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文
前面我讲过隋朝的义成公主,为失去隋王朝而伤心,伺机复隋,然而她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一腔鲜血却染红了草原,给她短暂而悲凉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句号。
下面说的这位淮南公主也是隋王朝的公主,在国破家亡伤心欲碎的时候,最后选择逃往了突厥。一般以为她也要利用突厥的力量来复国,是为了义成公主未完的复隋愿望而进入了大草原,或者是逃避唐王朝的追杀?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刚刚建立的唐王朝不但不会杀她,因为当时李世民已经娶了隋炀帝的女儿大杨妃为妻,并且非常宠爱。而且对待前朝遗留的臣民还非常优待,对待隋朝的皇室成员,更加优惠友好。
那么淮南公主为什么会逃到突厥,其中一定会有她的原因。
说起淮南公主,记载中是隋炀帝杨广的小女儿,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很少。那时候隋炀帝不喜欢呆在长安,这个和他的政治倾向似乎有关。即位后大部分时间待在扬州。江南和扬州一带是隋炀帝比较喜欢的地方,这个公主取名“淮南公主”,可能是生在扬州,或者长在扬州。
隋炀帝被杀,隋朝已经灭亡的时候,淮南公主孤身一人,行走数千里,逃难到草原突厥,嫁给了突利可汗。
那时候萧皇后在突厥,当初,义成公主为了复隋,把萧皇后从窦建德那里接去,准备一起完成复隋大业,至于后来萧皇后为什么和义成公主分道扬镳,采取了独善其身的态度,个中原因已经不得而知了。
淮南公主去突厥一定是投奔萧皇后去的,她的政治态度估计也受萧皇后影响。
当时,突厥有五个可汗,始毕可汗的嫡长子突利(602--631年)是其中之一,就是他娶了淮南公主为妻。
突利在父亲始毕可汗在位时,先是号称“泥步设”,是突厥一部的首领。始毕可汗逝世后,他的弟弟、也就是突利可汗的叔叔颉利继位,突利被升格为可汗,除了突厥部众之外,还管辖奚等几十个部落。
由于突利对各个部落征税太多,致使这些部落对他貌合神离,有的就与唐朝暗通款曲。为此颉利对他很不满,责骂了他一通后,还是给了他北征薛延陀的立功机会。然而,突利出师不利,失败而归,被颉利囚禁数日,放出后,仍然统帅自己原来的部落。
颉利可汗的势力越来越大,也就想对付唐朝,便向突利征兵,突利不给,叔侄之间矛盾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淮南公主详细分析了当时的现状,认真权衡利害,摒弃了对李唐王朝的仇恨心理,一再劝说突利归附于唐,受唐朝保护为上策。贞观三年(629年),突利可汗先给唐太宗上了一表,表示归唐。唐朝君臣正在讨论是否接受时,颉利可汗得到消息,出兵袭击突利,突利慌忙率众奔往唐境,唐朝的军队应援了他。而且唐太宗还把自己的饭菜派专人送给突利和淮南公主,以示关怀和欢迎。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封突利为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这样,突利便和淮南公主到了北平一带。此后,唐太宗派人告诉他们:“我欲中国安,尔宗族不亡,故授尔都督,毋相侵略,长为我(守)北蕃。”突利表示坚决服从命令。
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让突利回归长安,路过并州时生病而死。时年29岁。从此淮南公主也在史书上失去了音讯。估计,她还是生活在唐朝,一直终老。
后记:淮南公主到底是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史书上记载的都不一样,当时也许是兵荒马乱之际,疏于记载,到底是不是,弄我的也懵了。但是,淮南公主为什么会跑到突厥,为什么会去投奔萧皇后,那就是萧皇后一定是淮南公主的母亲或者是嫡母,隋炀帝和萧皇后所生两女,一个是南阳公主(宇文士及妻),还有一个是大杨妃(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没有淮南公主,那么这个淮南公主一定是隋炀帝和嫔妃所生(我个人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