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烧,汗得其法才是王道

 元宝哥qpkjugs1 2018-01-18

写在前面

很多人都曾经感冒发烧,有个说法是感冒七天不治而愈,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只能代表一部分情况,有很多疾病则是由感冒发烧没有治愈导致。那么,传统医学,特别是经方怎样治疗发烧,比起吃退烧药打点滴有何优势呢?这就要提到“汗吐下”三法之一的汗法了,汗法仅是传说中吃一碗担担面那么简单吗?且看魔都中医@九元铺子主人 怎样解汗法的关键


九元铺子主人:


话说,“出汗”这事谁不会呀!不需要学,全靠身体自行主导。


此话,不假。


可是话说回来,关于出汗的一些事,恐怕你还真的不知道。

“医生,我们用了退烧药,当时烧退下去了,可没多久又起来了。。。”


“医生,我们用了美*了,出了很多汗,怎么烧还是不退。。。?”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临床中那是家常便饭。现在人有个发烧什么的,基本都是先直奔医院,验个血,吃点抗生素什么的,搞不好,再弄点盐水吊吊。所以,等轮到中医来看的时候,要么是西医已经没有办法了,要么就是。。。想了半天,没有想到第二个理由,暂且归为“想通了”吧。


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特别是小朋友,内心都会有一丝心疼,如果在疾病的最初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其实很多苦头都是可以不用吃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发了汗了,却依然发烧呢? 


答:汗错了呗。


我们先来看看中医经典《伤寒论》里面是怎么说的。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这是桂枝汤的方后注,也是中医在使用汗法治疗疾病时的一个准绳。


看看吧,汉朝时就已经知道在外感疾病的治疗中,若人过度发汗的话,疾病是不会好的。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医疗呢?动不动就是退烧药,然后,出了一身汗。



汗出之后,带走身上的热量,烧自然是会暂时退下去,但疾病没解,人体的免疫机制仍处在抗邪状态,所以又会再烧。


简单来说,人体的抗邪能力由其自身的津液水平所决定,若是发汗太过,伤了津液,疾病不但不会好,反而会进一步内传。何为内传,关系到传统医学的人体层次模型,后面再说。所以从发汗的细节来看,我觉得中医的理论及对人体认识的高度是不容置疑的。


前几日看了一个小朋友,其家人描述,小朋友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报道一次,每次需要使用青霉素加地塞米松之类的才能将烧退下去。


如此这般折腾,小朋友已经得过两次肺炎,现在一旦发烧,不用废话,扁桃体直接化脓。在听其家人描述时,我感觉我看到的就是一个疾病从表不断往身体里面内传的过程,而顽强的机体还是在不断奋力的抵抗。


人体的报警器---扁桃腺不断在给机体发求救信号,而西医的处理就是建议其手术将这“扰民”的报警器拿掉——摘除扁桃体。这等于,火灾现场不救火,而是把报警器拿掉就假装息事宁人了……哎呀,说好的“汗法”呢,我跑偏了。回来回来。


接着,当然是中药上场了。用了药物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当然时刻关注着小朋友的情况。但在和其母交流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原来中医和老百姓之间关于汗法的理解存在着不对等性,这也是今天这篇稿子出现的原因---扫盲汗法。


由于小朋友已经使用了退烧药了,但表证仍在,所以在用中医发汗剂的时候就会特别小心一下。


当时孩子最高已经烧到41.7度了,考虑到她是特异性体质,用了两次退烧药才会出汗,不然就是浑身滚烫,烦躁不安也没有汗,所以最后决定使用大青龙汤加减。服用了中药后,嘱其母关心孩子的出汗情况,结果请见图。


“背上汗渍渍的,没汗”,看到这个描述,内心基本安定了,汗渍渍,而不是大汗,那就是中医所要的汗法。可同时也觉得原来大众对于“汗”的理解,早就被退烧药带沟里去了。于是跟其母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同时孩子的温度也的确开始缓慢地往下降。


由于孩子的津液之前已经伤过了,所以再次发汗的同时,嘱其母给孩子喝米汤以补充津液水平。当晚孩子的体温略有反复,服二剂之后,第二天又是一个可爱的小娃子了。


不知道有没有传达清楚,总之就是一句话:汗得正确才是王道,大汗退不了烧。


当然关于烧退后的膳后也很重要,今天就不多说了,留着下次再写,这样不断更新刷屏,就不怕你们不记得我啦。


还有,不靠谱星人这个二货说现在她正在喝热茶,还出了好多汗,问我会不会伤到津液。我直接把她拍飞了,这是在说生病的事情,你这个没病的凑神马热闹……


写在后面:所以我们不能狂汗,不能瀑布汗,更不能成吉思汗,只能微微汗……明白了。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