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伙意识到没有,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一了! 这进了腊月门,年味更浓了, 您现在开始忙年了吗? 这腊月里的习俗您都知道哪些?一起去看看! ▽ 腊月的由来 腊月到来,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就近在眼前了,而为了迎接春节,整个腊月都会显得十分忙碌,各种各样的民俗讲究自然是不能落下。打头的习俗就是腊八节煮腊八粥,古人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以求丰收,称为腊八祝,因为祝与粥同音,于是把蔬果干物煮熟成粥,敬献农神,而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穆馆长告诉记者,忙年忙年,真正的忙碌就是从小年这天开始的,而对于接下来这几天,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腊月第一天 今天是腊月初一 进了腊月门 市区的各个市场里也开始热闹起来 对老青岛来说 即墨路无疑承载了很多忙年的回忆 也是采购年货的必到之地 红彤彤的福字,寓意团圆的灯笼,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眼下,不少商铺都已经备足了年货,各种装饰品也摆满了铺面。2018年是农历戊戌狗年,市场上自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狗宝宝元素。 进了腊八具体都有哪些习俗? 我们一起来看! 腊月初八-腊八粥 腊八粥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扫尘后及时更衣。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过年前夕的俗称,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熬一宿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