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高戏个案研究略谈1

 飞龙在天cokvj5 2018-01-20

高彩荣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地方剧种在已被宣告濒危的境地下,能够以我们所不能理解的状态继续长期留存与发展,这与

其复杂的社会维护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家族维持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扬高戏班社的人员构成,

杨高戏班社中长者的角色作用以及扬高戏的传承方式,无不体现出家族维护在扬高戏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扬高戏;家族维护;成员:长者;传承方式

地方濒危戏曲的生存与发展,

研究者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然而其

家族传承的特性,却常常受到学者的

忽视.为什么一个已被宣告濒危的地

方戏曲剧种,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的时间继续留存,也许还将长期存活

下去?笔者在对濒危剧种扬高戏的研

1/13页

究中,发现在影响扬高戏发展的社会

维护体系之中,家族维护在其中起到

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笔者实地调查扬高戏的过程中,

艺人一直是笔者关注的一个层面.

经常会以一个外来者所不能理解的心

情揣度这些乡民,尤其是陕县峪里村

的乡民,那里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对

他们来说,唱扬高戏实在是一个太过

奢侈的娱乐.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

们日复一日地传递着这些文化信息,

且乐此不彼?细究扬高戏艺人近乎狂

热的行为,如果把它单单解释为,种

来自审美愉悦方面的生理或心理驱动

所致,未免有简单化的倾向.梅里安

姆曾经说过:”音乐是由构成其文化的

人们的价值观,态度与信念形成的人

类行动过程的结果.”这句话事实上指

,每一种音乐行为背后都有着文化

的潜在影响,对这种文化的解剖有助

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解释音乐行

.笔者将在以下着重谈到宗族制的

2/13页

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扬高戏艺人

的行为有着较为合理的解释.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源远流长,

它所形成的一系列道德约束和伦理精

神对长期因袭下来的后世子孙有着极

大的影响.也因此,”宗法制的社会结

构和伦理精神必然要落实到社会感性

生活的层面,而戏曲作为社会感性生

活的舞台体现,甚至本身就成为这种

感性生活的缩影或者其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造就了戏曲精神上明显的

家族遗传基因和形态上的家族相似

”.我们可以以峪里村为样本进行分

.像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峪里村

也是一个血缘加地缘结合而成的村落,

这里除了极少的其它姓氏外,都是李

姓后人.尽管家族制在这个村落已不

再具有以往的威慑力,但它潜在的影

响还继续留存在生活的许多方面,

括对扬高戏传承方面的影响.

这个影响首先表现在早期戏班及

3/13页

解放后剧团的人员组建上.清末至民

国时期,扬高戏便一直有职业班社的

演出活动.尽管这些班社的经营状况

已不再是真正的职业班社规模,但其

人员的组合上却体现出家班的特

.南阳村的卫冠英,卫恩法等

()家族,峪里村的李羊群,

可善等李姓家族即早期的扬高戏

艺人,后期的戏班也主要是由南阳村

魏鹏举和峪里村的李守性等人组织各

自的家族成员构成.这一形式一直沿

续到今天的业余剧团.解放后,峪里

村业余剧团共扩充了四次演出人员.

间分别为:

1958年后,为了演出《粱秋燕》,

剧团中出现了第一批女演员李粉霞等

二人.

1962年招本村女演员,有李引兰,

李便宜,李苟巷,李邦慈,陈丙来,

粉红,李粉如,现李引兰,李粉红尚

在本村,其余人出嫁.

1972年招收了本村女演员李菊兰,

4/13页

沙建英,李新亚,李定宜,李焕宜,

仙华,李花梅等,现除李定宜在本村

,其余人都出嫁.

1987年招了本村女演员陈片如,

李旭娟,李当先,李海云,陈新平,

文华,李青娟,李静等,现在陈片如,

李旭娟和李当先已成为剧团主要演员,

李青娟不再唱,其余人出嫁.

2005年新招六个演员,分明是:

李海东,王新果,李巷英,焦秋燕,

雪丛,刘邦玲,李世英.这六个人员

都已成婚,其中李巷英,李海东和李

雪丛是本村女子,其她人是外嫁到本

村的.

笔者曾调查了峪里村现在的人员

情况,发现除了2005年刚入团的几个

人员外,其他的人员基本上出自扬高

戏的世家”,南阳村的情况也是如此.

如李引兰是李可善的女儿,李超林是

李安祥的儿子,李振华是李守性的儿

,李吉祥是李羊群的孙子,原玉荣

是原汉书的儿子,魏鹏举是卫冠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