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又到了咳嗽哮喘的多发季节,遇到这样的患者,该如何用药?止咳平喘药都有哪些?大家不用着急,笔者特意总结了 6 句口诀,帮你轻松搞定止咳平喘药物!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阻断药以及镇咳药。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效果好。 药物解析:由于哮喘时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而适用于哮喘的患者。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为首选途径。 常用药物:布地奈德布地奈德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为可的松的 200 倍,局部抗炎作用较可的松强 100 倍,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状态。 适应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减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的加速下降。 用法用量:雾化吸入,1~2 mg,bid,气雾吸入。 开始剂量:病情轻微的患者 0.1~0.4 mg,早晚各一次,较严重的患者 0.2~0.4 mg,bid;维持剂量 0.2~0.4 mg,bid。 注意事项:哮喘急性加重或重症患者不宜单用本药控制急性症状。停用时需要逐渐减少剂量。以免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状。 β2 受体激动剂
松驰气管平滑肌, 急慢哮喘都好使。 药物解析:本药主要通过激动的 β2 受体,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等,缓解哮喘症状。 适应证:都是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改善充血性心衰。 常用药物: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支气管扩张作用较沙丁胺醇相当或稍弱,对心脏 β1 受体激动的作用极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仅为沙丁胺醇的 1/10,引起心悸的副作用几率较小。 沙丁胺醇 通常预防用药时口服给药,控制发作时用气雾或粉雾吸入。 口服:成人 4~5 mg,tid。 吸入:100~200 μg (每喷 100 μg),每天 3~4 次,每次 1~2 喷。通常 5~10 min 即可见效,可维持 4-6 h。需要注意的是沙丁胺醇与洋地黄类药合用时,可增加洋地黄类药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与 β 受体阻断剂合用,能拮抗本药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故两者不宜合用。 特布他林 喷雾吸入:0.25~0.50 mg/次,每天 3-4 次。 静脉滴注:重症哮喘发作时,一日 0.5~0.7 mg,分 2-3 次给药。临床上很多人疑惑特布他林注射液(0.25 mg)能否用于雾化吸入,实际上确实是不推荐的。 特布他林注射液因其浓度太低,加到所能起效的量所需的液体容积较大,对呼吸道刺激也较大。而不恰当的雾化可加重喘息发作,建议使用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 白三烯受体阻断药
预防哮喘最给力。 药物解析:通过拮抗半胱氨酸白三烯或多肽白三烯的靶受体,缓解支气管的应激性和慢性炎症病变,有效防治哮喘。 常用药物:孟鲁斯特 适应证:临床用于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白天、夜间均适用。还可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可用于预防和维持治疗阿司匹林哮喘、过敏性哮喘及预防运动性哮喘。 用法用量:10 mg,qd。建议患者无论在哮喘控制还是恶化阶段都应坚持服用本药,治疗效果应以哮喘控制指标来评价。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抑制磷酸二酯酶。 药物解析:多索茶碱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还可改善膈肌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疲劳。 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较氨茶碱强 10~15 倍。同样为支气管扩张剂,与 β2-受体激动剂对比,具有呼吸驱动的优势。 适应证: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及其他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 0.2~0.4 g,bid,餐前或餐后 3 小时服用;胶囊 0.3~0.4 g,bid;静脉注射, 0.2 g,q12 h。与西咪替丁、苯巴比妥等联用时干扰茶碱在肝脏内的代谢,使茶碱血浆药物浓度增加,毒性增大。故联合使用应适当减少茶碱剂量,并监测茶碱血浆药物浓度。 注意事项:茶碱类药血浆个体差异大,安全范围窄,宜根据监测血浆浓度制定和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M 胆碱受体阻断剂
可选异丙托溴铵, 松弛气管痰液少, 慢阻肺时效果好。 药物解析:M 胆碱受体阻断剂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同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产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同时可通过抑制腺体的分泌,减少痰液分泌。 常用药物:异丙托溴铵,口服不易吸收,制成气雾剂,吸入后 5 min 起效。 适应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关的支气管痉挛的维持治疗。 用法用量:气雾剂一次 40~80 μg,一日 3-4 次;溶液雾化吸入,一次 500 μg,一日 3-4 次,急性发作的患者病情稳定前可重复给药。 临床使用异丙托溴铵会出现心动过速、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也常出现口干、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镇咳药
可待右美喷托维, 刺激干咳效果好, 右美托维成瘾少。 药物解析:镇咳药主要有中枢性镇咳药,均可选择性地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 常用药物: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 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 用法用量:可待因口服一次 15~30 mg,一日 30~90 mg;极量:一次 100 mg,一日 250 mg。 右美沙芬片剂口服一次 10~20 mg,一日 3~4 次。 喷托维林口服给药一次 25 mg,一日 3~4 次。 可待因属麻醉药,其镇咳作用强而迅速,镇咳作用持续时间可达 4~6 h。除了强大的镇咳作用外,还具有镇痛或局麻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可待因长期应用可引起药物依赖性。因此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右美沙芬镇咳强度较可待因相等或略强,但其无镇痛作用,长期应用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治疗时不抑制呼吸。 喷托维林中枢性镇咳药,其为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因其还有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吸收后可轻度抑制支气管内感应器,减弱咳嗽反射。并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气道阻力,故兼有末梢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的强度约为可待因的 1/3。 相关阅读 止咳平喘祛痰药 服药时间有讲究临床上往往会看到病人将一把药物「一口闷」,其实,服药时间对药物疗效会有较大影响。服药时间决定于多种因素,最佳服药时间需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餐前还是餐后服药,需从药物的性质和吸收、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病人的耐受能力和需要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等方面考虑;对于一些受昼夜节律影响的药物则应按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等。 临床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如抗菌药、抗病毒药等;另一类是在对因治疗,为消除或缓解呼吸道症状的药物,主要有平喘、镇咳及祛痰药等。 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某种药物,不仅能提高疗效,还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平喘药是一类作用于哮喘发病的不同环节,以缓解或预防哮喘发作的药物。 哮喘患者的通气功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等因素存在生理性昼夜波动,白天气道阻力最小,凌晨 0:00 ~ 2:00 时最大,故哮喘患者常在夜间或凌晨发病或病情恶化。 因此,多数平喘药以睡前服用为最佳,此时哮喘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多数平喘药在每晚睡前半小时服药 1 次效果最佳。 丙卡特罗:1 次 50 μg,1 日 1 次,睡前服用;或 1 次 50 μg,1 日 2 次,清晨及睡前服用。 茶碱缓释片:不可压碎或咀嚼。1 日 2 次,早、晚用 100 ml 温开水送服。晚上服用时间应该在 8 ~ 9 点。 特布他林:该药物为 β 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早上 8 点口服 5 mg,晚 20 点服 10 mg,可使该药的血浓度昼夜保持相对稳定,并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孟鲁司特钠:每日 1 次,可与食物同服或另服。哮喘病人应在睡前服用;过敏性鼻炎可根据情况在需要时服药;同时患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应每晚用药 1 次。 氨茶碱:该药物则不同,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晨 7 点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祛痰药是一类能使痰液变细或溶解,使痰液易于咳出的药物。痰液的排出可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间接起到镇咳、平喘作用,并有利于控制感染。 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宜在餐前 30 分钟服用,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勿将胶囊掰开或咀嚼服用。 氨溴索:饭后服用,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以免稀释痰液堵塞气道。 常用于季节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对症治疗。但需注意抗组胺药有嗜睡的副作用,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等还是在睡前服用安全。 盐酸西替利嗪片:可于晚餐时用少量液体送服,若对不良反应敏感,可每日早晚各 1 次,一次半片。服药期间不得驾驶、从事高空及机械作业等。 氯雷他定片:在作皮试前的约 48 小时左右应中止使用本品,因抗组胺药能阻止或降低皮试的阳性反应发生。 酮替芬片:1 次 1 片,1 日 2 次,早晚服。服药期间不得驾驶、从事高空作业等。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此类解热镇痛药退热时要交代清楚「必要时服用」,不要让有些患者急于退热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用药,引起大汗淋漓甚至虚脱。 当体温超过 38.5℃ 时口服,若持续发热,可间隔 4 ~ 6 小时重复用药 1 次。 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服用后有时会引起困倦,故不要驾驶或操作机械等。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粒含甲氧那明 12.5 mg,那可丁 7 mg,氨茶碱 25 mg,马来酸氯苯那敏 2 mg。1 日 3 次,饭后口服。 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Ⅱ:日片:白天每 6 小时服 1 次;夜片:夜晚或临睡前服 1 片。夜片服用后,不得驾驶、从事高空、机械作业等。 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每粒含盐酸伪麻黄碱 9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4 mg。每 12 小时服 1 粒,24 小时内不应超过 2 粒。 头孢呋辛酯:每日 2 次。应于餐后服用,以增加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并减少胃肠道反应。不宜压碎后使用,应整片吞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 12 小时 1 次,或遵医嘱。可空腹或餐后服药,分散片则可以把药片置于水中溶解后服用。 克拉霉素:每 12 小时 1 次。可空腹口服,也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不影响其吸收。 罗红霉素:需空腹(餐前 1 小时或餐后 3 ~ 4 小时)与水同服,可获得较高血药浓度。进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约一半。 阿奇霉素片:每日 1 次,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左氧氟沙星:饭后服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日光,防止发生光敏反应。 环丙沙星:分 2 ~ 3 次口服。宜空腹服用。食物虽可延迟其吸收,但其总吸收量(生物利用度)未见减少,故也可于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服用时宜同时饮水 250 ml。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 24 小时排尿量在 1200 ml 以上。 氟康唑:一般每日给药 1 次。由于半衰期大于 24 h,所以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合理服用,不然容易引起药物蓄积而中毒。 伊曲康唑胶囊:为达到最佳吸收,应餐后立即给药。应将胶囊整个吞服。 异烟肼:夜间顿服效果较好。 利福平:空腹顿服保证最佳吸收,如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则可在进食后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