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精髓不是“号脉”

 宁业堂 2018-01-19
 脉诊又称切诊,对中医诊断病情有一定的作用,但很多人误以为“号脉”就是中医诊病的最关键手段,这是非常错误的。
中医的精髓不是“号脉”
以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医诊病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中应该以问诊最为关键(不能表述清楚病情的病人除外),通过详细的问诊,一个合格的中医可以通过对患者描述病情的分析做出基本的判断,结合着望诊和闻诊,再以切诊做总结,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有了正确的诊断结果,就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确保药到病除。因此,我把“号脉”的作用定位为“望、闻、问”三诊的一种总结,是确保“三诊”结果正确的保障。
但如果非要把“四诊”单独分开,我的意见一定是问诊最重要,毕竟本人已经有10多年的远程诊病的经验,事实胜于雄辩。
如果让我靠单纯“号脉”就开方下药,我真的没有这个本事。
脉诊的理论精深而复杂,千百年来,经过不少别有用心的江湖术士的吹嘘和误导,使得很多普通老百姓不能认识脉学的真相,误以为高明的中医都有靠“号脉”就可准确诊病的神通,这是对中医的误解。
有些病人会说:“我看的中医真的很厉害,我一句话没有说,光“号脉”就把我的病说个差不多。
“在这里,我只能说,这里面有一定的取巧成分,只是患者不知道而已。
首先,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的医生确实有这个水平,靠望诊(包括看脸色、唇色、形体、舌象等)、闻诊和脉诊,能把病情断个七七八八的,但绝对不是单靠“号脉”。
其次,有很多病人看的是专科,比方说是妇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
因此,在诊病的时候,基本就划定范围了。
病证存在着真、假、虚、实的分别,而病证和脉象之间也会出现证脉相符和证脉不相符的两种类型,人的体质差异很大,病情也各有不同,对医生来说,为了炫耀自己的医术仅凭“号脉”来诊断病情是一种负责任和没有医德的行为。
中医的精髓不是“号脉”
举一个例子,有一种脉象叫“滑脉”,对“滑脉“的形容是脉象圆滑如珠,搏动极其流利,给人一种反复旋转、圆滑自如的感觉。
那么,什么病会出现滑脉呢?中医说的是”滑脉主痰饮、宿食、实热、蓄血证“,其实妇女怀孕也是“滑脉”的表现,从这我们能看出来,人体出现“滑脉“可以是很多种病证,在诊断的时候就必须结合其他”三诊“进行分析总结,不然可能会闹出男人怀孕的笑话。
汉末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有《脉经》一书,书中指出有些学医者由于对脉理认识不清,为了炫耀自己一己之能,轻易断病,反而使小病变大病,甚至害人性命。
把“号脉”当作是中医诊断的最高境界,过度夸大切诊的作用,而把“望闻、问”三诊抛之脑后,就好比画龙只画了眼睛而没有身体,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