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同步发布地址:http://3060674.blog.51cto.com/3050674/1689163 概述
面向过程编程最易被初学者接受,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即: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使用了函数式编程,增强代码的重用性和可读性,就变成了这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编程方式: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创建类和对象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ps:类中的函数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详细见:类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诶,你在这里是不是有疑问了?使用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方式来执行一个“方法”时函数要比面向对象简便
观察上述对比答案则是肯定的,然后并非绝对,场景的不同适合其的编程方式也不同。 总结:函数式的应用场景 --> 各个函数之间是独立且无共用的数据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一、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第一步: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self 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 obj1 = Foo('wupeiqi', 18 ) 时,self 等于 obj1 当执行 obj2 = Foo('alex', 78 ) 时,self 等于 obj2 所以,内容其实被封装到了对象 obj1 和 obj2 中,每个对象中都有 name 和 age 属性,在内存里类似于下图来保存。 第二步: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1、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上图展示了对象 obj1 和 obj2 在内存中保存的方式,根据保存格式可以如此调用被封装的内容:对象.属性名
2、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执行类中的方法时,需要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二、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例如: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如果我们要分别为猫和狗创建一个类,那么就需要为 猫 和 狗 实现他们所有的功能,如下所示: ![]() 上述代码不难看出,吃、喝、拉、撒是猫和狗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猫和狗的类中编写了两次。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动物:吃、喝、拉、撒 猫:喵喵叫(猫继承动物的功能) 狗:汪汪叫(狗继承动物的功能) ![]() ![]()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注:除了子类和父类的称谓,你可能看到过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学习了继承的写法之后,我们用代码来是上述阿猫阿狗的功能: ![]()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 ![]()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三、多态 Pyhon不支持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多态的写法,但是原生多态,其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 ![]() 总结以上就是本节对于面向对象初级知识的介绍,总结如下:
问答专区 问题一:什么样的代码才是面向对象? 答:从简单来说,如果程序中的所有功能都是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那么就是面向对象编程了。 问题二:函数式编程 和 面向对象 如何选择?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须知:对于 C# 和 Java 程序员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该两门语言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不支持函数式编程)。而对于 Python 和 PHP 等语言却同时支持两种编程方式,且函数式编程能完成的操作,面向对象都可以实现;而面向对象的能完成的操作,函数式编程不行(函数式编程无法实现面向对象的封装功能)。 所以,一般在Python开发中,全部使用面向对象 或 面向对象和函数式混合使用 面向对象的应用场景:
问题三:类和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保存? 答:类以及类中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而根据类创建的每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需要存一份,大致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根据类创建对象时,对象中除了封装 name 和 age 的值之外,还会保存一个类对象指针,该值指向当前对象的类。 当通过 obj1 执行 【方法一】 时,过程如下:
以上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有点点意思,右边的推荐再等你哟 ! 下一篇《面向对象进阶篇》
|
|
来自: qweertt47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