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全面回归信贷主业

 lwdalian 2018-01-18

来源:自留弟(ID:biahuashuo)


周末,监管再升级。银监会发布通知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重拳出击对银行业进行全面整肃。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的攻坚战,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擒贼先擒王,银监会在抓落实上是先行一步。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老大哥,自然是首当其冲。

从通知确定的整治重点来看,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整顿。重点围绕公司治理(基础)、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重点)、合规经营(着力点)和金融消费者权益(关键)这四个方面着手,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导向,直接切中要害。

公司治理被监管视为基础性问题。从这几年来看,银行被内部人控制或者外部人控制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层企图利用自家银行内部资金将这家银行私有化,又或者是资本大鳄借助万能险等高杠杆金融产品在二级市场上频繁举牌银行,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管理层和股东的越位现象,这都在公司治理的基础性层面造成了极大的扭曲和不稳定,在公司权力格局上引发动荡,对银行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文化也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而在公司治理这个基础性层面上,股东行为和股权管理又是重中之重。股东是在法理意义上的公司所有者,但并不不是公司法人财产的直接所有者,也不是日常经营管理的直接发号施令者,更不应该是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窃国者。

银行的股东如何既不缺位、又不越位,这将考验股东是否真正以实业投资的心态来对待银行股权投资。若还是以直接放大杠杆的心态来投资银行,则已经是监管不正确

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依然是被视为重点。影子银行提了很多年,从去年开始被针对性着重加以整治,其中的重点就是各种通道、嵌套和空转,说白了就是重点关注交叉金融产品。

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是密不可分。这几年泛资管或者大金融市场、大投资银行、大同业金融的概念火的不行,在业务模式上的重要表现即是不同机构之间、不同金融工具之间的层层嵌套,背后叠加了监管套利和刚性兑付的要素,使得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的规模持续快速放大,出现了资金不透明、资产不透明、资本不透明、杠杆不透明等一系列乱象

影子银行概况而言缺乏银行应有的两大基础性约束:一个是缺乏足够的资本约束,另一个是缺乏应有的实业约束。所谓缺乏资本约束,说的是把风险收益本质上与表内信贷无本质差别的金融资产放在表外经营,或者与某种监管规避的手法降低资本的计提,相当于是裸奔;所谓缺乏实业约束,则指的是很大一部分交易成金融机构之间互相的击鼓传花游戏,是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并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意义上的有效连接投资和储蓄的作用,没有真正把储蓄转换为高效率的投资,不利于经济大循环

这次银监会持续深入整治银行业乱象,以往缺乏资本约束和实业约束的影子银行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大同业、大资管、大金融市场等一系列交叉金融之名来行影子银行之实已经在监管导向的意义上全面终结。

我们是时候认真品味一下银行最古老的商业模式了:存贷主业,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复杂。

最关键的是,让一切在阳光下稳健运行。

所以,与其说是回归信贷主业,不如说是回归阳光稳健的业务文化。无论是传统的存贷,还是所谓的大资管、大同业、大金融市场、大投资银行,均应如此。

核心依然是,如何最有效地匹配资金和资产、储蓄和投资,让金融要素最大程度上发挥生产率。

知识星球 信贷资料库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