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拳体悟|赵堡太极拳秘诀中说:“上法需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风中小海螺 2018-01-18

以武演道,内执金丹

以有形之躯,演无形之法

我从20064月份开始跟随崔彦星老师练习赵堡太极拳以来,坚持每周到公园练拳一次,一直持续到2009年。后来,由于我工作实在太忙,所以,去公园练拳就少了。坐下来静静的思考一下,回顾那段学拳的经历,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在没有接触赵堡太极拳之前,自己总觉得太极拳就是公园里老年人健身娱乐的体操而已,但是,通过几年的学习之后,才认识到太极拳不仅是健身好方法,也是技击防身的好手段,是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学习的,并且不同年龄的人学习收获也会不一样。赵堡太极拳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圆润顺畅

太极图是一个圆,浑然一体,阴阳之母,自身能够周而复始地阴阳变化,生生不息,永不停止。以太极图模式为核心,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和路线,也成为曲线、弧线和圆线。赵堡太极拳拳架七十五式,以圆弧运动作为动作运行轨迹,式式皆为立式画圆,不仅外观形体运动圆,身体运动也是圆。每当行拳走架时,感觉自己不是在练拳,而是在做一个由圆弧构成的立体雕塑,圆中有圆、圈中有圈、时大时小、连绵不断、圆润顺畅、环环相扣,好似行云流水,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二)首尾相应

赵堡太极拳十分重视三节相应,从整体而言,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腿为根节;从上肢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从身体而言胸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从下肢而言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古传太极拳密诀中就有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自空;下节不明,自吃栽跌。《孙子·九地》中有:“故善用兵者;……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由此可见,练习赵堡太极拳一定要理解三节,按照三节相照原则进行盘架和推手。

(三)中正平稳

赵堡太极拳秘诀《七疾》中说:上法需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又云: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进者直落,内外相合,使周身上下如一,虽进退亦不破散。不贪不欠是不仅指自己在外形上是否失重,也就是说自己身法上是否做到中正平稳,不偏不依,而且是指内心的意识是否做到了不贪不欠、舍己从人。

(四)轻灵自然

耍拳是赵堡人练拳的特色。耍拳即是玩耍,是赵堡太极拳宗师体悟所得之精华,是道法自然之体现。最早出自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独创耍拳之公式,第九代传人和庆喜著有耍拳解,第十代传人郑悟清对耍拳更有精辟的叙述。每次练拳过程中尽量做到精神与形体放松自然、朴实无华,毫无矫揉造作,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腰。

通过练习赵堡太极拳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对内脏加以按摩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练拳时心静体松、精神集中、自然活泼、柔和中正、血气顺畅,练后使人轻轻松松,减缓压力、精神焕发。赵堡太极拳是一个优秀的拳种,但是一定要在明师的传授下,才能窥其堂奥。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范文慧

本文摘自:《中国赵堡太极拳》 崔彦星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