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希鹏 | 太极拳战略:先射击,还是先瞄准

 jinniu863 2018-01-20



导语

机械论认为,凡事经过计划、执行、考核,就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下,建立核心能力,持一种“先瞄准,后射击”的战略观。混沌论认为,这个世界是活的,未来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一种与人互动后的突现,持一种“先射击,后瞄准”的战略观。面对急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的竞争,应采取何种战略思维?不是机械论,亦不是混沌论,而是调和二者的“太极拳战略”!


战略规划,你觉得应该是“先瞄准,再射击”,还是“先射击,再瞄准”?


赞成先瞄准的人,通常假设目标是固定不动的,而且你看得到它。但是,在急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你能准确地看见未来吗?你有没有发现,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武器才需要瞄准,近代的武器多半是不需要瞄准的,像是机关枪扫射,没时间瞄准,基本上是散弹打鸟;战斗机上的空对空飞弹,因为你的目标是另一架移动中的战斗机,通常是在射击之后,飞弹再自己追着目标跑;或是像巡弋飞弹或导弹,因为距离太远,肉眼看不到,也是射击后,再用定位系统来引导。当有越来越多的武器系统都是“先射击,再瞄准”的时候,传统企业的“先瞄准”战略思维,是否将受到挑战?


此文中,我提出了“先射击,后瞄准”的战略观,因为急速变化的动态环境,是一个混沌或是复杂系统,而管理混沌系统无法准确预测。过去教科书中强调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机械论,在急速变化的动态竞争环境中,往往成为企业转型僵化的主因;在“互联网 ”的世界里,世界是连结的,常有意外的发现,是一种混沌论。此文中,我将提出“太极拳战略”思维,主张要调和机械论与混沌论,来面对急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的竞争。


机械论:当核心能力成为僵化的原因


赞成未来可以预测并瞄准的人,相信世界像机器一般,是可以准确地预测的。因为能够准确地预测,所以机械论的企业强调花时间建立核心能力以面对未来的挑战。不过,在快速变动的时代,现在的核心能力,是否会成为未来组织转型僵化的原因呢?


过去二十年,我们主张企业必须培养核心能力,因为有能力的企业,才有竞争优势。但是,在“互联网 ”时代,有许多互动与不连续的快速变革。“不连续”指的是过去核心能力可能用不上了,“快速”则意味着很快就会用不上了。所以,核心能力就成为核心僵化的最主要原因。


举例来说,柯达的核心能力在胶卷,成了转型数字相机僵化的主因;微软的核心能力在桌面软件,也僵化得很难转型到网络化服务;雅虎的核心能力是媒体入口,转型搜索就不如原生的谷歌;之后,谷歌奋力转型社交媒体,又不如原生的脸书;脸书在通讯社群上又不如微信。


既然存在许多快速的不连续变化,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瞄准上(分析现在产业与价值链),往往瞄准后,产业已经进入下一波。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投入手机市场,根本不太需要对现有市场做五力分析,因为分析完后,市场又不一样了。如果知道下一波是可穿戴型智能手机、电子支付、设备驱动服务(O2O)……此时此刻,应该开始研发下一波产品,才有出线的机会。专注于现有产业的分析,是先瞄准的战略。要先射击,创造出我们的先见之明,或是依照浮现的目标,调整我们的行动。


我认为在变动的时代下,企业必须在既有产品登峰造极之际,比竞争对手先一步推出下一波的产品,方能取得长期竞争优势。但凡有生命的就会有生命周期,一个创新产品达到巅峰,不要得意,因为接踵而来的就是产业的蜕变,此时反而要思考如何借由颠峰的资源与能力,领导产业走向下一个趋势。早期微软DOS达到颠峰后,成功地将产业导入视窗软件。阿里巴巴也在电子商务的巅峰,走向金融服务与智慧商务的新事业。生命周期是商业的规则,在巅峰时你不出来带领大家蜕变,就会被别人所取代。


当核心能力成为核心僵化的主要原因时,让我想起金庸小说中的葵花宝典“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字句,也就是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主流企业要定速地砍断自己的产品,好引领大家进入下一代的创新。


在著名管理学家凯瑟琳 · 艾森哈特(KathleenEisenhardt)的理论中有类似的看法,企业可以采取“事件步法”与“定速步法”来面对变革。事件步法指的是,当某事件发生了(如企业面临的问题、竞争者采取了举动等等),才进行改变的行动。定速步法则是依据一个规律的时间表,主动提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比如早期的英特尔与微软,以及现在的iPhone,都是时间到了就推出下一代的产品。


从过去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葵花宝典的精义在于:首先,一旦企业取得了主流的地位,就要设法将产品转换成“产业标准”,排除其他竞争者,进而锁定消费者,达到“垄断”的目的。一旦产品登入主流派,就能成为“东方不败”?那可不一定,如果一个主流派的产品不懂得定速步法,它的优势是不容易持久的。其次,当竞争者疲于奔命于现有产品之际,要定速推出下一代产品,才能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后面。


不过练葵花宝典要小心走火入魔。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某侠客在练葵花宝典的时候,翻到第一卷,说要挥刀自宫,于是“唰”的一声,当场痛到昏了过去。第二天醒来,翻到第二卷,上面写道“若不自宫,也可成功”,于是“啊”的一声,当场又难过得昏了过去。第三天醒来,翻到第三卷,上面写到“即使自宫,未必成功”,于是又昏了过去。企业自我毁灭而寻求创新时,要特别小心,必须要看完后面几卷专栏,再做决定。


许多孤注一掷采取创新战略的企业,最后成了先烈,因为大多数的先见之明,后来证实都不是。未来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社会是一个彼此连结的复杂系统。


“互联网 ”的意外发现


混沌论主张这个世界是活的,会有许多突然出现(突现)的未来,因为“互联网 ”的世界是连结的,在连结的世界中,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书?我认为是“维基百科”。这本书为什么最大?因为它没有目录。但凡有目录的书,就会受限于目录的架构。书的架构是一种由作者定义出的内容主题与逻辑,人们要花时间把整本书看完,才能了解作者的逻辑。所以,有目录的书写不大,写大就看不懂了。维基百科则不一样,是由一篇篇的小内容超连结(hyperlinked)起来的,文章连结的逻辑是由读者而非作者决定的,所以这本书虽然大,但是每个人看书的逻辑都是顺着自己的逻辑(浏览路径)在看,这是一种“个人化”(personalization),而非定制化(customization)。因为没有目录,这本书将会无穷无尽地连结出去,有着许多意外的发现。


天底下最大的市场在哪里?我认为,天下最大的市场是“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ing),因为这个网络社会没有区隔(segmentation)。但凡有区隔的市场,都会自我设限。市场区隔的假设是,市场消费者间的关系是静态的,但在社会网络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彼此影响着。举例来说,有研究发现,在社会网络中的“胖子是会传染的”,也就是如果你的朋友圈中存在胖子,你成为胖子的机率就会变大,因为朋友间的影响,你会渐渐接受胖是一件可爱的事,同时生活饮食习惯也会彼此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朋友都在买房,你买房的机率就会提高。你周围的朋友都美容,你去美容的机会也会提高。未来不再是市场区隔,而是一种彼此连结的社会网络。我在杂志上看到一个英国的青少年,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用电子合成音乐制作出十几种放屁的声音,如乾屁、湿屁、响屁、闷屁等,放在AppStore上以0.99美元贩售,因为正值圣诞假期,没想到一个月卖出一万多套。过去,要把软件卖到全世界,需要建构全球的市场渠道;现在,一个英国的青少年,只要透过AppStore,利用苹果所建立好的社群网络,轻易就能接触这块最大的全球市场。


最后,我再问,世界上最大的产品是什么?我认为,是互联网所连结的服务。现在的产品,只要连上网,就成为这个最大产品的一部分。举例来说,数码相机、导航、电子字典、游戏机、电视机、音响、电话、印表机、电子书……原本都属于不同的产品与产业,因为都数字化与网路化了,最后都成为智能手机的一部分了。未来,云端服务、物联网、智慧生活的普及,将会让所有的装置(书包、医疗、娱乐、保全、家电、购物……)都成为一个产品。现在的重点不是你卖什么,而是你如何与他人连结。举例来说,有人在做网络体重器,也就是在你洗澡前,量了体重以后,你的体重资料就自动上了云端,你随时可以上网查看你的体重变化趋势。当血压计也上网后,你每天量的血压也就上了云端,可以做云端医疗管理。不久的将来,所有的东西都会连上网络,严格讲起来,都成为一个联网商品了。


在德鲁克晚年时,有记者访问这位管理学之父,请教他终其一生研究管理,对管理有什么看法?德鲁克回答说,管理就像玩“乐高积木”,企业必须要与其他企业组合出最终的产品。如果配合连结策略来看,就是为未来企业的战略思考,不只是考虑自己的产品规格,也要考虑到别人的连结规格。不只要考虑到自己的获利,也要考虑到别人的获利。因为演化,不只发生在单一的物种,而是一种协同演化。企业开始要学习与竞争者一起拼图,与互补者拼图,甚至是与客户及供应商一同拼图,未来商品会怎样,往往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看你遇到什么样的“乐高积木”。也因此,过去的创意是在企业内部发生,而“互联网 ”时代下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或来自于执行行动中所发现的创新机会(CreAction)。


世界是混沌的,所以需要simplerule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曾经将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靠外部指令形成的他组织,如电子宠物、企业组织、机械构造;另外一种是以生命或成员互动构成的自组织,如我家的狗、细胞、股票市场、Web2.0、社群组织。前者是一种机械论,后者则是一种混沌论。


“控制”这个观念来自于机械论。举例来说,我可以控制我的电子宠物,但是我无法控制我家的狗,如果是一群狗,行径更是难以控制。电子宠物是依照设计者的逻辑在行动,而我家的狗却是有心智的,并易受环境些微变化的影响,导致行为难以预测。


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生命的,会自己启动、修复与成长。所以,在“互联网 ”的世界中,互连生命的经营,就比产品功能的控制重要。功能,指的是计划、执行、考核,是一种瞄准后射击的控制,而生命的经营,却是一种射击后不断瞄准的互动规则。


在复杂理论中,我特别喜欢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复杂系统中存在许多互相关连的组成份子(agents),彼此依循简练规则(simplerules)随机地互动着(randominteraction)。这些大量的互动会“突现或浮现”(emergent)出多种形态(patterns)。复杂适应系统有几项特点:
突现。未来不是计划好的,是突然出现的。在变动的时代,许多时候观察市场比市场计划更为重要。股票市场因投资者间互动所产生的贪婪与惧怕,突现许多股票走势形态;在生物界,白蚁间的互动,在没有设计师的指导下,建立复杂的蚁丘,也是一种突现。


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初始现象(InitialCondition)的些微变化,也会因为一连串连锁的突现,而产生巨大的影响。耳熟能详的例子是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Lorenz)提出的蝴蝶效应。同样的,我们也很难对组织、经济、互联网作长期的预测。此外,企业必须注意许多细节,一个微小(不起眼)变化,像是美国的次贷决策,竟然引发极大的全球经济风暴。


自我相似性与分形(fractal)。许多表面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背后有着简练的规则与自我相似性(形态),而且不断地重复发生。人类社会的自我相似也会来自于模仿或物以类聚。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导引无数自私的制造商与消费者,维持供与需间的平衡,原来自私也是一种分形。互联网分享也是种分形,突现出分享经济的新商业形态。


自我组织系统。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成员间互动模式,而互动模式的改变也意味着环境的改变,因为成员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份。这种相互演化(co-evolution)适应过程是没有稳定状态的。此外,系统是开放的,随时会有新的利基、新的参与者与新的合作竞争关系,所以系统永远处在自我组织的过程中。网络、企业与产业都是有生命的,会演化成什么样子,是由环境(成员间的互动)决定的,而不是企业主。企业主可以借由建立互动规则(simplerule)来改变企业,而不只是下达命令。


注意混沌边缘(theedgeofchaos)。复杂系统是简练规则与随机性的组合,当一个复杂系统移动而超出混沌边缘时,就会超出界线而发展出不同的系统。此时跨领域的碰撞,常是创新的开始。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不是机器。机器不会自己启动,但是人会。机器不会成长与自我修护,但是人会。机器的特性与功能是设计者给的,但是人会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企业主与其控制组织,不如设立简练的规则,尊重企业自我适应的机制。


简言之,活的世界构成了复杂系统,而管理复杂系统,我们需要简练的规则。这也就是艾森哈特所主张的,要用简练的规则来管理复杂的世界。下面,我会提出“先射击,后瞄准”的太极拳策略,并探究太极拳搏击的简练规则。


太极拳战略


机械论认为,凡事经过计划、执行、考核,就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下,建立核心能力,持一种“先瞄准,后射击”的战略观。混沌论认为,这个世界是活的,未来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一种与人互动后的突现,持一种“先射击,后瞄准”的战略观。到底是机械论比较对,还是混沌论比较正确呢?


我跟学生说,如果地上有两张钞票,一张一百元,一张十元,你会捡哪一张?我会两张都捡。因为单选题只会出现在学校的考卷中,自从离开了校园,这个世界就只有复选题与申论题了。我们是“高级”知识分子,不接受单一的答案,那么要如何调和这两种世界观呢?这让我想到我们老祖宗的太极,于是就去拜访了太极拳的高手,请教他们太极拳的搏击战略的简练规则是什么?结果得到了两个结论。


  • 太极拳战略原则一:攻击的力道,来自下盘的坚硬;化解的力道,却在上盘的柔软弹性


太极拳的师父告诉我,当太极拳的上半身保持柔软时,下半身一定是坚硬的,因为此时搏斗的攻击力道来自于下盘。太极拳者一旦往前跨一步,是不轻易退缩的。这有什么启示呢?企业必须要先认清什么是你柔软的上身,以及强硬的下盘。因为,攻击的力道,来自下盘的硬;化解的力道,却在上盘的软。


柔软的上盘可以类比成企业的创新产品。在电子商务的创新年代,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企业要保持弹性来面对改变。当企业看不到未来趋势,往往射击后需要随着生态成员互动,不断调整瞄准目标。企业不断推出新的创新,成功了,就是商品;失败了,就算是市场调查。


下盘是一种有计划的资源积累,是进攻力道的来源。弹性地开发创新应用的目的不在应用本身,而在这些创新应用能为企业累积什么资源,作为未来攻击的力道。因为大多数的创新都不会成功,但是都要积累一些资源。应用保持弹性,资源保持坚持,弹性与坚持,就是太极讲求的阴阳调和。


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上盘的应用创新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保持弹性,成功失败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累积了什么资源?在过去十多年间,阿里巴巴集团相继经历了推出口碑网、阿里软件,香港挂牌,私有化,成立阿里妈妈、阿里金融、阿里研究院,推出淘宝网、一淘、天猫、支付宝、阿里云……这些都是化解敌人攻击力量的上盘弹性,这些创新的成功与失败不是重点,重点是累积了阿里巴巴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下盘资源,比如许多的账户数据,得账户者得天下,这些账户所构成的大数据与支付宝金融服务,才是未来进攻力量的根基。


  • 太极拳战略原则二:阴阳调和,一旦上盘变硬,下盘就要柔软


太极拳讲求阴阳,上盘柔,下盘就刚;上盘一旦逮到机会变硬,下盘就要保持弹性变柔软,太极不会上下盘同时变刚硬,也不能同时都变柔软。也就是一旦上盘的应用获得大胜,就要改变下盘的资源来适应。


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原本只是贩卖书籍的网络书店,后来在应用保持弹性,也开始贩售影音光碟、软件、TV游戏、电子产品、服饰玩具、家具等等。过去累积了很多电子书与音乐的内容资源,在此资源支撑下,一举推出以Android为平台的平板电脑KindleFire,以低价与大量数字内容切入市场。但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亚马逊也在利用其处理海量信息的平衡负载能力,一举推出Webservice,现有全世界的企业都在租用亚马逊云服务的服务器、云应用软件、云储存空间等。许多人感到很惊讶,亚马逊不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吗,怎么摇身一变,成了云服务公司,还赢过标榜云服务的谷歌呢?当某一项应用一旦抢得先机获得胜利,接下来要做的不是自我限缩,而是让下盘变柔软,弹性改变自己公司的经营定位与资源。


结论


其实太极拳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功力叫做吐纳,用意不用力,以意导气。用意,指战略中的精神;不用力,指不用蛮力,使用恰到好处的力量,以保持轻松应变。我想到金庸小说中,洪七公在教郭靖降龙十八掌中第一掌“亢龙有悔”时有云:“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狠辣,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如何保持弹性,累积下盘实力,以面对未来更多的变化?你累了吗?要反省自己在工作上是否用了太多的蛮力?有时静下心来,凝听内心的声音,反而人生更省力,在战略思考上更能看清楚一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