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陈锐的图书馆 2018-01-19

带着露珠的记录·三江丨驻村干部的苦与乐

2014-06-14 

图为驻村干部“老白干”陈煜


为了解基层干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连日来,广西日报柳州记者站站长谌贻照分别走访了柳州融安、三江的部分村屯,通过近距离接触,点滴记录,为大家带来最鲜活的基层干部工作纪实。

今天,带着露珠的记录继续为大家讲述“照哥”从三江传回的微信故事。


微信发稿时间:6月14日6时44分


凌晨,被难耐闷热和满身乱爬的无名小昆虫闹醒。躺在床上开始整理走过的路线。



【油茶里的乡情】昨晚,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岩脚村口见到美丽广西工作队队员“老白干”。跟他在老乡家里吃过晚饭后,在月光下走了近40分钟的路,转过几处山坳,再下到一处山洼,到了我们“下榻”的村支书家。


这时,散居在山间的老乡们都聚拢来跟我们打油茶。

↑↑↑见到这场面就知道,“老白干”的群众工作做得特别棒。


一天在路上奔波的我不敌疲惫,主动要求退场。老乡把我安排在一间小木屋里休息。看房间的挂饰和留存的淡淡的雪花膏味,这一定是一间闺房。↓↓↓


(小编插话:“照哥”,求闺房主人相片啊!)



我听着“老白干”和和同行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克川、新闻中心主任吴练勋在楼下与老乡们快乐地聊清洁乡村、聊如何养禾花鲤、聊各种乡间轶事。不知不觉中,拖着困顿的肉体进入梦乡……


微信发稿时间:6月14日8时10分



【村干部的“当务之急”】一大早,岩脚村村支书覃院平就起来查看他家的稻田禾花鲤。发现一条死鱼,他推断是田里放肥过多气温升高所致。↑↑↑他有两亩稻田鱼,除了稻谷,每亩仅养鱼有2000元纯收入。


发动全村养鱼,已是他的“当务之急”。岩脚村主要靠茶叶产业,养鱼只是增加菜篮子的内容,其实很少卖。


微信发稿时间:6月14日15时44分



【驻村干部的苦与乐】说说“老白干”。他真名陈煜,是我的摄友。 柳州市旧城改造服务处干部。两个月前来到侗乡深处的岩脚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


昨天我们到时 ,他刚从山里摘了两竹篓的野杨梅。一见面,发现他已从一位白净的汉子晒成黑黝黝的“丛林战士”。


村支书覃院平说,陈很实在也很勤快,到村里没几天就爬山钻沟走遍了四个自然屯,向乡亲们宣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同时发动山外的朋友为村里孩子捐资助学。



“下田、插秧、给村里孩子上课,他能做的事总愿做。炒土豆越炒越好吃!”↑↑↑村里人评价他。现在他正忙着做村里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这个周末不回家。


“在这很开心。”陈煜坦言,心里总想为村里做点事实,改变少数山里人“等靠要”的劣习。但苦于自己不懂侗話,跟乡亲们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临别前,陈煜还在为他到来前村口建起的垃圾焚烧池烦恼。由于选址不当,建设部门前期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垃圾燃烧不充分,效果不明显,他和村干研究,该如何改进才能提高使用效率。“乡亲们都不愿把垃圾直接倒进山沟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不做好,会影响这种淳朴民风。”陈煜说。


微信发稿时间:6月14日17时4分


【在路上】到达榕江河畔的富禄苗族乡,弃车过渡,继续赶往岑旁侗寨……



(广西日报记者 谌贻照)


小编:目前,除了一线基层干部,广西各地还散布着不少驻村干部,他们同样是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在有限的条件中,他们在苦与乐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个赞!



不少网友阅读了昨天日报君在微博、微信推出的第一期带着露珠的记录后,纷纷评论“照哥”的微信故事“接地气”!这里为大家透露,明天,“照哥”↑↑↑还将在三江为大家探寻杨梅产业和侗乡交通路网建设,敬请期待!


执行主编:宋春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