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袁占舵 2018-01-20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张洪霞

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  河北省沧州  061001

【摘  要】低年级儿童,特别是初入学的儿童识记字形是学习的难点,假如一味地让学生机械识记,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此项学习中保持积极,乐学的态度呢?我觉得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虽然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生字,但可通过加强识字方法指导和渗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灵活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情趣;乐趣

课堂是充满阳光的成长舞台,是感受灿烂人生的精华所在。因此,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特别是一年级识字教学最关键,它能放飞学生心灵,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进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否则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了。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课上,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学生“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1.拆变记忆。如,我们可以把“趣”拆成“走”“耳”“又”或“走”“取”教学;把“譬”拆成“尸”“口”“辛”“言”或“辟”“言”教学。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熟悉的一些构字部件,加一笔、减一笔或换一笔的方法识记。如:“十”加一笔变成“土”,“方”减一笔变成“万”,“无”换一笔变成“天”。2.字义识变。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不理解字的意思,容易写错字。如:“暖”,学生常把“日”字写成“目”,我告诉学生:有“日(太阳)”才暖和,让学生充分理解字的意思,就不会再犯错了。3.字典多音识变。拓宽学习的学习能力范围,提前做好预习准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充分开发学习潜力。

    二、给生字配画,让生字充满活力

    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们的思维既形象又活跃。在生字字形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 “身体动画 ”“思维动画”,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

    如在教 “叫”字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进人情境:只见他(司马光)把两只小手拢在嘴边,望着远方大声叫着:“喂!快来人呀!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然后解释说:“你们看我这两只手多像 。‘叫’的右半部分呀。接着请全班同学都学着我的样子拢着小手叫。”

    有的生字无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配动画,但是却可以运用想象,让字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活起来,,再配上儿歌,效果特别好。在《春风吹》中的“轻”字,学生往往把右上部分写成“又”字。运用 “动画法”,则避免了这种错误的发生。学生把“フ”想象成一座立交桥,底下的“\”如同桥墩;支撑起桥面。如果桥墩伸出桥面,写成“又”字,汽车就要被撞翻落下桥了。学生手拿一辆玩具小汽车演示了汽车被撞翻落下的情景,他们在哈哈大笑中领悟到汉字笔画的精妙,然后诵读儿歌:“左边车子轻轻跑,空中架起立交桥。横撒是跑道,一点紧紧靠,桥下工人睡着了”。更有趣的是,每次在读到“轻”字时,学生的声音都特别轻,他们说:“不能把桥下的工人叔叔吵醒了,他们建造立交桥多辛苦啊!要让他们睡个够”。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创造性的想像力使祖国的文字有了灵性,其有了生命。

三、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发学生的识字冲动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的。为了让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形成乐教乐学的氛围,可采用以下途径:
  1.图画创设情境。教室周围用几张大展版围成一圈,上面画的是公园的美景,上课伊始,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这些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宝塔、小桥、红花、山洞、荡船……学生看到的这些事物就是今天要学的词语,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始了识字活动。
  2.音乐创设意境。这些词语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老师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很巧妙很有趣的朗读词语的环节。先把这些词语配上音乐编成一首小诗让孩子们听,然后让孩子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也把这些词读成一首诗,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老师给学生配上音乐读,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孩子们真像读诗一样,陶醉其中。这样有创意的设计把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首可爱的小诗。学生读得兴起,和老师一起边读边配上动作,枯燥的读词语竟然变得这么有趣味。

3.表演创设语境。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字,可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表演,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见生字质疑,激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笔者:“老师,‘篮球’不是用竹子做的,可 ‘篮’为什么是 ‘竹’字头的呢?,笔者趁机说:“这么平常的一个字你就能提出这样高深的问题,老师真佩服你,如果你能解答出这个高深的问题,就更不同凡响了。回去再想想好吗?

    第二天活动课上,笔者带着孩子们去打篮球。在休息的时候,笔者问: “篮球是用什么做成的?” “皮!”。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那为什么 ‘篮球’的 ‘篮’却是 ‘竹’字头的呢?”孩子们七嘴本舌,笔者特意请昨天那位学生发言。他说:“最早的篮球是美国人发明的,把竹篮作为篮筐,用足球作为工具,每投进一次,都要爬上梯子取出球再进行,后来在竹篮的底部挖洞,这样就方便多了,慢慢地又改进为用铁筐加网兜了。所以 。‘篮球’的 ‘篮'是‘竹’字头。”学生们恍然大悟。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要引导,哪怕是一个小心的问题都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题及解惑中增强创新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