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丨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冬不拉拉 2018-01-18

你们还记得他吗?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先生诞生。

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高举思想自由的旗帜,为社会主义思潮撑起一片蓝天!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先生横跨政学两界,既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书写了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新篇章,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殿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代表。

他的身上有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与继承。

1

求知若渴,好学力行

作为一名饱读经书的东方学者,蔡元培先生对于西学亦十分重视。

他认为,拉丁文是欧洲各国语文的根本, 各国语言多来源于拉丁,西洋一切古代文化, 若不通拉丁文, 那就无从了解。

图片来源于《画说徐家汇》

在他正执教于南洋公学时,即使已是而立之年,且公务繁重,学习吃力,但他还是无论寒暑、每日起早贪黑,徒步五里,向马相伯先生求教拉丁文。

求知若渴,好学力行,难怪蔡元培先生能成为文化教育界的领袖,受万千学子敬仰。

2

知难而上,再塑北大灵魂

提起蔡元培,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他扮演过的一个重要角色:北京大学校长。有人称蔡元培为“北大之父”。蔡元培是名至实归,是他一手塑造了北大精神。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作为“皇家大学”可以说是未来官僚的摇篮,懒散学生的天堂,官僚气与衙门气浓厚。

朋友们都劝蔡元培不要去北大趟这一浑水,但他却说:“既然知道它是腐败之地,那就更应该进去整顿,君子爱人以德,就算失败,也算尽了心。”

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地理念,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吸引了各路学术精英,成就了北大学术自由繁荣。

蔡元培先生迎难而上的精神,无论是在哪一行业都是难能可贵的。

3

披荆斩棘,矢志不渝

1912年,德国归来的蔡元培怀揣着熊熊报国之志经大总统孙中山提名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位教育总长。

谁料,上任伊始便遇到了大麻烦。领了总长之令,蔡元培却发现竟然连个办公之地也没有!赤手空拳的他向孙中山询问时却被告知:“此须汝自行寻觅,我不能管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可奈何的蔡元培幸亏得到时任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的老师马相伯的援手,将南京碑亭巷内务司楼上三间空屋借之,教育部才得以成立。

之后,他“亲诣大总统领印,白巾咫尺,裹一方寸物,乘人力车往返”,更是成为民国开国史之趣谈。

在这趣闻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蔡元培先生对教育的坚持,对国家的赤诚,即使困难重重,他始终坚定“教育救国”的信念,令人敬佩。

-END-

关于我们

交同道好友

畅谈天南海北

继承与发扬马相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