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8-01-19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周围,出土了大量文物与建筑遗址。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代郑国韩国的国都遗址。

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黄水河交汇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在此建都539年,因此称郑韩故城,郑韩故城周长约45华里,其平面形状象一只牛角,郑韩故城分东西两区。西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和平民居住区。

郑韩故城的城垣均是用土夯筑而成,城墙高一般为10米左右,最高可达16米、城墙基宽40—60米,顶宽2.5米。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而且是供人们游览的重要古迹。

20172月,河南郑韩故城首次发现城门和瓮城。经过近9个月的挖掘清理,距今2400多年的郑国3号车马坑已基本挖掘完毕。截至201711月,已清理出4辆马车,90匹陪葬马匹,是郑韩故城内挖掘出土的最大车马坑。

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

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

郑国随着周朝东迁,也从陕西棫林迁到洛阳以东,灭虢国郐国,在此建都,为了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

公元前375年,韩灭郑,从陕西迁都新郑。公元前230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碑?这一考古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终于有了定论:河南省新郑市的郑韩故城出土的"无字碑","中华第一碑"

"中华第一碑"整体呈圭形,像匕首一样尖尖的,上半身一边一个耳朵,下半部中间有一穿孔,质地是灰色沙岩,正反两面上部都磨得光光的。它全长3.25,0.45,0.25米。

1997年,中行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土348件青铜礼乐器和45座殉马坑,震惊世人,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名都;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19613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