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填《浣溪沙》这个词牌时,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昵称191190 2018-01-20

丨浣溪沙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暗淡阴云蹙柳眉,愁风拢绿散成灰,一时孤燕雨中飞。

入眼残红全未坼,衔泥归舍更无期,情知春亦有轻离。

【注】:中为可平可仄,加粗为韵脚。

此调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此调由于结构上的平整,又兼之全为律句。所以极适合幽愁暗恨等表面平静内心跌宕的情感。而由于句式的单一,如果在情绪上起伏不够的话,很容易就写的寡淡无味,所以浣溪沙的难度颇大。

填好这个词牌,首先要从整齐的静态句式中,制造情节的落错感,上片三句句式完全一样,所以写的时候要自成层次,当如写书法写“一”字一般,起句应稍着浓墨,次句顺笔而承接过度,第三句轻点而收。而下片开始两句则是全篇唯一一处平仄相间的地方,也正是整首词的发力之处,通常宜用对仗照应全篇,结句则需写的留有余味。其实好的诗词也就是一篇好的文章。写文章有起因,经过,高潮,结尾,那写诗词也需有起承转合。之于浣溪沙来讲,就是需起的用力,承的舒缓,转的高亢,结的轻盈。

最后结合拙作具体观之:

上片的结构:广角镜头下大环境“阴云笼盖,垂柳自哀”的萧森,进而是对“风吹落叶”的动态画面捕捉,最后聚焦在“孤燕”的点上。而“愁风”““孤燕”则是情绪和情节上的伏笔。下片起两句对仗,以“孤燕的视线”审视大环境,见之“红未坼”'家无归'最后抖出主题“别离”。上文中的“愁风、“孤燕”正是末句说别离的伏笔。 而浣溪沙这个词牌的写法,正是如此。

浣溪沙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如果对你填词能略有助益,我也足以慰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