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名族叫做羌族,他们生活在今天的甘肃,青海,西藏这一带。这些地方,长了很多羌活这样的草,治好了很多人的病,羌活的名称由此而来。 羌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的西部,羌活以根茎入药,性辛味苦,偏温。 羌活是一个解表药,最常用来治感冒,有个治外感的方子,叫做《九味羌活汤》,里面的君药就是羌活。 羌活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驱风解表,外感受了风邪,就有机会用到羌活了。讲到这里,有朋友或许有疑惑,桂枝和麻黄这类药物都可以解表,用桂枝麻黄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羌活呢? 用桂枝麻黄的方子,是医圣张仲景的经方;用羌活防风这些的方子,多为后代时方。时方,是经方的补充,有些情况适合用经方,有些情况适合用时方,大家各有所长,时方有存在的必要性,羌活也有它独特的用处。 说到桂枝,麻黄和羌活的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挺大的,桂枝汤、麻黄汤治的是风寒外感,而且是以寒邪为主的外感。羌活呢,治的是风寒湿外感,以风邪为主,夹杂着寒邪和湿邪。看起来差不多,主攻方向不同。 羌活祛风力量很强,如果感冒症状有明显怕风,羌活就可以排上用场了。羌活为什么可以驱风呢?你看它的生长环境,在甘肃,青海,西藏这些多风的地带,练就了羌活一身驱赶风邪的本领。 风寒感冒,其实又分为2种,一种是受风为主,一种是受寒为主,比如说外面风很大,但是气温并不低,这种情况下受的外感很可能是受风了,这种风寒感冒用什么方子最合适?九味羌活汤这类方子比经方更适合。 还有一种感冒是以湿为主的,比如南方回南天湿气重,这种环境下受的外感很可能是感受湿邪,表现为浑身乏力,肌肉酸软,这种湿性外感用什么方子最合适?还是九味羌活汤这类方子。 为什么呢?因为羌活不但可以驱风,羌活还能散湿,把体表的湿气散出去。 回过头去看,羌活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药,有风祛风,有寒祛寒,有湿散湿,体表最容易感受的就是风寒湿邪,羌活一味药就全部搞定了。 总结一下,羌活的作用部位在体表,可以驱除体表的风寒湿邪,其中,更擅长驱赶风邪和湿邪。 在临床上,羌活的用途主要有2个,一个是用来治感冒,一个是用来治风湿性关节炎。治外感的九味羌活汤,以羌活为君,主治风湿性感冒。治风湿性关节炎的蠲(juan)痹汤,以羌活+防风为主要药材,主治现代医学定义的“肩周炎”,五十肩等病症。 羌活的常规用量,一般就是5~10克,治疗感冒用量宜轻,治疗风湿病用量稍大,也就是10g左右。 最后,提醒一句,羌活是味药材,有外感时或者有风湿性病症时考虑用,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