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稽核

 个人书馆01 2018-01-20

    怎样做好稽核工作呢?

    第一要制作《稽核控制卡》。查什么,查谁,在哪里查,一天查几次,一个星期查几次,这些内容要在《稽核控制卡》里列得清清楚楚。不能把稽核当成一个随便的检查行为,这样会引起被稽核人的很大反感,要把稽核常规化、制度化、动作化、标准化。《稽核控制卡》相当于稽核员的作业指导书。

    第二要做稽核日计划。把每天要稽核的内容明确下来,如果这一段时间管理变革的重点是品质攻关,那么稽核日计划就要围绕品质攻关来做。像某项目的缺料不良攻关,稽核部查了1840次,这就是稽核日计划天天去做的事情。如果是生产日计划的推动,那稽核日计划要配合生产日计划的推行。

    第三就是进行稽核日总结。欧博强调所有的事都有始有终,有计划没总结,这个计划等于白做,某项目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稽核一定要有日总结。

    第四,稽核要有考核。对稽核员的考核要跟稽核对象的业绩挂钩。我们在某项目就订得很清楚:不良率上升了就罚稽核员,下降了就奖稽核员。为什么?稽核员去检查别人,如果查来查去,没有把效率查上去,你去查干嘛?

    对被稽核的人怎样考核呢?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执行率,不是执行力。请大家注意执行力与执行率这两个词的区别:执行力是抽象的,没有办法落实的,因为它不可量化;执行率是可量化的,具体的。一件事查了100次,他做了50次,叫50%的执行率。所以,稽核的考核一定要树立执行率的概念,而不是执行力的概念。执行力是笼统的,不解决问题的。

    第五,稽核一定要做案例分析。做稽核就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发现了一个问题要教育100个人,因为发现的问题都有成本。

    搞案例分析,就是企业内部天天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动作,向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学习,我把这个叫自性开发。什么叫自性?就是自身的能量,六祖慧能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搞案例分析就是要把企业的自性,把大家的自性开发出来,这也是培养人的过程。

    第六,稽核一定要有整改。有稽核没整改不行,要下整改通知书(单),让他去整改。他实在不改怎么办?冲突起来怎么办?领导管人流程管事,交给领导处理。

    第七,必须要有稽核日志和稽核战报。稽核时要有稽核检查表,现场发现了什么情况,就将它填到稽核检查表上。稽核日志是把这一天的稽核情况归总起来,稽核战报则是把稽核的所有情况进行归总,有可能是一天的,也有可能是一个星期的。稽核检查表、稽核日志、稽核战报、案例分析会,都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工厂的管理情况,让全体人员对工厂的管理活动有一种觉知,了解工厂到底发生了什么?

    稽核改变的不仅仅是事,更是人。如果某项目缺料不良攻关查1840次仅仅是为了改变缺料不良这个问题,那这个成本代价就太高了一点。请大家记住,查1840次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企业的人,是让企业的人知道,管理层有这么大的决心,大家非改不可。所以,稽核是一种高成本的改事方式,低成本的改人方式。反复稽核,看似高成本,但把人改过来后,大家走上正轨,能自动自发按原则做事,这个管理成本就很低了。

    通过事情改变人是改人的最好方式。不要企图通过思想改变人,因为人心无常,而事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的心就像水,事情就好比装水的容器。水无形,杯子装它,它就成杯子的形状;盘子装它,它就成盘子的形状。在事情上下功夫,才能够把人的心、人的习性固化下来,这是这么多年我做管理的深切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