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署名种种

 李白之兄 2018-01-18

署名种种

 

我们在报刊上常常会看到种种署名,或署真名,或署笔名,或署化名,或将领导之名放于前而把己名置于后,或将己名放于前而把他人之名置于后,或将他人之作改头换面而署己名,或将己作默默奉献而署权高位重者之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加以分析,也颇耐人寻味,透视种种署名现象,我们可以窥见署名者的心态、情趣、境界及其所处地位和环境。

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本名周树人,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他以鲁迅等笔名除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之外,还写了很多投枪匕首式的杂文。他弃真名而不用,既是与国民党及其御用反动文人作斗争的需要,也是为保护自己而更好地继续战斗的需要,因为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孤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没有话语权(即所谓言论自由),没有人身安全感,以笔名而作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说鲁迅以笔名而战斗是所处环境使然,那么,在当今法制不断健全的形势下,为什么在报刊上还会有种种署名?在自己写的文章上署上真名实姓,表现了一种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勇于担责、文责自负的精神。经常写文章的人或一些文人,喜好用笔名,欣赏之余,可能给人美感或启迪,或者别有深意。一些文章尤其是批评和揭露性文章,作者弃真名而用化名,也许是怕打击报复(因为被批评和揭露者权势或势力太大),当然也不排除作者为推卸责任而预先设防之可能。至于将领导之名放于前而把己名置于后或将己作默默奉献而署权高位重者之名,实则殊途同归,本质上都是为要求进步而讨好领导或为谋私利而委曲求全,且已被人所垢病为精神贿赂;如此署名,实则是腐败的一个变种。将己名放于前而把他人之名置于后,其原因或者是自以为比他人优越而妄自尊大,或者是欲恃文而谋求不该得之名利,也是一种不足道哉的小人之举。将他人之作改头换面而署己名,其实是强盗般的剽窃行为,不说也罢。由此可见,文章作者(包括唾手可得的挂名作者)的心态、情趣、境界及其所处地位和环境不同,文章署名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署真名,令人佩服。署笔名,也可让人欣赏。不得已而署化名,也能叫人理解,但是对不得已而署化名的社会舆论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优化。至于其他几种署名的形式,希望早日绝迹。

总之,文章作者(包括合作者)署什么名,这是作者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怎么署名,却是大有讲究,因此不可不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