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天下=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

 梦想童年594 2018-01-18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三分天下即为三国时期的蜀汉、曹魏、东吴三国鼎立局面。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建兴七年(229年),孙权称帝,标志着三分天下局面的正式形成。

一、赤壁之战

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战役。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一时无力南下,便向关西(潼关或函谷关以西地区)方面发展势力。刘备在荆州站住了脚,得以向益州地区进军。孙权在江东的统治进一步稳固,便向岭南地区扩张势力。

二、刘备得荆州南部之地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得到荆州南部之地,但势力仍未能安定下来。其北面也受到曹操的压力,东面一直受到孙权在赤壁战胜后强硬要荆州统治权,否则便不肯罢休。后来不久刘备碰到了一个转机,这便是他应益州牧刘璋之请而前往救援。当时刘璋有巴蜀的统治权。因此刘备应邀亲自率军前往救助。但后来反而向刘璋攻击。益州人虽对平庸的刘璋绝望,有不少人去支持刘备,但益州也不是这般容易平定。虽有孔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驻守在荆州,但在荆州在攻击巴蜀后,只留下了关羽一人独守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陷了益州成都,因而成功地制压任巴蜀之地。孔明在授任为军师将军。但他不只是掌理军权,实际上已是宰相之职,包括了全体内政。后来刘备更在219年统有了汉中之地,势力大大增强。

三、荆州落入孙权之手

荆州五郡是刘备的进取中原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孙权集团保障东吴安全的重要缓冲地带。赤壁之战后,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又乘机取得益州(今四川),势力急剧膨胀,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头,孙权不想被灭,于是在刘备取得益州后,要求割让荆州南部三郡给东吴,刘备不允,孙权派吕蒙偷袭,取得南三郡,刘备本想夺回,然而此时曹操占据汉中,对刘备的益州造成巨大威胁,权衡利弊之后,刘备和孙权两家以湘水为界、重新划定国界,割让荆州南部两郡给孙权,此时,荆州的归属问题算是有明确的解决。

然而,贪欲是无休止的,孙权见刘备如此放任自己,便想夺取荆州全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关羽孤军北伐,虽然节节胜利,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乘机偷袭荆州,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关羽"失荆州"基本决定了荆州的归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四、荆州之争的余音--夷陵之战

延康元年(220年),一代奸雄曹操去世,享年六十六岁,由其长子曹丕继承,同年曹丕纂汉,改国号为魏。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亦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任命孔明为丞相。蜀汉建国后,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为关羽报仇,和夺回荆州之地。但多数重臣均反对,如赵云谏言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纂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未义士。心里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支,岂能骤解?愿隍下察之。」孔明也同意赵云的看法,但是刘备不听,硬要出兵伐吴,结果被东吴陆逊败于夷陵,损失惨重。

折叠 编辑本段 战略的提出

一、诸葛亮的《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对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几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二、鲁肃的"三分天下大计"

建安五年,鲁肃经周瑜推荐投靠东吴。孙权约见鲁肃后与其合榻对饮并对他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答:"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权又说:"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三、甘宁的"二分天下大计"

甘宁脱离黄祖投靠孙权后颇受孙权看重,便向孙权献计:"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