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粮杂志中论述最多的四种通风技术

 漫路修远 2018-01-20

国内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仓储通风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储粮通风目的在于利用机械通风改善粮仓情况,达到低温储粮、绿色储粮、科学储粮,以保持储粮稳定性。今天简要介绍杂志中论述最多的四种“通风技术”,希望大家以后再阅读杂志时,对相关概念不会陌生。

No.1

恒温补冷储粮通风技术


恒温补冷储粮通风技术是借助北方地区四季温度分明的特点,通过冬季对粮堆大面积通风降温,在粮堆内部保留大量冷源,待炎热夏季利用粮堆“冷芯”通风降温。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夏季粮堆散慢、热稳定性差等难题,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功效。由于粮堆内部典型的多孔介质模型,恒温补冷储粮通风技术采用粮堆内部环流和小型谷冷风机的方式来实现对粮堆的恒温控制。

(观测膜下  是否结露)

当粮堆和外界大气温差较小时,谷冷机自动关闭压缩机运行环流均温模式,以减少无效通风的成本;当两者温差较大时,内部小型谷冷机自动开启压缩机以补充部分冷源,实现高效节能。由于传统的粮库谷冷机在夏季受高温影响,工作中自身也会散发一定的热量到粮堆中,使附近区域的粮堆整体温度并没有实质的下降,甚至升高,可能导致降低制冷效率。


No.2

仓内膜下环流通风技术


膜下环流通风技术的核心设备,包括环流通风管、环流风机和粮面压盖等。安装环流通风管时将PVC通风管道与粮仓通风口的通风地笼上相连,转角沿墙壁直上进入粮堆。环流风机则是利用软管将风机和环流管接通形成一套环路。粮面压盖选择保温棉被等,放置在粮面上面,再罩上一层粮食专用塑料膜,以保持整个环流空间的气密性


夏季高温天气,打开环流风机和布设在粮堆内的通风管道,将粮堆内冬季通风存储的冷源,实时地与粮堆表层在夏季高温形成的仓内积热进行交换,从而使粮堆内部温度基本达到平衡。

No.3

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


传统平房仓通风有竖向通风和横向通风两种。竖向通风技术存在粮仓底部布设大量的通风管道,出入库时,作业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较大。横向通风技术则是一种相对较为新颖的通风方式,该技术利用安置在仓房顶部墙壁两侧且低于装粮线附近位置的通风道,取代以往传统竖向通风方式水平安置于地面的地槽通风道。

(横向通风示意)


在粮仓实施通风时,可以使气流从一侧风口吸入并横向穿过粮堆后从另一侧风口排出,以实现整个粮堆表面的不揭膜通风作业;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环流恒温通风,粮堆冷却,也可以实现环流熏蒸等节能储粮新技术。


No.4

智能储粮通风控制技术


近几年,由于信息化技术所带领的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传统储粮通风技术向先进的智能化通风控制技术大步迈进。在十几年的摸索和发展中形成了不同信息化技术下的智能粮仓通风格局。其智能通风技术特点为:通过安置在粮仓内的多形式传感器网络获取粮堆的粮情数据,利用相关专家的知识和长期工作人员的经验建立数学经验模型,并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以动态提取数据的方式根据不同参数值和反馈信号,来自动准确判断出相应通风类型。

(智能通风采集粮情数据)


常见的三种通风类型为仓内排积热型通风、上行式粮堆降温通风、粮面表层自然降温通风。选择最佳通风时间,远程控制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通风设备和仓房门窗的开关,进行智能化有效通风,避免无效通风、过度通风和有害通风现象的发生。系统内部数据库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模型,提高智能化水平,在有效控制粮仓储粮环境、粮食品质和降低储粮成本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改善了粮库的工作环境。

★★★★★



基础技术要求


★★★★★


风道铺设时要看距离。根据实际粮仓通风发现,如果仓房跨度超过25m,单侧通风就会有问题,进风口的另一侧会因为风力达不到而存在通风死角,导致粮堆内部水分转移,严重的甚至结露、发热。因此合理的布置风道是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对于跨度大的仓房,使用两侧进风。同时要根据粮堆高度设计装粮线。超过装粮线的,也会导致水分聚集表层,给储粮安全造成不利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