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表情包”说到人类交流方式的演变

 自然田野 2018-01-17
                             
□ 施南仁   
​在里约奥运会上,以总成绩第三名进入女子100米仰泳决赛后,傅园慧极度兴奋,表情夸张,表示取得这个成绩用尽了“洪荒之力”。世人看到了一个快乐、阳光、纯真的中国姑娘。网民迅速将傅园慧的照片做成表情符号,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空间传播。稍后,网上还出现了大量依据傅园慧照片做成的“表情包”,供人下载。
​  什么是“表情符号”,什么是“表情包”?表情符号英文作emoticon,是由emotion(情绪)和icon(图标)构成的新词,指表达某种情绪的图标。“打包”在一起,供人下载的成套、成系列的表情符号,便是“表情包”。不过,现在大都将“表情包”当成“表情符号”的代称了。为什么在以网络、移动通信为技术基础的社交空间,“表情符号”或“表情包”大行其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我们还得谈谈人类语言交流方式的演变。

       人类语言以语音为物质形式,也称有声语言。人类用有声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在使用有声语言的同时,人们也用控制语速快慢、语音轻重等方式,或以语气、笑声、沉默等等,来营造气氛、表达情感。有声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有效范围限于听力所及之处。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必须“面对面”,交流各方必须同在一个时间点上、同在一个空间之中。处在不同的时空,没有办法捕捉到流动的听觉符号。

  为了让交流顺利、准确、有效地进行,人类还运用丰富多彩的体态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一般认为,情态语言、身势语言是最常见的体态语言。情态语言指人面部的各种表情,如眼神、微笑、撇嘴等等。身势语言指人身体部位所做出的动作,如挥手、摇头、顿足、鞠躬、磕头、敬礼等等。在交流中,体态语言的用途主要是营造气氛、表达情感。绝大部分体态语言都是视觉符号,有效范围限于视力所及之处。使用体态语言,同样必须“面对面”,交流各方同样必须同在一个时间点上、同在一个空间之中。处在不同时空,也没有办法捕捉到流动的视觉符号:

  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就是以“面对面”的方式,在相同的时空位置上交流。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把有声语言流动的听觉符号,转变成静止的视觉符号。文字的出现,让人类找到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书信交流。书信解除了有声语言交流的时空限制,使处在不同空间的人,也可以进行交流,同时使交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书信改变了交流模式,是人类交流史上的伟大革命。

  书信交流,在不同空间的人之间进行。然而,这种空间的阻隔,使交流各方无法捕捉到对方发出的视觉信息,交流各方无法用体态语言作为交流的辅助手段。体态语言的缺位,使交流缺少了营造气氛、表达情感的工具。不过,这难不倒先人,他们创造了一套特色鲜明的书信格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大致有两种形式:第一,直接把体态语言搬到信纸上。如过去书信中常出现“叩上…'稽首”“拜上…'鞠躬”“脱帽…'顿首…'敬礼”等等词语,其实就是身势语言的文字再现;传统书信中常用“欣”“喜”“恭”“敬”“谨”“肃”“惶恐”等等字眼,所起作用也大致和情态语言相当。第二,敬谦词的运用。敬词是表示对对方或他人尊重的词,谦词是表示降低自己身份的词。降低自己的身份,最终目的其实也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对对方的尊重,是情感最直接的表达,目的在于营造融洽的交流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