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锦瑟》为什么大家看不懂还拼命说好?

 sonocaddie 2018-01-1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是说看不懂,只是每个人理解上有偏差,解析的角度不一样,因此,欣赏到的美不尽相同,从这首词联想到、感悟到的情境、道理也不同罢了。

不过,《锦瑟》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引起了古今中外诗界学人的不竭探索。明朝的王士祯读《锦瑟》后叹曰:“一篇锦瑟难人解”,它到底说的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比如胡应麟、钱良择、朱彝尊、纪昀,支持“悼亡说”。一说是睹物思人,悼念瑟的主人;二说是悼念亡妻王氏,但这个论点被驳倒了。

苏轼、王士祯、黄朝英、邵博、冯班主张“咏瑟”,说它是瑟曲、瑟音、瑟理。但是胡震亨说:“以锦瑟为真瑟者痴。”后来基本上不再有人主张咏瑟说。

叶矫然、徐德泓、徐夔则主张“自伤说”,说是李商隐自伤迟暮之感,悔其少年场中,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

胡震亨、陆时雍、吴汝纶岑仲勉,主张的是“寄托”说。认为李商隐有托而咏,情有所属,托之锦瑟,总属影借。

还有钱钟书、姜炳璋、宋翔凤、程湘衡、汪师韩、周振甫主张“自况自序说”,认为李商隐是以瑟自况,自道平生,自评其诗,故为全集之冠。


你看,以上这么多专家学者,包括大文人,给出了不尽相同的说法,到底该信哪个?

因此,要我来回答,《锦瑟》这首诗,就不该拘泥于某个固定的说法,它是李商隐的意识流诗歌,正因为这个特性,所以有人将它视为现代诗歌的鼻祖。

很多人有没有想过,既然大家对这首诗的观点都不同,却又都觉得其写得好,感受到它的美,是因为什么?

那肯定是这首诗歌,有一种可以被世人普遍认识到的——共性美。

那些古代的文人,之所以对这首诗各执己见,就在于被传统的眼光所束缚,用传统的诗词理论去解析它,自然落入窠臼。

什么诗言志、言情,抒发身世感慨,感伤人生迟暮和人生迷惘,我们不管它到底写的是什么,是悼亡还是自伤,这都不要紧,都不影响我们去欣赏它,这种共性美,才是它的关键。

相反,如果我们非要考证出,这首诗,就是悼亡,或者寄托,给它一个框架,束缚住,那反而影响对它的美的感受。因为《锦瑟》不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也不是传统的“诗言志”诗歌。

有人可能要问,那这种“共性美”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诗中已经给出答案了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论是悼亡还是自伤,亦或是其他寄托,都涵盖在“人生如梦”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中,这首诗,就是抒发了对人生和爱恋的追思。

锦瑟为何是五十弦?人为何是这个寿命?

锦瑟无端五十弦,而却演奏出各种乐曲。

人无端活到五十来岁,其命运就在于生平经历。

过去的那些往事尽管在当时已使他感到虚无缥缈,怅惘若失,但此时回忆起来仍是值得怀念的。

锦瑟的这种“人生如梦”的共性美,是李商隐晚年回望平生的心灵感悟,是对一生的回顾。当它感悟到过去的岁月犹如锦瑟排列延伸的弦一样,他悟得这些全如梦。

他的爱恋和痛苦,他的希望和失望,像锦瑟上弹出的乐曲一样消散了,唯有瑟弦一一留在那儿。

所以,他为什么会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种充满朦胧的意象?

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正是用这种缥缈虚幻、朦胧唯美的意象,才能深刻的抒发出这种“人生如梦”的共性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