執大晟府,修訂樂律、規範詞調,並有詞例以應時令,宋詞集大成者。周柳精善音律,但周詞韻高典雅,無俚俗口語,亦無柳永市井之氣。

姜白石繼之周柳,亦精通音律,尤善自度,十七首自度旁譜乃現存唯一詞樂。姜史吳並稱於南宋,周密、王沂孫、蔣捷、張炎為宋末四大家,諸君皆善音律。詞樂以姜張最精,張炎力作詞源,更在小結宋詞。

格律派詞家少有豪詞,豪放派詞家都能婉約,大家皆知詞乃歌詞本事也。近人以豪放、婉約歸類詞家,樂、不樂對立詞體,愚不可及。戰亂、王朝更迭,致使詞樂失傳,曲樂、昆腔雖有詞樂成分,後人以之解讀詞樂,難免削足適履之嫌。


若得詞樂之一二,姜白石·白石道人歌曲、張炎·詞源,入門之徑也。


無他,解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音取法五行相生之理也,五行之理蓋屬古典哲學,不論,而取之樂理有關之應用。樂之實,可以管長或弦長為例,長者音低短者音高,倍長低八度,折半高八度。八度音者視聽和聲效果一也,區別在其音色清濁,音低為濁,音高為清。八度之間依三分損益之法可得五音、七音、十二音也,至十二音可平均等分八度音。

五音

假定宮長為1,依三分損益之法得五音:

宮=1
徵=宮×(1-1/3)=2/3
商=徵×(1+1/3)=8/9
羽=商×(1-1/3)=16/27
角=羽×(1+1/3)=64/81

按長短排序,音由低到高順序而成五聲音階:
宮、商、角、徵、羽。
七音

假定宮長為1,依三分損益之法得七音:

宮=1
徵=宮×(1-1/3)=2/3
商=徵×(1+1/3)=8/9
羽=商×(1-1/3)=16/27
角=羽×(1+1/3)=64/81
變宮=角×(1-1/3)=128/243
變徵=變宮×(1+1/3)=512/729

按長短排序,音由低到高順序而成七聲音階:
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
十二音

假定宮長為1,依三分損益之法可十二音:

宮=1
徵=宮×(1-1/3)=2/3
商=徵×(1+1/3)=8/9
羽=商×(1-1/3)=16/27
角=羽×(1+1/3)=64/81
變宮=角×(1-1/3)=128/243
變徵=變宮×(1+1/3)=512/729
清宮=2×倍清宮=2×變徵×(1-1/3)=2048/2187
清徵=清宮×(1+1/3)=4096/6561
清商=清徵×(1-1/3)=16384/19683
清羽=清商×(1+1/3)=32768/59049
清角=清羽×(1-1/3)=131072/177147

按長短排序,音由低到高順序而成十二音列:
宮、清宮、商、清商、角、清角、變徵、徵、清徵、羽、清羽、變宮。

相鄰兩音音高之差稱半音。
十二律

音律者,音高度量之法也。古之音高度量衡,或管、或尺、或鐘。漢書云:黃鐘長九寸。依三分損益之法得十二音律:

黃鐘=9
林鐘=黃鐘×(1-1/3)=6
太簇=林鐘×(1+1/3)=8
南呂=太簇×(1-1/3)=5.333
姑洗=南呂×(1+1/3)=7.111
應鐘=姑洗×(1-1/3)=4.741
蕤賓=應鐘×(1+1/3)=6.321
大呂=2×大清=2×蕤賓×(1-1/3)=8.428
夷則=大呂×(1+1/3)=5.619
夾鐘=夷則×(1-1/3)=7.492
無射=夾鐘×(1+1/3)=4.994
仲呂=無射×(1-1/3)=6.659

按長短排序,音由低到高順序而成十二音律:
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相鄰二律音高之差稱一律。

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屬陽,稱六律。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屬陰,稱六呂。

古人所云,十二律、十二律呂、六律、六律六呂皆泛指十二律。

古樂與現代音樂樂理相通。現代音樂理論以巴赫十二平均律為基礎,十二平均律類同古樂黃鐘十二律。十二平均律音高以英文字母表示,樂音由低到高順序依次為:
C、bD、D、bE、E、F、bG、G、bA、A、bB、B

時代變遷及地域差異,律音音高之標準亦會不同,如先秦之黃鐘不同隋唐之黃鐘,清商樂之黃鐘不同燕樂之黃鐘,隋唐音律音高不同印度音律音高,古樂音律音高不同現代音律音高,便於理解,文下儘量以現代音律音高對照古樂音律音高。

現代音律國際標準規定:律音a1=440Hz,其它律音音高可依據樂音音程關係推出。
鋼琴鍵盤白鍵音名及音高,黑鍵與相鄰白鍵相差半音程。
十二平均律律比α

三分損益之法概說各律之來歷,但實際應用,此法精度不高。如,黃鐘高八度音,理論值應為4.50寸,而按十二律三分損益法計算,黃清=仲呂×(1+1/3)/2=4.439寸,音高高於黃鐘高八度音。

律音音高與律管或琴絃長度L成反比,假定材料係數為A,十二平均律律比為α,則十二律音高如下:

黃鐘音高=A/黃鐘管長L
大呂音高=A/大呂管長=A/黃鐘管長α=A/αL
太簇音高=A/太簇管長=A/大呂管長α=A/α²L
……
應鐘音高=A/(α11次方)L
黃鐘高八度音音高=A/(α12次方)L=A/½L=2A/L

故,α12次方=2,α=2開方十二次=1.059463
以上,明·朱載焴十二平均律律比之計算,精度甚是完美。

其它,律名解釋、律與律間相生之義理、律與時令之關聯皆屬古典哲學,與音律樂理應用關係不大。
現代音樂,律音音高一覽表。
隋、唐、宋音律度量標準變化一覽,及律音音高與現代音樂律音音高對照表。
丘瓊蓀遺作·燕樂探微,詳盡宋前歷代音律度量標準之變遷。參照現代音律音高頻率表,修正書中不當,其它近似之。

隋唐之樂有三:清樂,雅樂,俗樂。清樂依清商律,清商曲主調為商調,漢代舊曲。北魏、西晉、三國、東漢、新莽、西漢、姬周,音律度量律尺皆同。

隋,雅樂依北周玉尺律,後改北周鐵尺律,鐵尺律高玉尺律二律。玉尺律源自東漢蔡邕,鐵尺律源自南朝宋民間。南朝齊、粱、陳樂律同宋尺律,隋調鐘律水尺同鐵尺,宋尺、鐵尺、水尺同一也。

隋燕樂之大石調、小石調、歇指調、般涉調,來自西域胡樂譯名,依印度律。燕樂及其它俗樂各調,皆比照雅樂各調而來,或保留雅樂調名,依雅樂玉尺律。

唐燕樂、俗樂音律音高改依魏延陵律,等同鐵尺律。北宋樂律變化不離唐律,變化不大。至北宋大晟府樂律,大變。大晟樂黃鐘音高低鐵尺律四律,低玉尺律二律,近現代音律d1。

姜夔大樂議云:紹興大樂,多用大晟所造。南宋詞樂、姜白石自度曲、張炎詞源所依樂律皆為大晟樂律,黃鐘為d1。
隋、唐、宋,音律修訂與執行時間表

宮調

樂音之流動即成樂曲,樂音序列稱之音階,音階結構關聯音樂曲調。

現代音樂,使用七聲音階,以自然大調、自然小調兩種調式為主調式。

自然大調音階,及音階結構,主音1
1、 2、 3、 4、 5、 6、 7、ˇ1 ;伊奧尼亞式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自然小調音階,及音階結構,主音6
.6、.7、 1、 2、 3、 4、 5、 6 ;愛奧里亞式
全 半 全 全 半 全 全

其它特殊小調音階,及音階結構

2、 3、 4、 5、 6、 7、 ˇ1、ˇ2 ;多利亞式,主音2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全

3、 4、 5、 6、 7、ˇ1、ˇ2、ˇ3 ;弗利季亞式,主音3
半 全 全 全 半 全 全

4、 5、 6、 7、ˇ1、ˇ2、ˇ3、ˇ4 ;里第亞式,主音4
全 全 全 半 全 全 半

.5、 .6、 .7、 1、 2、 3、 4、 5 ;混合里第亞式,主音5
全 全 半 全 全 半 全

.7、 1、 2、 3、 4、 5、 6、 7 ;主音7
半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調式主音音高可依十二平均律,得之12,每律有大調式1、小調式6,共計12×(1+6)=84調。

每律所屬大調、小調,現代音樂統稱之關系調,古樂稱之宮、或均。記譜方式,五線譜使用同一大調譜號記譜本律所屬關系調;簡譜使用大調主音1=C,1=bD,1=D,……,1=B方式記譜本律所屬關係調。

現代音樂以自然大調及自然小調為主,共24調。若以十二律為音階,則成無調性音樂,維也納音樂家勛伯格有其音樂實踐,不類。
古樂音階有三

五聲音階:古樂之本,曰正聲
宮1、商2、角3、徵5、羽6、宮ˇ1

七聲古音階:清商、雅樂、燕樂皆用
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宮ˇ1

七聲俗樂音階:西域胡樂,印度律
sa1、ri2、gab3、ma4、pa5、dha6、nib7、saˇ1
五聲音階各調式,及音階結構

宮調:住音為宮,1
宮1、 商2、 角3、 徵5、 羽6、 宮ˇ1
全 全 增二 全 增二

商調:住音為商,2
商2、角3、 徵5、 羽6、 宮ˇ1、 商ˇ2
全 增二 全 增二 全

角調:住音為角,3
角3、 徵5、羽6、 宮ˇ1、 商ˇ2、 角ˇ3
增二 全 增二 全 全

徵調:住音為徵,5
徵5、 羽6、 宮ˇ1、 商ˇ2、角ˇ3、 徵ˇ5
全 增二 全 全 增二

羽調:住音為羽,6
羽.6、 宮1、 商2、角3、 徵5、 羽 6
增二 全 全 增二 全
七聲古音階各調式,及音階結構

宮調:住音為宮,1
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宮ˇ1
全 全 全 半 全 全 半

商調:住音為商,2
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宮ˇ1、商ˇ2
全 全 半 全 全 半 全

角調:住音為角,3
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宮ˇ1、 商ˇ2、角ˇ3
全 半 全 全 半 全 全
七聲古音階之角調音階結構,同新音階自然小調式音階。

變徵調:住音為變徵,#4
變徵#4、徵5、羽6、變宮7、宮ˇ1、 商ˇ2、角ˇ3、變徵ˇ#4
半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徵調:住音為徵,5
徵5、羽6、變宮7、宮ˇ1、 商ˇ2、角ˇ3、變徵ˇ#4、 徵ˇ5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七聲古音階之徵調音階結構,同新音階自然大調式音階

羽調:住音為羽,6
羽.6、變宮.7、宮1、商2、角3、變徵#4、徵5、 羽6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全
七聲古音階之羽調音階結構,同俗樂sa調音階。

變宮調:住音為變宮,7
變宮.7、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半 全 全 全 半 全 全

住音、住字、殺聲、煞聲、尾聲、結聲同意,皆指樂曲結束音,即樂曲主音。
七聲俗樂音階各調式,及音階結構

sa調:住音為sa,1
sa1、ri2、gab3、ma4、pa5、dha6、nib7、saˇ1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全

ri調:住音為ri,2
ri2、gab3、ma4、pa5、dha6、nib7、saˇ1、rˇi2
半 全 全 全 半 全 全

ga調:住音為ga,b3
gab3、ma4、pa5、dha6、nib7、saˇ1、riˇ2、gaˇb3
全 全 全 半 全 全 半

ma調:住音為ma,4
ma4、pa5、dha6、nib7、saˇ1、riˇ2、gaˇb3、maˇ4
全 全 半 全 全 半 全

pa調:住音為pa,5
pa5、dha6、nib7、saˇ1、riˇ2、gaˇb3、maˇ4、paˇ5
全 半 全 全 半 全 全

dha調:住音為dha,6
dha6、nib7、saˇ1、riˇ2、gaˇb3、maˇ4、paˇ5、dhaˇ6
半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ni調:住音為ni,b7
nib7、saˇ1、riˇ2、gaˇb3、maˇ4、paˇ5、dhaˇ6、niˇb7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七聲音階主音之外,其它六音依其作用各有名稱。如現代音樂七聲音階大調式,1主音,2上主音,3中音,4下屬音,5屬音,6下中音,7導音。
七聲音階體系,調式互換參照
音階

十二平均律描述視聽之樂音,甚是完美,樂音流動或升或降,自成曲調。樂音升降半音程、或一律最小,或稱小二度音程;不升不降重復前音,稱純一度;升降二半音程、或二律稱全音程,即大二度音程;其它升降以此類推。視聽效果,半音程尖銳,全音程諧和,故以全音程為主構架樂音序列,最接近人類視聽之音樂感受。

樂音八度相差十二律,六聲音階可6全音程(二律、或大二度)完成八度循環,四聲音階能4增二度音程(三律)完成八度循環。二者音調雖諧,但缺少變化,類無調性音樂。

全部以半音程構架十二音列體系,謂之無調式音階,雖可涵蓋樂曲所有調式變化,但其使用復雜難握。若半音程因素使用過多,亦會使音樂曲調雜亂無章而失去音樂美感。

五聲音階以3全音程(二律、或大二度)與2增二度音程完成八度循環,諧和簡便,又會產生多種音調變化,好於六聲音階、四聲音階。古樂五聲音階,以五行相生之理得之基礎宮調,其音階:宮1、商2、角3、徵5、羽6、宮ˇ1。結構:全全增二全增二。逆時旋變又可得商、角、徵、羽四調,共5調,賦之十二律,總計5×12=60調。五聲音階每律各有宮、商、角、徵、羽五調,但不能涵蓋所有十二律樂音,不完整。

七聲音階以五聲音階為基,從2增二度音程分出2半音程音階,即成七聲音階:全音程5、半音程2。七聲古音階亦是延續五行相生之理,得變徵、變宮二音,從而得之七聲古音階之宮調,其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宮ˇ1。音階結構:全全全半全全半。逆時旋變再得商、角、變徵、徵、羽、變宮六調,每宮共7調,賦之十二律,總計7×12=84調。七聲音階每律七調,皆可包涵全部十二律音,完整。

現代音樂七聲音階體系、印度律七聲音階體系所屬各調式,皆可對照七聲古音階體系相應調式,反之亦然。地方樂、民歌、胡樂之類雜樂、俗樂,亦能歸類其中。

現代音樂自然大調等同七音古樂徵調,自然小調等同角調。印度律七聲音階主調,sa調等同七音古樂羽調,ga調等同七音古樂宮調。

隋唐燕樂為雅樂、地方樂、胡樂之類俗樂混合體,律高依據雅樂玉尺律,黃鐘=e1。音階:七聲古音階。使用調式:宮調、商調、羽調、變宮調,共二十八調。

詞樂源自燕樂,律高:唐、北宋或依鐵尺律,黃鐘=bg1。燕樂各俗調之名與鐵尺律皆有對應,實際音樂效果依舊等同雅樂玉尺律。北宋末年、南宋改用大晟樂律,黃鐘=d1,低鐵尺律四律,低雅樂玉尺律二律,但其宮調俗名保持燕樂俗名,正名維持鐵尺律之名。

詞樂音階亦是採用七聲古音階,常用調式:宮調、商調、羽調,共十九調,而無燕樂之變宮調。姜夔徵招、角招,大意或是招回古樂徵調、角調,應為正聲古樂之黃鐘角、黃鐘徵,非燕樂調式。律高或是玉尺律、或是鐵尺律、或是大晟律,不知。假定黃鐘=c1,角招同今樂e小調,徵招同今樂G大調。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五行者,道法自然;五音者,天法道;樂之道,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古樂八十四宮調

七聲古音階宮調主音與十二律相配,共有12組宮調,每律各7宮調,總計12×7=84宮調。

宮、均:
律組之名由本律宮調之名稱之,例如,黃鐘宮、或黃鐘均表示以黃鐘為宮調主音1之律組,共有7宮、調,宮、均之意如同現代音樂關系調。

宮、調:
各宮、均律組之宮調簡稱為宮,其餘稱調,如,黃鐘宮表示黃鐘宮或黃鐘均律組之宮,俗稱正宮,即,律音黃鐘=宮1;黃鐘商表示黃鐘宮或黃鐘均律組之商調,俗稱大石調,即,律音太簇=商2。

宮調俗名、正名:
宮調俗稱,蓋隋雅樂宮調名、俗樂名、西域胡樂譯名之混合體。俗樂各音調都可依附相應雅樂之宮調,而不出雅樂樂律,隋雅樂依玉尺律。宮調正名源於中唐魏延陵律,此律音音高同隋鐵尺律,高於隋雅樂玉尺律二律。宋沿用唐律。至大晟樂,重訂黃鐘律高為d1,低鐵尺律四律,低玉尺律二律,但各律宮調之正名、俗名仍沿用唐名。南宋依大晟樂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張炎詞源亦是使用古音階、隋唐宮調名,黃鐘律高=d1,同大晟樂律。
燕樂二十八調,眾說紛紜。

七均或七宮之說,源自胡樂印度律調式之俗樂與雅樂玉尺律調式轉換,對應雅樂七宮:黃鐘、太簇、夾鐘、仲呂、林鐘、南呂、無射。唐使用魏延陵律,高雅樂玉尺律二律同隋鐵尺律,相應律呂為:無射、黃鐘、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夷則。宋依唐律。

燕樂來自琵琶調。一說,四調是指曲項琵琶空弦宮商角羽四調,七均乃琵琶品、相固定七音,共得4×7=28宮調。不解。

詞樂七宮十二調,去燕樂變徵調,及大呂之商調、羽調。或曰適應樂管演奏之由。

樂譜


音樂曲調賦之樂譜音符,音樂調式可知音符音高。記譜之法:五線譜,音符置於線上、線間;而簡譜賦之阿拉伯數字,#、b輔助音符升降。古樂記譜主要有三:律譜、工尺譜、半字譜。


音符節拍、拍眼、小節、樂句結構,可知樂曲旋律。力度、速度、節奏之輕重緩急,樂曲之表現力。指法、吹奏法,專屬樂器演奏技巧。腔,蓋屬聲樂發聲方法、唱法之類。以上諸多,盡樂譜之能,不足之處留給樂人發揮。

白石道人歌曲,三種記譜:律呂譜、古琴譜、半字譜。
張炎·詞源,詞樂譜字亦是三種對照。詞樂使用音符十六,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詞樂樂譜使用半子譜,音符亦不超出十六。
黃鐘清、大呂清、太簇清、夾鐘清,可假定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之高八度。若以三分損益法計算得來“清”字音,與本律不能協和,為他音也。
張炎·詞源,宮調名與宮調俗稱對照表。
唐宋詞牌所標宮調名皆是俗調名,如林鐘商、散水調、商調為俗稱,對應宮調正名夷則商,而非正名林鐘商、或仲呂商。唐、北宋詞樂或依魏延陵律,或依王樸律,二者皆同鐵尺律,高大晟樂四律。北宋末年、南宋為大晟樂律,姜白石、張炎應是大晟樂律。上、下圖表皆假定詞樂依大晟樂律,黃鐘=D。

按詞樂調式正名,從之下十二表中,即可得之本調音階結構、使用音符、音符音高、住音主音、以及音符與現代音樂簡譜之對應關係。

白石道人歌曲,詞樂記譜為半字譜,半字譜來自工尺譜之簡化,亦稱減字譜、俗樂譜,張炎·詞源半字譜與白石道人歌曲略有差異,蓋傳抄訛誤。表中半字譜上為張炎詞源,下為白石道人歌曲。半字譜類固定唱名法記譜,與十二律一一對應,今之譯譜者楊蔭瀏、丘瓊蓀、劉崇德、丁紀園、鄭孟津,對此爭議不大。

黃鐘均

黃鐘宮,俗稱正宮,屬黃鐘均1=D,宮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黃鐘D=1,中原音韻:正宮惆悵雄壯。

1、2.4喜春來(4-D29)
2、3.6醉太平(3-S38)
3、4.12醉垂鞭(1-S42)
4、5.1菩薩蠻(3-S44)
5、5.22清平樂(3-S46)
6、6.11喜遷鶯(17-C103)
7、6.16甘草子(2-S47)
8、7.19雙鸂鶒(1-S48)
9、8.8惜春令(2-S50)
10、10.21端正好(2-S54)
11、10.30鸚鵡曲(1-S54)
12、12.1虞美人(7-S56)
13、13.19七娘子(3-S60)
14、14.3破陣子(1-S62)
15、14.14醉春風(1-S64)
16、14.17緱山月(1-S64)
17、19.3安公子(6-C106)
18、19.6鬥百花(3-S81)
19、19.17早梅芳(3-S82)
20、19.18新荷葉(4-S82)
21、22.8醉翁操(1-S91)
22、23.8尾犯(5-S94)
23、23.10雪梅香(2-S94)
24、23.10雪梅香(2-S94)
25、24.12黃鶯兒(3-S96)
26、29.16曲江秋(2-S101)
27、31.1瑞鶴仙(16-S102)
28、31.2齊天樂(8-S102)
29、33.21早梅芳慢(1-S105)
30、36.20白苧(2-S125)
31、37.6破陣樂(2-S133)
32、38.1玉女搖仙佩(2-S139)2
黃鐘商,俗稱大石調,屬黃鐘均1=D,商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太簇E=2,中原音韻:大石風流醖藉。

1、1.24憶江南(3-S54)
2、1.34陽關曲(1-D28)
3、2.20風流子(9-C109)
4、4.2女冠子(7-C113)
5、5.2采桑子(3-S44)
6、5.22清平樂(3-S46)
7、6.1更漏子(8-S46)
8、6.12烏夜啼(3-S47)
9、6.14阮郎歸(2-S47)
10、7.9燭影搖紅(3-C96)
11、7.29惜春郎(1-S49)
12、10.15紅羅襖(1-S53)
13、11.4木蘭花令(3-S55)
14、11.10鷓鴣天(1-S55)
15、12.3玉樓春(4-S56)
16、12.4鳳銜杯(4-S56)
17、13.9恨春遲(1-S59)
18、14.4金蕉葉(4-S62)
19、14.7攤破南鄉子(2-S62)
20 15.8感皇恩(7-S67)
21、15.13看花回(8-S68)
22、16.1兩同心(6-S68)
23、16.2拾翠羽(1-S68)
24、17.2隔浦蓮近拍(5-S73)
25、18.1荔枝香(10-S76)
26、18.9側犯(4-S77)
27、18.15夢還京(1-SD79)
28、19.5柳初新(2-S81)
29、19.15驀山溪(13-S82)
30、20.5洞仙歌(40-S83)
31、21.3鶴沖天(3-S84)
32、21.12受恩深(1-S86)
33、21.18寰海清(1-S87)
34、22.3采桑子慢(5-S90)
35、22.10法曲獻仙音(6-S92)
36、22.12塞翁吟(1-S92)
37、23.22水調歌頭(8-S95)
38、25.1塞垣春(4-S96)
39、25.9夜合花(5-S97)
40 26.25三部樂(4-S99)
41、27.5玲瓏四犯(7-S99)
42、28.4念奴嬌(12-S100)
43、28.6繞佛閣(1-S100)
44、28.12琵琶仙(1-S100)
45、28.14東風第一枝(4-S100)
46 、29.4滿朝歡(2-S101)
47、傳花枝(1-S101)
48、31.13還京樂(6-S103)
49、32.11春雲怨(1-S103)
50、32.13迎新春(1-S104)
51、32.18傾杯樂(10-S106)
52 33.20曲玉管(1-S105)
53 33.22尉遲杯(7-S105)
54、34.1西河(6-S105)
55、34.11夜飛鵲慢(2-S106)
56、35.10過秦樓(1-S109)
57、35.17高山流水(1-S110)
58、35.19選冠子(16-S111)
59、35.20霜葉飛(7-S111)
60、37.7瑞龍吟(4-SD133)
61、37.9歌頭(1-S136)
62、38.4六州歌頭(9-S143)
黃鐘羽,俗稱般涉調,屬黃鐘均1=D,羽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南呂B=6,中原音韻:般涉拾掇坑塹。

1、1.1竹枝(3-D14)
2、12.2瑞鷓鴣(6-S64)
3、12.19夜遊宮(2-S57)
4、14.5漁家傲(4-S62)
5、14.6蘇幕遮(1-S62)
6、19.3安公子(6-C106)
7、19.12拂霓裳(2-S82)
8、20.1長壽樂(2-C113)
9、20.5洞仙歌(40-C118)
10、23.11六幺令(3-S94)
11、23.21塞孤(2-S95)
12、33.4拜星月慢(4-S104)
13、36.4沁園春(7-S114)
14、36.18春風嫋娜(1-S125)
15、39.3哨遍(9-S203)

黃鐘角,俗稱正黃鐘角,屬黃鐘均1=D,角調。住聲姑洗bG=3。

1、34.20角招(1-S107)

黃鐘徵,俗稱正黃鐘正徵,屬黃鐘均1=D,徵調。住聲林鐘A=5。

1、24.4徵招(3-S95)

大呂均

大呂宮,俗稱高宮,屬大呂均1=bE,宮調。住聲大呂bE=1。

1、28.4念奴嬌(12-S100)

大呂角,俗稱高角,大呂均1=bE,角調。住聲仲呂G=3。

1、4.13雪花飛(1-S42)

太簇均

太簇宮,俗稱中管高宮,屬太簇均1=E,宮調。住聲太簇E=1。

1、3.10春光好(8-S40)
2、6.11喜遷鶯(17-C103)
3、26.12春草碧(1-S98)

太簇商,俗稱中管高大石調,屬太簇均1=E,商調。住聲姑洗bG=2。

1、37.5大酺(2-S133)

夾鐘均

夾鐘宮,俗稱中呂宮,屬夾鐘均1=F,宮調1,詞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夾鐘F=1,中原音韻:中呂宮高下閃賺。

1 1.29南鄉子(9-S56)
2 2.4喜春來(4-D29)
3 3.6醉太平(3-S38)
4 3.10春光好(8-S40)
5 4.1玉蝴蝶(7-S41)
6 4.11浣溪沙(5-S42)
7 5.1菩薩蠻(3-S44)
8 5.2采桑子(3-S44)
9 6.13相思兒令(1-S47)
10 7.8慶金枝(3-S48)
11 7.33柳梢青(8-S49)
12 8.7西江月(5-S50)
13 8.10梁州令(4-S50)
14 8.13惜分飛(5-S50)
15 8.22醉高歌(1-S50)
16 9.17醉花陰(1-S52)
17 10.13上林春令(1-S53)
18 11.3望遠行(7-S55)
19 12.1虞美人(7-S56)
20 13.2踏莎行(3-S58)
21 14.5漁家傲(4-S62)
22 14.14醉春風(1-S64)
23 14.25行香子(8-S66)
24 15.7青玉案(13-S67)
25 15.8感皇恩(7-S67)
26 16.19粉蝶兒(2-S72)
27 17.1師師令(1-S73)
28 17.10剔銀燈(5-S75)
29 19.13柳腰輕(1-S82)
30 22.2謝池春慢(1-S90)
31 24.2滿庭芳(7-S95)
32 24.16倦尋芳(2-S96)
33 24.17劍器近(1-S96)
34 25.24長亭怨慢(4-S97)
35 26.2晝夜樂(2-S98)
36 26.4萬年歡(11-S98)
37 26.15揚州慢(3-S98)
38 27.11金菊對芙蓉(1-S99)
39 30.2山亭宴(1-S102)
40 30.7上林春慢(2-S102)
41 31.2齊天樂(8-S102)
42 32.12升平樂(1-S103)
43 32.16永遇樂(7-S104)
44 34.6暗香疏影(1-S105)
45 35.15疏影(5-S110)
46 36.15送征衣(1-S121)
47 40.2水調歌
夾鐘商,俗稱雙調,屬夾鐘均1=F,商調,詞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仲呂G=2,中原音韻:雙調健捷激裊。

1 1.10慶宣和(1-D22)
2 1.12荷葉杯(3-D23)
3 1.29南鄉子(9-S56)
4 1.30搗練子(2-D27)
5 1.33壽陽曲(3-D27)
6 1.34陽關曲(1-D28)
7 2.2醉吟商(1-D29)
8 2.24江城子(5-D35)
9 2.26長相思(1-S36)
10 3.2河滿子(5-S73)
11 3.13生查子(5-S40)
12 4.5醉花間(3-S41)
13 4.8歸國遙(3-S42)
14 5.2采桑子(3-S44)
15 5.7一落索(8-S44)
16 5.9謁金門(4-S45)
17 6.2巫山一段雲(3-S46)
18 6.5朝天子(1-S46)
19 6.15賀聖朝(11-S47)
20 7.4秋蕊香(3-S48)
21 7.17武陵春(3-S48)
22 8.1應天長(12-S50)
23 8.3少年遊(15-S50)
24 8.11鹽角兒(1-S50)
25 LS01慶佳節(1-S51)
26 9.11迎春樂(7-S52)
27 9.12夢仙郎(1-S52)
28 10.2玉團兒(1-S52)
29 10.16折桂令(4-S53)
30 11.4木蘭花令(3-S55)
31 11.7芳草渡(5-C89)
32 11.8夜行船(11-S55)
33 12.3玉樓春(4-S56)
34 13.1小重山(4-S58)
35 13.11蝶戀花(3-S60)
36 13.27賀熙朝(2-S61)
37 14.2定風波(8-S62)
38 14.12獻衷心(2-S64)
39 14.14醉春風(1-S64)
40 14.25行香子(8-S66)
41 15.7青玉案(13-S67)
42 15.8感皇恩(7-S67)
43 16.4月上海棠(5-S91)
44 16.7佳人醉(1-S71)
45 16.11惜嬌奴(5-S71)
46 16.20繞池遊(1-S72)
47 17.6百媚娘(1-S74)
48 17.7風入松(4-S74)
49 18.3禦街行(6-S76)
50 18.6鳳樓春(1-S77)
51 18.17紅林檎近(1-S79)
52 18.18快活年近拍(1-S79)
53 20.2迷仙引(2-S83)
54 21.1秋夜月(2-S84)
55 21.13婆羅門令(1-S86)
56 22.7采蓮令(1-S91)
57 23.13惜秋華(5-S94)
58 24.1掃地遊(3-S95)
59 24.7小聖樂(1-S95)
60 24.15漢宮春(10-S96)
61 25.12黃鸝繞碧樹(1-S97)
62 26.3雨中花慢(13-S98)
63 26.13芰荷香(2-S98)
64 27.5玲瓏四犯(7-S99)
65 28.2定風波慢(4-S105)
66 28.4念奴嬌(12-S100)
67 29.11玉燭新(2-S101)
68 29.17翠樓吟(1-S101)
69 30.1西平樂(7-C136)
70 30.11花犯(4-S102)
71 30.12倒犯(3-S102)
72 31.3晝錦堂(5-S102)
73 31.12雨霖鈴(3-S103)
74 31.14雙頭蓮(4-S103)
75 32.9金盞子(5-S103)
76 32.14歸朝歡(2-S104)
77 33.1宴瓊林(2-S104)
78 33.6花心動(9-S104)
79 33.22尉遲杯(7-S105)
80 33.22尉遲杯(7-S105)
81 34.1西河(6-S105)
82 34.8征部樂(1-S106)
83 34.21一寸金(5-S108)
84 35.12江南春慢(1-S109)
85 35.18慢卷紬(2-S110)
86 36.9八歸(2-S115)
87 36.17秋思耗(1-S123)
夾鐘羽,俗稱中呂調,屬夾鐘均1=F,羽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黃鐘D=6。

1 2.16如夢令(6-D33)
2 2.19天仙子(5-S68)
3 5.1菩薩蠻(3-S44)
4 7.13眼兒媚(3-S48)
5 7.28歸去來(2-S52)
6 9.5燕歸梁(4-S52)
7 9.14菊花新(2-S52)
8 10.1引駕行(4-C100)
9 杏花天影
10 11.3望遠行(7-C107)
11 12.1虞美人(7-S56)
12 12.2瑞鷓鴣(6-S56)
13 12.5鵲橋仙(7-S56)
14 12.18一斛珠(3-S57)
15 13.2踏莎行(3-S58)
16 14.14醉春風(1-S64)
17 16.10千秋歲(8-S71)
18 16.19粉蝶兒(2-S72)
19 17.5碧牡丹(2-S74)
20 17.10剔銀燈(5-S75)
21 19.1過澗歇(3-S80)
22 19.3安公子(6-S80)
23 20.5洞仙歌(40-C126)
24 21.2祭天神(2-S84)
25 21.16離別難(2-S87)
26 22.13意難忘(1-S92)
27 23.11六幺令(3-S94)
28 23.22水調歌頭(8-S95)
29 24.2滿庭芳(7-S95)
30 25.6迷神引(2-S97)
31 25.10采明珠(1-S97)
32 27.18新雁過妝樓(4-S99)
33 29.3彩雲歸(1-S101)
34 30.8宴清都(10-S102)
35 33.5綺寮怨(3-S104)
36 33.25南浦(5-S105)
37 34.22擊梧桐(3-S108)
38 36.3輪臺子(2-S114)
39 36.4沁園春(7-S114)
40 37.10多麗(9-S139)
41 38.2六醜(3-S140)
42 38.5夜半樂(2-SD144)
43 39.4戚氏(3-SD212)

姑洗均

仲呂均

仲呂宮,俗稱道宮,屬仲呂均1=G,宮調。住聲仲呂G=1,中原音韻:道宮飄逸清幽。

1 2.21歸自謠(1-S34)
2 5.12好事近(2-S45)
3 8.7西江月(5-S50)
4 15.8感皇恩(7-S67)
5 22.17薄媚摘遍(1-S92)
6 26.5燕春臺(4-S98)
7 28.4念奴嬌(12-S100)
8 34.11夜飛鵲慢(2-S106)
9 35.16大聖樂(3-S110)
10 40.9薄媚
仲呂商,俗稱小石調,屬仲呂均1=G,商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林鐘A=1,中原音韻:小石旖旎嫵媚。

1 3.15添聲楊柳枝(3-S40)
2 9.11迎春樂(7-S52)
3 11.8夜行船(11-S55)
4 12.8遍地錦(1-S56)
5 13.11蝶戀花(3-S60)
6 13.13秋蕊香引(1-S60)
7 14.7攤破南鄉子(2-S62)
8 18.8四園竹(3-S77)
9 22.10法曲獻仙音(6-S92)
10 24.7小聖樂(1-S95)
11 27.8大有(1-S99)
12 28.7渡江雲(3-S100)
13 30.1西平樂(7-S102)
14 30.11花犯(4-S102)
15 33.6花心動(9-S104)
16 34.21一寸金(5-S108)
仲呂羽,俗稱正平調,屬仲呂均1=G,羽調。住聲太簇E=1。

1 5.1菩薩蠻(3-S44)
2 7.28歸去來(2-S49)
3 8.6憶漢月(4-S50)
4 9.5燕歸梁(4-S50)
5 11.10鷓鴣天(1-S55)
6 14.20淡黃柳(3-S65)
7 15.7青玉案(13-S67)
8 19.19南州春色(1-S82)
9 20.1長壽樂(2-S83)
10 22.1八六子(6-S90)

仲呂閏,俗稱小石角,屬仲呂均1=G,變宮調,住聲姑洗bG=1。

1 7.26月宮春(2-S49)

蕤賓均

蕤賓羽,俗稱中管正平調,屬蕤賓均1=bA,羽調。住聲夾鐘F= 6。

1 16.3連理枝(2-S70)

林鐘均

林鐘宮,俗稱南呂宮,屬林鐘均1=A,宮調。住聲林鐘A=1,中原音韻:南呂宮感歎傷悲。

1 1.12荷葉杯(3-D23)
2 1.24憶江南(3-D27)
3 2.3乾荷葉(2-D29)
4 2.9蕃女怨(1-D31)
5 2.12金字經(3-D31)
6 3.6醉太平(3-S38)
7 3.13生查子(5-S40)
8 6.12烏夜啼(3-S47)
9 L12八寶裝(1-S52)
10 11.2河傳(27-S55)
11 12.2瑞鷓鴣(6-C86)
12 13.8步蟾宮(5-S59)
13 13.20一剪梅(7-S60)
14 14.7攤破南鄉子(2-S62)
15 15.8感皇恩(7-S67)
16 18.12一叢花(1-S78)
林鐘商,俗稱歇指調,屬林鐘均1=A,商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南呂B=2,中原音韻:歇指急並虛歇。

1 2.19天仙子(5-D34)
2 3.7上行杯(3-D38)
3 4.2女冠子(7-S41)
4 10.5雙雁兒(1-S52)
5 10.19浪淘沙令(6-S54)
6 12.5鵲橋仙(7-S56)
7 16.10千秋歲(8-S71)
8 18.1荔枝香(10-S76)
9 20.5洞仙歌(40-S83)
10 21.2祭天神(2-S85)
11 21.8蕙蘭芳引(1-S84)
12 21.24卜算子慢(2-S89)
13 22.6夏雲峰(5-S91)
14 27.2紫玉簫(1-S99)
15 32.16永遇樂(7-S104)
16 37.8浪淘沙慢(4-S133)
林鐘羽,俗稱高平調,屬林鐘均1=A,羽調,詞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姑洗bG=6,中原音韻:高平條物蕩漾。

1 1.2歸字謠(1-D16)
2 1.38楊柳枝(1-D28)
3 2.23定西番(5-S35)
4 2.24江城子(5-S70)
5 3.9長命女(1-S39)
6 3.11酒泉子(22-S40)
7 5.6卜算子(7-S44)
8 7.6桃源憶故人(2-S48)
9 9.5燕歸梁(4-S51)
10 9.6雨中花令(12-S51)
11 10.18臨江仙(11-S54)
12 11.4木蘭花令(3-S55)
13 12.1虞美人(7-S56)
14 12.3玉樓春(4-S56)
15 13.23唐多令(3-S60)
16 14.14醉春風(1-S64)
17 15.6玉梅令(1-S66)
18 16.16憶帝京(2-S72)
19 16.17於飛樂(3-S72)
20 17.4臨江仙引(2-S74)
21 20.3促拍滿路花(11-S83)
22 22.9紅芍藥(1-S91)
23 22.13意難忘(1-S92)
24 22.19滿江紅(14-S93)
25 23.4高平探芳新(1-S93)
26 23.11六幺令(3-S94)
27 24.16倦尋芳(2-S96)
28 24.22慶千秋(1-S96)
29 26.19雲仙引(1-S98)
30 28.5解語花(3-S100)
31 29.2木蘭花慢(12-S101)
32 31.1瑞鶴仙(16-S102)
33 31.11長相思慢(4-S104)
34 32.21澡蘭香(1-S104)
35 33.4拜星月慢(4-S104)
36 35.22透碧霄(3-S112)

夷則均

夷則宮,俗稱仙呂宮,屬夷則均1=bB,宮調。住聲夷則bB=1。

1 1.11南歌子(7-D23)
2 2.11憶王孫(3-D31)
3 3.6醉太平(3-S38)
4 4.6點絳唇(3-S41)
5 7.27河瀆神(2-S49)
6 7.35太常引(2-S49)
7 14.7攤破南鄉子(2-S62)
8 22.19滿江紅(14-S93)
9 23.11六幺令(3-S94)
10 25.15暗香(2-S97)
11 32.18傾杯樂(10-S106)
12 35.15疏影(5-S110)
13 36.16笛家(2-S121)
夷則商,俗稱林鐘商,屬夷則均1=bB,商調,詞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無射C=2,中原音韻:商調悽愴怨慕。

1 1.11南歌子(7-S52)
2 1.13回波樂(2-D24)
3 1.22梧葉兒(5-D26)
4 1.29南鄉子(9-S56)
5 2.7拋球樂(4-C187)
6 2.13古調笑(1-D32)
7 4.1玉蝴蝶(7-C99)
8 4.18清商怨(3-S43)
9 5.4訴衷情令(3-S44)
10 5.5減字木蘭花(1-S44)
11 5.9謁金門(4-S45)
12 5.23憶秦娥(11-S46)
13 6.1更漏子(8-S46)
14 7.1三字令(2-S48)
15 8.1應天長(12-C94)
16 8.3少年遊(15-S50)
17 9.11迎春樂(7-S52)
18 9.20品令(12-S52)
19 10.5雙雁兒(1-S52)
20 11.3望遠行(7-S55)
21 11.4木蘭花令(3-S55)
22 12.3玉樓春(4-S56)
23 12.7思歸樂(1-S56)
24 12.18一斛珠(3-S57)
25 13.7接賢賓(2-C117)
26 13.11蝶戀花(3-S60)
27 14.2定風波(8-S62)
28 15.3垂絲釣(4-S66)
29 15.12鳳凰閣(3-S68)
30 15.14殢人嬌(5-S68)
31 17.7風入松(4-S74)
32 17.11隔簾聽(1-S75)
33 17.14訴衷情近(3-S75)
34 17.16解蹀躞(6-S75)
35 23.7玉漏遲(7-S94)
36 23.8尾犯(5-S98)
37 23.9駐馬聽(1-S94)
38 23.14古香慢(1-S94)
39 24.11陽臺路(1-S96)
40 25.7醉蓬萊(2-S97)
41 25.18玉京謠(1-S97)
42 26.1留客佳(2-S98)
43 26.3雨中花慢(13-S98)
44 26.25三部樂(4-S99)
45 27.6丁香結(1-S99)
46 27.16三姝媚(3-S99)
47 27.20國香(2-S99)
48 28.2定風波慢(4-S100)
49 28.15高陽臺(3-S100)
50 29.1鳳歸雲(3-S101)
51 29.6錦堂春慢(5-S101)
52 29.7喜朝天(2-S101)
53 29.18霓裳中序第一(3-S101)
54 31.4氐州第一(2-S102)
55 31.11長相思慢(4-S103)
56 32.10龍山會(2-S103)
57 32.15雙聲子(1-S104)
58 32.17二郎神(9-S104)
59 32.18傾杯樂(10-S108)
60 33.17西湖月(2-S104)
61 33.19合歡帶(2-S105)
62 34.5清風八詠樓(1-S105)
63 34.9解連環(3-S106)
64 34.10內家嬌(1-S106)
65 34.12泛清波摘遍(1-S106)
66 36.8宣清(1-S115)
67 37.6破陣樂(2-S133)
68 37.8浪淘沙慢(4-S133)
夷則羽,俗稱仙呂調,屬夷則均1=bB,羽調,此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仲呂G=6,中原音韻:仙呂調清新綿邈。

1 2.15後庭花破子(2-D32)
2 2.19天仙子(5-S68)
3 3.9長命女(1-S39)
4 4.1玉蝴蝶(7-C99)
5 4.2女冠子(7-C111)
6 4.6點絳唇(3-S41)
7 5.5減字木蘭花(1-S44)
8 5.6卜算子(7-S44)
9 6.14阮郎歸(2-S47)
10 7.20鬲溪梅令(1-S48)
11 8.4偷聲木蘭花(1-S50)
12 10.1引駕行(4-C125)
13 10.12紅窗聽(1-S53)
14 10.14紅窗迥(2-S53)
15 10.18臨江仙(11-S54)
16 11.2河傳(27-S55)
17 11.3望遠行(7-C106)
18 12.2瑞鷓鴣(6-S56)
19 12.3玉樓春(4-S56)
20 12.5鵲橋仙(7-S56)
21 12.18一斛珠(3-S57)
22 14.5漁家傲(4-S62)
23 16.5惜黃花(2-S70)
24 16.8西施(2-S71)
25 16.9小鎮西犯(3-S71)
26 16.10千秋歲(8-S71)
27 17.3郭郎兒近拍(1-S73)
28 17.7風入松(4-S74)
29 17.10剔銀燈(5-S75)
30 18.13甘州令(1-S78)
31 20.1長壽樂(2-C113)
32 20.3促拍滿路花(11-S83)
33 20.4黃鶴引(1-S83)
34 20.5洞仙歌(40-C123)
35 21.8蕙蘭芳引(1-S84)
36 22.18戀香衾(1-S92)
37 22.19滿江紅(14-S93)
38 23.1淒涼犯(3-S93)
39 23.5臨江仙慢(1-S93)
40 23.11六幺令(3-S94)
41 23.18如魚水(1-S94)
42 25.5八聲甘州(7-S97)
43 25.6迷神引(2-S97)
44 27.1聲聲慢(14-S99)
45 28.11絳都春(8-S100)
46 29.1鳳歸雲(3-S101)
47 29.3彩雲歸(1-S101)
48 30.12倒犯(3-S102)
49 31.10竹馬兒(2-S103)
50 34.15望海潮(3-S106)
51 35.4惜黃花慢(3-S108)
52 36.1玉山枕(1-S113)

夷則閏,俗稱商角調,屬夷則均1=bB,變宮調。住聲林鐘A=7,中原音韻:商角悲傷宛轉。

1 15.3垂絲釣(4-S66)
2 28.2定風波慢(4-S100)

南呂均

無射均

無射宮,俗稱黃鐘宮,屬無射均1=C,宮調,詞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無射C=1,中原音韻:宮調曲雅沉重。

1 1.23漁歌子(6-D27)
2 1.29南鄉子(9-D27)
3 2.11憶王孫(3-D31)
4 4.2女冠子(7-C111)
5 4.6點絳唇(3-S41)
6 4.11浣溪沙(5-S42)
7 5.23憶秦娥(11-S46)
8 6.7西地錦(3-S46)
9 6.11喜遷鶯(17-S47)
10 7.10朝中措(4-S48)
11 7.14人月圓(3-S48)
12 8.3少年遊(15-S50)
13 8.5滴滴金(4-S50)
14 9.1導引(5-S50)
15 9.17醉花陰(1-S52)
16 11.2河傳(27-S55)
17 14.11麥秀雨歧(1-S64)
18 14.16侍香金童(3-S64)
19 14.22錦纏道(3-S66)
20 16.3連理枝(2-S70)
21 17.8傳言玉女(3-S74)
22 17.20瑞雲濃(1-S75)
23 18.18快活年近拍(1-S79)
24 21.3鶴沖天(3-S88)
25 21.14華胥引(1-S86)
26 21.22惜紅衣(4-S88)
27 23.7玉漏遲(7-S94)
28 24.17劍器近(1-S96)
29 25.13帝臺春(1-S97)
30 28.11絳都春(8-S100)
無射商,俗稱越調,屬無射均1=C,商調,詞調所屬詞牌如下。住聲黃鐘D=2,中原音韻:越調淘寫冷笑。

1 1.19憑闌人(2-D24)
2 1.29南鄉子(9-S56)
3 1.38楊柳枝(1-D28)
4 1.42天淨沙(2-D28)
5 2.14遐方怨(2-D32)
6 2.17訴衷情(5-D33)
7 2.27思帝鄉(3-D36)
8 4.7平湖樂(3-S42)
9 4.15殿前歡(2-S42)
10 4.16水仙子(2-S42)
11 4.17霜天曉角(9-S43)
12 5.22清平樂(3-S46)
13 9.7鳳來朝(1-S51)
14 10.19浪淘沙令(6-S54)
15 10.22杏花天(3-S54)
16 11.2河傳(27-S55)
17 12.15廳前柳(3-S56)
18 12.20梅花引(4-S57)
19 13.23唐多令(3-S60)
20 14.4金蕉葉(4-S62)
21 15.13看花回(8-C101)
22 18.7祝英臺近(8-S77)
23 18.19金人捧露盤(5-S79)
24 21.26石湖仙(1-S89)
25 27.4月下笛(5-S99)
26 27.7瑣窗寒(5-S99)
27 27.15秋宵吟(1-S99)
28 29.7喜朝天(2-S101)
29 29.18霓裳中序第一(3-S101)
30 30.4水龍吟(25-S102)
31 30.6石州慢(6-S102)
32 30.9慶春宮(2-S102)
33 30.10憶舊遊(6-S102)
34 32.16永遇樂(7-S104)
35 33.13霜花腴(1-S104)
36 36.5丹鳳引(3-S114)
37 37.1翠羽吟(1-S126)
38 37.4蘭陵王(5-SD131)
39 37.5大酺(2-S133)
無射羽,俗稱羽調,屬無射均1=C,羽調。住聲林鐘A=6。

1 1.16柘枝引(1-D24)
2 5.2采桑子(3-S44)
3 18.2婆羅門引(4-S76)
4 32.18傾杯樂(10-S108)

應鐘均

犯調

詞樂每宮七調,自有本宮所屬音符,樂曲不可輕易使用它宮音符。用之,或謂出宮,如同文字出韻;或曰犯調,犯者,侵犯它宮之調也,合律之犯如姜白石淒·涼犯詞序所云。

姜白石·淒涼犯,仙呂調犯雙調。序云:合肥蒼陌皆種柳,秋風夕起騷騷然。予客居闔戶,時聞馬嘶。出城四顧,則荒煙野草,不勝淒黯,乃著此解。琴有淒涼調,假以為名。凡曲言犯者,謂以宮犯商、商犯宮之類。如道調宮上字住,雙調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調曲中犯雙調,或於雙調曲中犯道調,其他准此。唐人樂書雲:犯有正、旁、偏、側。宮犯宮為正,宮犯商為旁,宮犯角為偏,宮犯羽為側。此說非也。十二宮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宮特可犯商、角、羽耳。予歸行都,以此曲示國工田正德,使以啞觱栗角吹之,其韻極美,亦曰瑞鶴仙影。

依姜白石·悽涼犯序云,黃鐘宮正宮住“合”字,無射商越調住“合”字,夾鐘羽中呂調亦住“合”字,三者相犯合律,曰旁曰側。詞源律呂四犯,羽犯角犯何角?前三者同無射閏有何關係?若夾鐘羽犯夷則角、或大呂閏,可解。無射閏如何角歸本宮?不明白。
宋詞所見犯調詞牌。

吳文英·古香慢,夷則商犯無射宮,即商調犯黃鐘宮。
犯曲,不同犯調。

曹勳·八音諧、劉過·四犯剪梅花,集他曲之聲合成新曲,非犯調。或曰正犯,犯曲也,不入管絃。
鬲指或隔指、過腔,指整個樂曲移調二律,亦非犯調。所謂移調如bB調樂曲用C調演奏。
犯調與現代音樂轉調相近,同名大調小調之間轉換多見。

歌曲重歸蘇蓮托,本調e小調主音3=E,轉E大調主音1=E,二調主音皆為E。
樂曲眼淚,本調E大調主音1=E,轉e小調主音3=E,再回主調E大調。
參照主要書籍:尊前集、金奩集,柳永·樂章集,張先·張子野集,周邦彥·片玉集,張孝祥·于湖集,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吳文英·夢窗集,王灼·碧雞漫志,欽定詞譜,全宋詞。盡列唐宋金元詞,標有宮調名稱之詞牌、詞體,共涉及宮調二十八,所轄詞牌四百二十二。

燕樂七均四調,共二十八宮調。其中,姜夔角招、徵招詞調為黃鐘角、黃鐘徵,非燕樂調。喜遷鶯慢、春光好、春草碧詞調太簇宮,大酺樂詞調太簇商,連理枝詞調蕤賓羽,亦非燕樂調。

詞樂七宮十二調,共十九調,全部為燕樂調。其中燕樂,雪花飛詞調高角,月宮春詞調小石角,垂絲釣、定風波慢詞調商角,迎新春詞調雙角,非詞樂常用調。大呂宮僅涉及念奴嬌一個詞牌,亦非常用。常用詞樂詞調為十八宮調。

黃鐘宮或黃鐘均,黃鐘1=D
黃鐘宮,俗稱:正宮,或正黃鐘宮。
黃鐘商,俗稱:大石調。
黃鐘羽,俗稱:般涉調。
黃鐘角,角招。
黃鐘徵,徵招。

大呂宮或大呂均,大呂1=#D,或bE
大呂宮,俗稱:高宮。
大呂角,俗稱:商角。

太簇宮或太簇均,太簇1=E
太簇宮,俗稱:中管高宮。
太簇商,俗稱:中管高大石調。

夾鐘宮或夾鐘均,夾鐘1=F
夾鐘宮,俗稱:仲呂宮。
夾鐘商,俗稱:雙調,或雙商。
夾鐘羽,俗稱:仲呂調。
夾鐘閏,俗稱:雙角。

仲呂宮或仲呂均,仲呂1=G
仲呂宮,俗稱:道宮,或道調宮。
仲呂商,俗稱:小石調,或道宮商。
仲呂羽,俗稱:正平調,或平調。
仲呂閏,俗稱:小石角。

蕤賓宮或蕤賓均,蕤賓1=bA,或#G
蕤賓羽,俗稱:中管正平調。

林鐘宮或林鐘均,林鐘1=A
林鐘宮,俗稱:南呂宮。
林鐘商,俗稱:歇指調,或水調。
林鐘羽,俗稱:高平調,或南呂調。

夷則宮或夷則均,夷則1=bB,或#A
夷則宮,俗稱:仙侶宮。
夷則商,俗稱:商調,或林鐘商,或散水調。
夷則羽,俗稱:仙侶調。
夷則閏,俗稱:商角。

無射宮或無射均,無射1=C
無射宮,俗稱:黃鐘宮。
無射商,俗稱:越調。
無射羽,俗稱:羽調,或黃鐘羽。
詞樂

詞樂失傳,調式尚在,如十二律呂對應十二時辰、十二月令,為詞者選擇詞牌,不可不察。

宮、商、角、徵、羽各曲調,有其音樂內涵所傾。詞牌選擇,不唯詞牌本身之意,更有詞調音樂表現之要求,詞之題材應與樂相合,不可錯用。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元·燕南芝庵唱論,所言宮調聲情口訣,雖然指對元曲,亦適合詞樂。

凡聲音各應律呂,分六宮十一調。

仙呂調清新綿邈,南呂宮感歎傷悲,
中呂宮高下閃賺,黃鐘宮富貴纏綿,
正宮惆悵雄壯,道宮飄逸清幽,
大石風流醖藉,小石旖旎嫵媚,
高平條物蕩漾,般涉拾掇坑塹,
歇指急並虛歇,商角悲傷宛轉,
雙調健捷激裊,商調悽愴怨慕,
角調嗚咽悠揚,宮調曲雅沉重,
越調淘寫冷笑。
現代音樂十二平均律各大小調,音樂表現力亦有解讀。
文字

詞中文字,平仄四聲陰陽與樂相合,昔人多有言之,如,姜白石·滿江紅詞序,張炎·詞源音譜篇。合律、不合律蓋指與樂相合,但又無法可尊。今人楊蔭瀏、丘瓊蓀二老以白石道人歌曲為例一一解讀,不妨一看。

易安·詞論云: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

易安所論,字韻與樂相合,方為詞之正宗。宋·陳元靚,教坊樂府呼吸字指,或可更好解讀易安。平側,即平仄,平上去入陰陽是也;五音,宮商角徵羽;五聲,舌喉唇齒牙;六律,黃鐘大呂……;清濁,音高為清音低為濁。

陳元靚·事林廣記:
教坊樂府呼吸字指,重疊異形,平側通稱
切韻先須辯四聲,五音六律並兼行。
難呼語氣皆名濁,易紐言詞盡屬清。
唇上碧班邠豹剝,舌頭當滴帝都丁。
齊齒之時實始成。
正齒止甄徵志只,穿牙查摘寨爭笙。
引喉勾狗鷗鴉厄,隨鼻高豪好赫亨。
上腭囂妖嬌矯橋,平牙臻櫛乍詵生。
縱唇休朽求鳩九,送氣查拏奼宅棖。
合口甘含咸合甲,口開何可我歌羹。
似前總述都三六,疊韻雙聲次第迎。
大抵宮商角徵羽,應須紐弄最為精。
世間禮儀皆如此,自是人心不解明。
四聲八病

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云:四聲八病之說,乃宋人李淑偽造。王國維所云若為非,沈約永明體乃格律之初,如何強於唐近體?唐詩自有說法、亦有體例,好於宋齊粱陳已是公認。若為是,宋詩如何比肩唐詩,何況明清近代?以四聲八病之說品評唐詩,本末倒置。今人強為之,可曰己之詩宋元明清,不題唐字為好。若對宋詞,更是離題千里,史梅溪·夀樓裁春杉尋芳自少年消磨疏狂算玉簫猶逢韋郎後五字五連平,又誰念我今無裳、飛花去良宵長後三字三連平,若以四聲八病之說,又該如何衡量之?因何不聽李易安、張叔夏、陳元靚之言?王國維所言應為是,四聲八病之說,參考尚可,無須金科玉律。
詞譜

清·萬樹·詞律,憑藉一人之力,尚可爭論。清·王奕清·欽定詞譜,康熙欽定,官方之功,不敢不尊。後人所謂合律,合二者文字聲韻之律,非詞樂之律。

二書編撰,以唐宋金元詞家文字統計,歸類詞體。賦之平仄、韻腳,以定規矩,而無詞樂、文字相合之要求。實乃比照詩法,歸定詞律。如此,詞徹底為詩,與詞樂分道揚鑣。若較真此法,或曰清之後詞,無關宋字。

清·舒夢蘭·白香詞譜,詞牌少,過於簡略;龍榆生·唐宋詞格律,課堂講義,不完整;王力·詩詞格律,普及性讀物且有左傾。以上三者皆源於詞律、詞譜,不能為尊。
詞韻

今人用韻,龍榆生、張珍懷·詞韻簡編,清·戈載詞林正韻。宋代詞韻並無指定韻書,合併詩韻、方言通押蓋其用韻寬泛之法。禮部韻略即平水韻屬詩韻,與當時詞韻無關。元·陶宗儀所言朱敦儒·詞韻十六條,應是最早詞韻,失傳。

詞林正韻不滿平水韻韻部合併,用廣韻歸類詞之韻部,得詞韻十九,其中入聲五部。詞林正韻兼顧詩韻、曲韻,與宋詞原作用韻時有出入,病也。切不可以為宋人不守韻規,錯在詞林正韻。

詞韻簡編來自詞林正韻,依平水韻合併詞韻。因不滿曲韻入聲作平上去三聲通押之法,故刪去入聲三入部分。四聲通押,小晏、辛稼軒早有詞例。詞林正韻、詞韻簡編皆非宋詞用韻,誰為尊,詩者自己選擇。

謝桃枋·唐宋詞譜校正,整理朱敦儒樵歌集用韻,恰可歸入詞韻十六部,而與詞林正韻不同。朱敦儒格律派大家,與李易安同時,詞韻十六條或為宋詞用韻。
宋倚聲填詞,今人依譜填詞

詞律、欽定詞譜之後至今各類詞譜,詞牌格律總有正體、變體、或依某某之作為準之類,不知正體因何為正、為準?變體又從何正體變來?覽其詞例有三:詞牌流傳最廣之體為正或為準,詞牌所屬名篇或名家之體為正為準,詞牌本人自度曲之體為正為準。

規範詞牌或詞體,使後人為詞有法可依,亦可在規定框架之內精煉文字,乃詞律、欽定詞譜之功也,對詞之繼承與發展,也應讚譽。而今人以為宋詞如此,或以此解讀宋詞,或要求他人尊之為宋,皆本末倒置。或曰依譜填詞,非倚聲填詞也。

倚聲填詞,先聲後詞。聲者,詞樂之曲調唱腔,文字隨之,再歌之唱之改之方為詞。近體詩之嚴在於科舉應試,應有標準規定;而填詞之高在於與樂相合,難於規定,唯以歌唱試之,再改之。姜白石·滿江紅序云,周美成滿江紅之無心撲,“心”唱去聲方諧音律,而己作聞佩環則協律。張炎·詞源,亦有其父張樞改詞合樂之故實。

詞,題材選擇隨之詞調,文字運用隨之樂音是謂合樂。滿江紅詞牌,唐宋詞柳耆卿首調,詞結句為從軍樂,與周美成無心撲同是,平平仄律句,而姜白石聞佩環平仄平拗句。周柳格律大家應不會出樂,其一;姜白石所言要求更高,文字不僅合樂還要合腔,張炎亦如此,其二;周柳此處選擇律句,或曰北宋詞使用律句之習慣,而文字適應唱腔之變化留給歌者,其三也。
詞樂失傳,劉永濟·宋詞聲律探源大綱之法或更接近宋詞文字聲律要求。
詞體

姜白石·長亭怨慢序云:予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闕多不同。

清·萬樹發憤詞律,蓋不滿前人所遺詞譜觸目瑕疵,明人率意為之長短句而不顧協律約束之惡習,又使填詞之法偏離唐宋軌跡。或曰,填詞者不可僅侷限前人詞譜之圈圈點點,更應以唐宋詞原著為本,如此,填詞方能接近唐宋詞原貌。

欽定詞譜取法詞律,王奕清等編輯群諸人,詞曲之功力當不及詞曲大家萬樹,但官方力量或使欽定詞譜更完善,影響力漸超過詞律。

若後人,過分斤斤較量文字平仄,難免支離破碎,而遠離宋詞合樂之條理,使詞律、欽定詞譜又成填詞它法。錯,不在詞律、欽定詞譜,而在不能詳讀體悟詞律、欽定詞譜之填詞本意。

調有定格,字有定數,韻有定聲,依譜填詞之本。清·毛先舒,以字數多少劃分小令、中調、長調三類詞體,而姜白石詞集僅有令慢之分,但更強調對應詞樂。不知以字數劃分詞體,除便於記憶之外,還有何指?

張炎·詞源以詞樂為基,歸類詞體,大凡九類:大曲、法曲;緾令;令、近、引、慢;三臺、序子。法曲、大曲上變隋唐,專掌於教坊;三臺、序子摘自大曲,偶播歌場;緾令諸宮調,下啟金元,流傳市井;以上諸類非宋詞主體。唯令、近、引、慢,為文人通行之體,在宋曰小唱,以啞觱篥合之,不必眾樂。

張炎·詞源·謳曲旨要:歌曲令曲四掯勻,破近六均慢八均。或曰:令,四均為正;破近引,六均為正;慢,八均為正;其它為變。均、掯,可理解為樂句。

,有不及四均者,如,單片搗練子、南鄉子二均,單片何滿子、拋球樂三均;亦有四均以上者,如,且坐令、師師令六均。破近引,有六均以上者,如,陽關引、隔蒲蓮近八均。,有八均以上者,如,破陣樂、玉女搖仙珮十均,六州歌頭、穆護砂十二均;亦有三片者,如,十二時三片十均四三三、瑞龍吟三片十均二二六,浪淘沙慢、寶鼎現、夜半樂十二均每片四均,戚氏三片十六均六四六。其它,三臺三片十五均,鶯啼序四片十六均。

詞牌本是對應詞樂之宮調,唐宋詞樂曲調之形成,有三:其一,唐舊曲,如,教坊曲、民樂俗樂、溫韋花間尊前雅詞詞樂;其二,北宋新聲,如,唐舊曲改變或整理之類曲調;其三,宋人自度曲。

又,詞牌文字名稱有原始來歷,有後來詞家各類增添改易,相雜於各類詞集之中,甚是混亂。詞律、欽定詞譜之病,其一,歸類詞牌原則並不清晰;其二,詞牌正名名稱使用原則亦不清晰。

詞牌分卷排序以詞之用字數目多少為基,詞牌之下各詞體亦是以字數多少排序,沒有正體、變體之分,字數最少排前,其它統稱又一體。又一體,情況有三:字總數不同,句格式不同,詞體結構變化。除統計學意義之外,亦不知此類劃分,於宋詞格律規矩有何解讀?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詞牌詞體常有“以某某之作為準”之說,此說並不代表唐宋如是,或曰後人常用而已。詞樂失傳,倚聲填詞已不可能,而依譜填詞,若以更近唐宋原貌為則、詞調為基,歸類詞牌、詞調、正體、變體或更為清晰。

詞體劃分,依張炎·詞源,凡九類,不難。詞牌應有正體,詞調首創、首次使用、或資料首次出現之體應為正體,其它或與之並列,或為之變體。變體應以詞調變化、詞體變化為大,其它文字、句式變化為末節。詞牌相應詞調、詞體變化情況,有四類:

其一,同一詞牌不同之調。如,菩薩蠻,溫韋中呂宮,張子野中呂調,周美成正平調;
其二,同一詞牌不同詞調且文字格律不同。如,傾杯樂,柳耆卿使用仙侶宮、大石調、商調、羽調四種調式;
其三,同一詞牌令近引慢詞體之變,如,卜算子令、慢之變,臨江仙令、引、慢之變;
其四,同一詞牌派生他體他調,如減字、增字、偷生、攤破;隔指、過腔、犯調、犯曲之類變化,得之新詞牌、詞體、詞調。
溫庭筠治詞,文字不僅合樂,且有近體詩之韻之文采,曰詩客曲子詞,有別於民間伶工之俗詞。西蜀花間詞人、南唐、晏歐、小晏皆溫韋一脈,易安所云晏歐不可歌,應是不合樂,但其文字有近體詩因素,吟讀自好。小山詞序云,續南部諸賢緒餘,蓋指西蜀南唐;而昔人若不遺,於今無傳爾。故今所制,通以補亡名之。小山所補,詞、詞樂、或二者兼有?然,讀小山詞,感其流暢,如樂如歌。溫韋一脈,基本令詞,詞中句子幾乎律句,句間交互近合唐律。

柳耆卿變舊聲作新聲詞語塵下,或指流行於民間青樓歌館之俗樂,曲調可上溯唐五代之舊曲,或改編之,此乃宋詞之祖而非溫韋文人雅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東坡云之不減唐人高處,柳七亦知溫韋。王國維所言柳耆卿只能道奶奶蘭心蕙性,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硬說歐陽文公所作,武斷。

大晏、柳耆卿同時,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稍晚,四者其詞為詩,若倚聲填詞怎敵柳七?李易安譏王安石、曾鞏: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絕倒類今笑掉大牙、前仰後合之意,而張炎·詞源意趣篇卻讚譽王安石·桂枝香不蹈襲前人語。王荊公·桂枝香、周美成·西河,為詠金陵之名篇,但不及柳耆卿·望海潮·詠錢塘,亦不如秦少游三首仿作,望海潮·詠揚州、紹興、洛陽。

張子野、柳耆卿亦是同時,長壽,前有大晏與之交好,後有東坡與之忘年,然其仕途終是沉下。東坡·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與張子野同遊西湖之作;一樹梨花壓海棠之時,張子野八十、東坡四十歲。張子野詞當時影響雖不及柳七,但張三中、張三影之名,亦非易安所言破碎何足名家。宋詞草創之初,張子野首調、創調之作全宋詞所載僅次柳耆卿、周美成,可並駕柳七亦為宋詞之祖也。
東坡學詞柳七,取長詞慢調之形賦之詩語,蓋不受樂約以達其橫放之性。東坡詞多不可歌,陳後山、晁無咎、李易安皆有言論,應為是。水龍吟·詠楊花、洞仙歌、賀新涼則是柳詞之風,且好於柳詞,東坡亦知音律。秦少游取柳詞之用情,一詠三嘆,婉約之宗也。昔蔡伯世評近世之詞,謂蘇東坡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兼稱者惟秦少游而已,白雨齋怒之陋極,未然。

黃魯直取柳詞粗艷,好句不多。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尚佳,少遊子秦湛學之,得之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易安得之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若讀前句娉娉裊裊,恰近十三餘學舌杜牧之,便索然無味。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換取歸來同住。魯直偶有佳詞,其它多不認真,易安所言多疵病、價自減半矣,正是。

晁無咎學詞更近柳七,善樂,或曰易安之師,其詞多平庸、無出奇之處。賀方回詞風不類柳七,令詞近小晏,一川煙草,滿庭風絮,梅子黃昏雨如是,唯誰復挑燈夜補衣近少遊,長調似有蘇黃之跌宕,但好於黃魯直。善化唐人詩句為詞,己所云: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易安亦云:賀苦少典重,或曰少典雅莊重、或是不善用典。小晏、方回、美成皆善隱括唐人,小晏獨步。

臨江仙【晏幾道】
東野亡來無麗句,于君去後少交親。追思往事好沾巾。白頭王建在,猶見詠詩人。
學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幹身。酒筵歌席莫辭頻。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小晏所懷,下世老友沈十二簾叔、陳十君寵。 詞中隱括張籍、劉禹錫絕句,其父大晏浣溪沙詞。

張籍·贈王建:
于君去後交遊少,東野亡來篋笥貧。賴有白頭王建在,眼前猶見詠詩人。

劉禹錫·戲贈崔千牛:
學道深山許老人,留名萬代不關身。勸君多買長安酒,南陌東城占取春。

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至周美成,治宋詞若溫飛卿治唐,百脈彙集大晟,而出之精詞雅樂。美成詞作豐厚,首調、創調全宋詞所載僅次柳七,月進一律皆宋詞典範,後人多有效仿之。南宋姜史吳、宋末四大家祖美成為尊,或稱宋詞第一,不為過。

周、柳一脈,或曰鋪敘相當,而言之雅、句之妙、篇之法柳七多不如美成。美成詞渾厚和雅,韻之美更負一代詞名,周美成·鎖寒窗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擕樽俎何人可達?或曰吳夢窗·探芳新嘆年端、连环转烂漫,游人如绣與之匹敵,前者到、定、待三聲為D-,後者前八字韻母皆-an,此類句法,諸如詞律、詞譜僅有平仄之規矩,該如何表達?若以四聲八病之說,美成、夢窗之詞豈不成大笑話?

張炎·詞源:美成詞只當看他渾成處,於軟媚中有氣魄。采唐詩融化自己者,乃其所長,惜乎意趣卻不高遠。所以出奇之語,以白石騷雅句法潤色之,真天機雲錦也。姜白石學詞周美成,以下幾例可否張叔夏所指?周美成·渡江雲千萬絲、陌頭楊柳,漸漸可藏鴉。姜白石·琵琶仙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周美成·六醜·落花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姜白石·暗香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周美成·大酺·春雨奈愁極頓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姜白石·疏影想佩環、夜月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人間詞話: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遊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亦云,歐、秦似詞中王摩詰,但不知王摩詰何時寫過如此雅正在神淑女艷語品格之詩?

歐陽永叔·減字木蘭花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與細。汗粉重勻。酒後輕寒不著人。歐陽永叔·南鄉子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秦少游·滿庭芳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秦少游·沁園春念小奩瑤鑒,重勻絳蠟,玉籠金斗,時熨沉香。秦少游·浣溪沙腳上鞋兒四寸羅。唇邊朱粉一櫻多。見人無語但回波。料得有心憐宋玉,只應無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麽。

不知歐、秦所書之人,是否王國維心中雅正在神淑女?但覺秦少游之艷,青出柳七,歐陽文公之艷,俗鄙遺之黃九。或曰文壇領袖有別於大才子乎?

覽片玉集,真不知美成哪首詞、那哪個句子為艷?何謂淑女娼伎之別?不妨再信張叔夏所言,美成專情,詞失雅正,醇厚變澆風。周美成·解連環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周美成·風流子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問甚時說與,佳音密耗,寄將秦鏡,偷換韓香。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周美成·意難忘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減容光。比照歐、秦、美成,誰在神淑女?誰在貌娼伎?

人間詞話: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稱美成詞中老杜,歐、秦詞中王摩詰。而依人間詞話邏輯,知,老杜與娼伎僅半步之差,但不知,老杜深遠之致如何不及王摩詰?又,創意之才老杜少乎?翻開唐詩,哪個詩體範例缺少老杜?王國維兩篇文字竟有如此巨大反差,他是什麼?
美成·風流子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或出自小晏·臨江仙如今不是夢,真個到伊行。或出自小晏·鷓鴣天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才子為詩錦心繡口,吟唱其詞,精緻果蔬,咀嚼無渣,久而知味。而人間詞話時而幾塊石頭,時而青蒸大象。

大英哲人羅素曾問:有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而另一種是卑賤的?還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屬虛幻無謂?假如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它所包含的內容又是什麽?我們又如何能夠實現它?西夷哲思或曰人人平等天賦人權,而吾大儒之邏輯蓋是什麽就是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貴賤定矣。人間詞話刊前本是貴婦,刊後改為淑女,貴者尊之格格福晉額娘小主乎?淑女者,易安乎?王灼以王汝舟事污易安,陸放翁才藻非女子事也刻於她人墓誌銘,因何如此惡毒?蓋真小人偽君子之別也,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如此自比梅品,真羞煞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之柳子厚也。

文人高志不離濟世,仕大夫為之家國,皇家明月,是謂大象,豈能兒女情長?詞本杯酒之間,仕大夫多不認真,淑女娼伎有別乎?柳七、小晏、美成不知生卒,不知身份,為之歌曲,真情真性,歷經千載,幾經浩劫,今日可見,實屬不易。
王國維·人間詞話

格律派大家周柳、姜史吳、陳允平、周密、王沂孫、張炎無一倖免棍棒,李易安一字不提,真不知王國維心中何為宋詞?何為好詞?既然蘇辛詞中之狂,又言小令好於長調,不知蘇辛之狂小令乎?長調乎?姜白石不失為狷,人間詞話刊稿六十四,竟有十則涉及姜白石,既然姜白石詞僅為中品,又因何這般賣力?隔、不隔雙重標準,辛稼軒掉書袋有名,為何語語有境界,而姜白石則霧裏看花?此類自相矛盾,人間詞話隨處可見,今人以之圭臬,一知半解。

格律派大家皆非顯達之士,難比蘇辛大佬,亦不如王國維御前行走,如何家國情懷?詞本尊前小唱,哥兒酒使,賦之以樂,百姓一樂有何不可?東坡大江東去,稼軒試手補天,若無西夷交響樂團真不知如何入樂?唐宋大樂大曲亦有氣勢,李白歌行、李賀樂府更為浪漫橫放,何不一效之?蘇辛豪詞只在意趣而非宋詞主流,且蘇辛婉約之詞亦占多數,因何近人不能為尊前小唱留點餘地?人間詞話之胡說純屬王國維故意,用意在何,不知。
胡適·詞選之胡說,無知可笑。

大學者無所不能,讀他言論蓋知他不懂音律。詞本歌詞,依聲填詞,先樂後詞無可厚非,詞樂相合更應是歌詞美學之所在,何必樂與不樂對立?解讀姜白石猶如劉心武解讀紅樓,難道蕭德藻、范成大欣賞口味低他八百等?詞選雖不是經典,但大學者之影響力更易左右他人。

太祖喜辛詞,大氣磅礴,政治力量使其充斥教科書、文學史。詞,進而成之為老幹部專利,科長樂之、處長樂之、太監亦樂之,海南、香港也可千里冰峰萬里雪飄,蓋六億神州盡舜堯矣。唯布衣草民同類西夷北狄,不許放屁。
詞樂不傳久矣,近世已成絕學。

詞樂之失,蒙元蠻夷入侵,一害;漸入南北曲,一變也。所謂元衰眀亡,至清復興,非也。詞之復興在明末清初,陳子龍雲間派及餘脈,陳惟崧陽羨派,乃明詞之延續,非清詞也。納蘭容若、朱彝尊浙西派實為清詞之始,張惠言常州派清詞主流。欽定詞譜立、詞林正韻尊,至詞、樂徹底分離,二變也。

王國維清末、胡適民國初,一脈也。人間詞話、詞選不約而同,重點打擊宋詞第一人、格律派大師、音樂家姜白石,二者或有立蘇辛詞尊、恢復北宋詞統之意?太祖長短句盛於共和國初,官方力量又使蘇辛絕對詞史地位。今人曰宋,無不蘇辛,眼中無他矣。以上諸類,三變也。

隋唐燕樂、唐宋教坊,若今之流行歌,帝王、達官喜之,文人、士大夫亦喜之。清民國共和國初之觀念,達官顯貴京劇為尊,假洋鬼子美聲,民間雜耍、街頭賣藝民樂二人轉之類。流行音樂之興,或關聯商業娛樂,衛偽道士當然不齒,所謂文人,有誰為歌賦詞?至八十年代,鄧麗君依舊被指鄭衛。
子曰:慎終追遠。

俗樂不等粗俗,文士予之,貴之典雅。詞樂之俗,在其適合普通男女之歌唱。姜夔、張炎涉及樂音不出十六,蘇辛為詞偶起高調,難歌不入樂管。張炎詞源云: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暗香、疏影、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八歸、淡黃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清者音亢,古雅峭拔,自有高格;空者空靈,野雲孤飛,去留無跡。騷雅蓋文辭雅正,詞之篇法句法用字與樂相合,方能神觀飛越。

姜詞文字,篇法得之美成縝密,筆力似有辛公瘦硬,健筆柔情是謂詞風,賦之以樂乃成歌曲。白石道人歌曲,文字、樂譜皆傳,宋詞原貌盡在其中矣。惜,古人未有五線譜、簡譜之類記譜方法,樂譜認知,後人尚有爭議。

楊蔭瀏先生四十年代譯譜白石道人歌曲三首,開姜夔詞樂譜今譯之先,五十年代補完餘下譯譜,名之“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丘瓊蓀先生譯譜亦在五十年代,名之“白石道人歌曲通考”。

楊蔭瀏,古樂理論家亦精通現代音樂,又,身為阿炳弟子,精通多種樂器。丘瓊蓀,民國時中學物理老師,非音樂科班。丘、楊今譯,對詞樂研究以及隋唐燕樂研究有開山之功,丘瓊蓀更是畢生終一,所輯樂史資料甚繁,以求真先於求美之思路譯譜,好於楊蔭瀏所謂求美之思,而隨意刪減改動原作。

鄭孟津,戲曲學家,元曲、宋詞亦有專著,試圖以南曲音樂上朔宋詞音樂,嘗試宋讀宋唱。其它後期譯譜多與楊蔭瀏相近。

劉崇德,河北大學教授,善古琴琵琶。劉教授譯譜有三種,與楊、丘譯譜晚近五十年,後期新資料、新研究成果之融入,譯譜或比前者更接近宋貌。早期譯譜“唐宋詞古樂譜百首”配有演唱光盤,後期譯譜,“燕樂新說”、“姜夔與宋代音樂”,此二者譯譜相同,前期譯譜為作者本人否定。

丁紀園,河南大學教授,善古琴。其著作“白石道人歌曲譯譜新注”,2016年出版,最近。但與其它譯譜差異較大,其一詞樂燕樂律調之論,或許不及丘瓊蓀之說令人信服;其二姜夔樂譜有管樂器因素,上滑音下滑音常見,不應等同一字多音;其三小節樂句音符節拍混亂。

以上,丘瓊蓀、劉崇德、丁紀園譯譜書籍,皆有俗字譜與文字對應,可互為參閱,或應傾向。
律、調式,決定樂音音高、樂曲所用音階結構,今已問題不大。音符節拍、小節、樂句決定詞樂曲調旋律,乃是譯譜重點,譯譜者之分歧亦在於此。張炎·詞源謳歌旨要、拍眼之章節,還是定字、定拍、定辭之關鍵。唱腔、一字一音或是其它,如何增字、減字、攤破、腹中韻之規矩,關聯填詞之法。

文字四聲運用與樂音起伏變化相關,楊蔭瀏、丘瓊蓀、鄭孟津之論或許能有更大啟迪。有一點,教條詞譜、詞律填詞,會遠離宋詞原貌,不如仔細宋詞名篇。其它,不論。

張炎詞源:謳曲旨要
歌曲令曲四掯勻,破近六均慢八均。
官拍豔拍分輕重,七敲八掯靸中清。
大頓聲長小頓促,小頓才斷大頓續。
大頓小住當韻住,丁住無牽逢合六。
慢近曲子頓不疊,歌颯連珠疊頓聲。
反掣用時須急過,折拽悠悠帶漢音。
頓前頓後有敲背,聲拖字拽疾為勝。
抗聲特起直須高,抗與小頓皆一掯。
腔平字側莫參商,先須道字後還腔。
字少聲多難過去,助以餘音始繞梁。
忙中取氣急不亂,停聲待拍慢不斷。
好處大取氣流連,拗則少入氣轉換。
哩字引濁囉字清,住乃哩囉頓㖫喻。
大頭花拍居第五,疊頭豔拍在前存。
舉本輕圓無磊磈,清濁高下縈縷比。
若無含韻強抑揚,即為叫曲念曲矣。

沈括·夢溪筆談云:
聲無抑揚,謂之念曲;聲無含韞,謂之叫曲
格律

詞樂已失倚聲不在,專家譯譜自說自話,未能一致,依譜填詞還應遵守。遵守格律,是尊重唐宋詞這個古老文化。尊重就要保持或更近唐宋原味,別出心裁、發展創新之議論,可以,但與唐宋無關。尊重是態度,非美學,不必是非對錯之辯。或曰何為唐宋原味?或如何接近掌握?唐宋詞原作第一;其次,萬樹·詞律;再次,王奕清·欽定詞譜。其它詞譜、詞話、鑑賞、解析之泛泛,或個人所好、或工具書、或入門之類參考。

若不能熟練唐宋之原味,而去況周頤、白雨齋、王國維之類詞話,自相矛盾,邏輯混亂,在所難免。若以教科書、文學史、當世澆風之皮毛解讀唐宋,定會有,以老幹部之革命情懷、仕大夫之濟世大義、半吊子之自命不凡藐視布衣草民之生活情感,使詞遠離唐宋本事,而又成宣傳、文閥之專利。

以上文字,類讀書筆記,錯誤或為本人主觀臆斷,怪論就當胡說八道,而其中好處都應歸屬他人。若有善詞之士,喜讀文中所涉與詞樂有關之書籍資料,方是本文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