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仪:感冒来袭,我用中药桂枝汤化解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1-19

感冒来袭,我用中药桂枝汤化解

子仪

上周五晚上,我在家受了风寒,喷嚏不断,流清鼻涕,怕风怕冷,知道自己感冒了。起初还不想采取措施,心想熬熬也许就过去了,但到后来感觉越来越严重了,其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夜已深,还是早睡多休息为好,于是吃了一小袋风寒感冒颗粒就睡下了。次日起来,除了还稍有一点鼻塞,基本恢复正常,像以往一样,这次的感冒很快就结束了。

周日晚上,临睡前洗了澡,再次受寒,到周一早上醒来,喷嚏大作,清鼻涕不断,心里叫苦不迭,都怪自己太大意,在身体正气还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小心才是啊,何况最近这次流感来势汹汹,有几位同事已感染上了,上班还戴了口罩,我可不希望也像他们那样。可是意识到这些时已经太晚啦,只好积极应对。

早上去上班的路上,一路想着对策。包里带了风寒感冒颗粒,只怕这次难以应付了,想到自己学《伤寒论》已有好几个月时间,何不试试《伤寒论》的方子?这么一来心里有底了。《伤寒论》上说,初受风寒,邪在表,只要解表就可以了,解表用汗法。书上又说,怕风、有汗,用桂枝汤可解;怕冷、无汗,麻黄汤可解。我仔细地揣摩自己的证候,早上还在被窝时,只觉得仿佛风嗖嗖地来,那是怕风啊,还有,连打三十来个喷嚏时,是微微有些汗的,这么说来,是桂枝汤证了。不过呢,平时我只记方子名字,里面是什么药一般不太弄得清楚,幸好有百度啊。手机上网一查,桂枝汤只有五味药,其中一味还是生姜,其他四味药分别是桂枝、白芍、炙甘草和大枣。考虑到万一用了桂枝汤不一定汗出,可能要调方,于是又加了麻黄,还想到感冒可能引发咳嗽,我又加了杏仁来降肺气,发现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组合就是麻黄汤了,不错啊。为了提高身体抵抗风寒的能力,我继续在方子里加药,现在是加荆芥和防风,这两味药都有祛风解表的作用,尤其防风这名字多形象,都是好药呀。

到这儿,照例这个方子已经够全面了,不过我觉得既然去医院配中药,不要浪费这样的机会,得充分利用才是。桂枝汤作为群方之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药方,感冒时它可以作为感冒药,平时它还是补药呢,因为桂枝汤除辛温解表之外,还有调和营卫的作用。营卫是经络的气血,营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有生化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卫指人体抗御病邪侵入的机能。营卫得以调和,于是六脉一派平和,好像已经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乐,我对桂枝汤充满了期待。当然人在这个俗世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适,我的问题是常醒得早,我总是在闹钟之前就醒了,有一个方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睡眠的,据说有些人做什么梦就可用这个方,我虽然从不做梦,但张仲景说此方有调和阴阳、摄纳安神之功效,那就再加上这两味药吧,治感冒的同时再调理一下身体,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

到了医院,请中医抄方,并讲了自己的用药思路,医生也认可,只是提醒我,桂枝汤喝了不会出汗,得喝热水。这个我明白,大约里面有芍药之故。取了药到单位,去食堂要了两片生姜来,借了同事的茶壶煮桂枝汤喝,中午正好有一位同事请客吃麻辣汤,借机出了一点微汗,这样一来鼻子就通了。

晚上回到家,儿子听说我感冒,一定要我吃头孢拉定和999速复康,他说外面流感太重,这药一吃就好,可我不能接受,桂枝汤已经改善了感冒症状,最主要,我想试验中药的方子灵不灵。

第二天我把桂枝汤里去芍药加麻黄,只用保温杯泡来喝,第三天恢复到桂枝汤,还是用保温杯来泡,到第三天晚上,基本就把感冒化解了。第四天,我已经喝起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那是另一种期待,是补药带来的美好感觉。都说中医治感冒慢,那是对中医的误解,用《伤寒论》的方子,我只是初试牛刀,如果下次再碰到,应该会运用得更熟练一些,相信感冒会治得更加快速一些。

2018.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