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正常人的价值观里面,对拍马屁的行为深恶痛绝。我们认为对领导溜须拍马都是小人行径,不靠实干出成绩,却一门心思搞歪门邪道,为人所不齿。殊不知逢迎领导自然有它的道理。 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中,上下级等级森严,我们的前途掌握在领导手中。领导纵使威严,有时也想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如果每个人在领导面前都是恪守本分,领导也会高处不胜寒,如果你能把马屁拍的到位,就算是给领导送温暖,岂有不让领导高兴之理? 如果用鬼谷子的处世哲学来分析,溜须拍马其实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手段。因为上下层级不同,领导被赋予了管理我们的职责,通常我们无法违背领导的命令,但是通过对领导的逢迎,可以实现某种程度对领导决策的影响,这就体现出管理上级的作用。 一 解缙拍马高手 拍马屁说起来不好听,似乎很不体面,但是不少人都在做,并且得到很多好处,因为它是建立人际沟通的有效方式。解缙曾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是明朝最有学问的人。他有次陪同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一天下来一无所获,惹的朱元璋十分气恼,就让解缙写诗纪之。 朱元璋没有钓到鱼如此扫兴,如果诗写的不好,难免倒霉。可是解缙不愧才华横溢,马上出口成诗:“数凡绝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主只钓龙。”这个马屁拍的到位,朱元璋马上龙颜大悦。 古往今来会拍马屁的名臣数不胜数,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钓鱼时同样半天没有收获,摔了渔具非常不爽,大臣王景马上进言:“因为钓鱼的人太清廉,所以钓不着贪图诱饵的鱼。”宋文帝被拍的非常舒服,王景从此简在帝心,不断升迁。 宋文帝爱听马屁 二 无论君子小人,没有人不爱听好话。我们恼怒或者不快时,如果有人从旁说几句漂亮话,就能拨云见月,缓解紧张的情景,缓和气氛,最终皆大欢喜。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可能招来祸端。唐朝的大诗人孟浩然,年纪轻轻便才名传遍天下,他有意在仕途上大展拳脚,却因为性子太直,在不当的场合说错话,导致一生不第。 孟浩然的好友王维是当朝大官,替他引荐玄宗,玄宗素喜孟浩然的诗才,便命其作诗加以考校。孟浩然念出一句“不才明主弃”,顿时惹怒了玄宗。玄宗认为孟浩然嘲讽他埋没人才,传旨对其永不录用。一代才子因为不会逢迎今上,只能回到故乡过起隐居生活,蹉跎一生。 白居易 三 逢迎别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大概可以辩论个三天三夜仍无结果。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做出的人生选择也不同,我们不必强求。对于分享人生经验的观点,如果与自己的理念不合,我们大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溜须拍马到底要不要做,你必须考虑清楚几个问题: ① 如果你不认同这种理念,又为了成功不得不做,你能承受多大的心理折磨? ② 溜须拍马亦有技术含量,一旦要做,不要落入俗套,一下被人看穿手脚,必须有点创造性,拍之于无形,又搔到别人的痒处,堪称高绝。 ③ 有些人溜须拍马是从小成长的环境使然,如果你能够依靠勤劳实干取得成绩,却仅仅因为看别人逢迎而成功的心理不平衡,学着去拍马屁,想必不情不愿,你也做不好这门功课。 溜须拍马纵然有实效,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可以拍但还是要有底线。这不是简单的斗智斗勇,也不是单纯的情商问题。千万不要弄巧成拙,此法好用,亦请好自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