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严冬传暖意,围炉待春归

 夏光* 2018-01-19



古人云

谓之大寒者

寒至无复加也

农历十二月初四

2018年1月20日

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悄然而至

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

大寒适逢岁末,带着一丝

新春将至的融融暖意

大寒丨“猫冬”


诗人元稹说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严冬腊月,老屋风寒

最宜居家取暖,围炉夜话

然而在没有空调、热水袋的古代

“无事莫开门”的古人是

   又是如何“猫冬”的呢?


来源:故宫博物院

01

充个“热水袋”

天冷时,我们常会充个热水袋

殊不知这是老祖宗传下的习惯

在没有橡胶制品的宋朝

古人们也很怕冷,为此他们发明了

中国最早、也最耐用的

“热水袋”——汤婆子



“汤”为古文

意为滚烫的热水

其用锡或者铜制成南瓜状圆壶

上留一小口灌入热水,盖上盖子

然后装入布袋中达到取暖的效果

黄庭坚说,自从有了汤婆子

寒冷的冬夜,每晚都能睡个好觉

 

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03

抱个“暖宝宝”

虽然有了“热水袋”后

可以睡个暖和觉,但金属加上热水

未免有些沉重,所以就有了

更为便捷的“暖宝宝”——手炉

点燃一枚小小的火碳

用火筷将它轻埋在烟灰里

盖上罩子,不失雅趣



《红楼梦》中便有手炉的记载:

“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

给黛玉送小手炉儿

黛玉接了,抱在怀中...”


轻巧的手炉或提或捧

或装在袖内,或抱在怀中

行止坐卧,文静秀丽

透过繁密的花纹

淡蓝的轻烟伴着暖意

由指尖暖到心尖


02

开个“热空调”

手足都暖和了以后

如果身体还有些冷

那不如就开个空调吧

于是皇帝便命人将宫殿的墙壁

砌成空心的“火墙”,墙下挖有火道

殿外的廊檐底下添加炭火

热力就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这种火道还直通御床和其他房屋

形成的“暖炕”、“暖阁”

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大寒丨三候



一候鸡乳

大寒虽寒,但坚冰之下

已暗藏春意,大寒后五日

母鸡感知春息,开始抱卵孵育



征鸟厉疾

又五日,鹰隼之类的征鸟

振羽而飞,搏击长空

开始寻觅食物,以御严寒



水泽腹坚

又五日,从沿岸到中心

上下冻透,最为结实厚重

再过数日,孩子们就开始

在上面溜冰了

大寒丨养生


大寒之后为立春,阳气渐升

人体气血也要适当舒展

以便春季阳气生发

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运动


不过春冬交际,易得感冒

早起运动容易着凉

而寒冷也易导致气血阻滞不通

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

所以大寒时节,运动不宜过猛

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要太早



可以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做运动

每天坚持半小时柔和的中等强度运动

有助于促进胸中浊气排出

使周身气血通畅,增强御寒能力

提高免疫力,春天不易生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