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记忆│全民动员“深挖洞”

 波波蛋5owgbetq 2018-01-18

 视频来源:《上海故事·防空洞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形势一度有些紧张,经过几次防空演习之后,上海进入了临战状态。为了防轰炸,家家在玻璃窗上贴了米字封条,有人甚至把家里大立柜镜子也贴上了米字条

为了迎合当时的需求,上海全城紧急动员,开展了深挖防空洞的运动。各企事业单位、各街道居委会广泛发动,寻觅房前屋后的各种空地、荒地,包括院落、操场、绿地,甚至天井、过道等,开挖战时防空壕和掩体。

 全民开挖防空洞

 学生参与“深挖洞”运动

当时为了应付空袭,急于将防空洞投入使用,只能因陋就简,很多防空洞都是挖一个大坑,里面用砖头砌一下,然后盖上顶棚。因为要砌墙、砌地面、砌顶棚,砖的需求量非常大,供应紧张,好多单位就开始自己烧砖,老百姓也开始动手制作砖胚。居委会上门布置任务、统一发放做砖胚的模具。每到黄昏时分,弄堂里就热闹起来,到处都是做砖头的人,做到一定数量居委会就会来收取,用黄鱼车拉到砖窑去统一烧制

 防空洞的砖头都是老百姓手制的

据统计,到1969年年底,上海全市共挖掘各种防空壕沟和掩体50万平方米,架设防空警报器100多只,可疏散人口20多万

上个世纪70年代第一个新年到来时,由“加强战备,防止敌人袭击”的紧急动员令引发的危机总算过去了,人们这才发现,在匆忙和慌乱中挖掘的防空洞,既没有水泥基础,又没有钢筋支撑,十分粗糙和简陋。为此,上海市人防又号召大家因地制宜,修建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人防工事

随着资金、技术投入的加大,防空洞的修葺也逐渐规范起来,虽然仍旧没有统一的图纸,但是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很多修建的诀窍。比如砌顶部时,用木头做一个圆的模型支在两面墙之间的顶部,然后在模型上面竖着把砖块砌上,待泥灰干后将模型拉出,再砌上砖块,这样大大提高了防空洞顶部承受压力的能力

随着技术难题一个个被攻克,上海的地下防空做到了联片成网,连通搞活,形成“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局面。1970年4月,黄浦区民兵将南京路周围4条干道开挖贯通,形成跨越26条马路、穿越28幢大厦、联通116家商店和45个单位的地下通道式布局。与此同时,全市重点人防工程,如肇嘉浜路人防疏散干道工程等都在加紧完成

 防空洞是夏天的避暑地

如今肇嘉浜路工程已不再开放,那里成了一片绿地,匆匆而过的车辆、行人很少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大工地。

 肇嘉浜路

1972年之后,防空洞也随着国家战略的改变而增加了新的用途。仁济医院利用人防工程开设了普外科病房,内设30多个床位,一间药房;鲜得来排骨年糕店由于生意太好,不得不开出了很大面积的地下餐厅;新建的地下招待所里人来客往,生意兴旺;不少企事业生产单位搬迁到人防工程里,缓解了用房紧张的难题。

 地下招待所

 鲜得来排骨年糕店地下餐厅

 防空洞改建的纳凉休憩处

而现在,新建的人防工程既考虑到战时防空的需要,又考虑到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双重功能

比如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和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下面的人防工程,就成了上海有名的地下商场——迪美和香港名店街,这是上海的时尚地标。新客站南广场的地下商场也是防空洞改建的,旅客和换乘轨道交通的乘客来来往往,人流涌动

 人民广场的人防工程改建成了地下商场

很多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些大型停车库外面会有“紧急避难所”的标识,凡是这样的工程都是民防工程,其等级、要求都完全不同于单纯的车库,平时做车库使用,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便会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区里的地下车库兼具民防工程的功能

时光流逝,不安定的生活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已经习惯把和平当作最好的掩体。回顾当年火红的生活,更多人心中珍藏的是那一段峥嵘岁月中抹不去的记忆,与防空洞有关的日子,更是一种特殊的记忆


—本周故事讲完了 下期再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