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退出了有马云、雷军等人的微信群?

 一飞图书馆 2018-01-20


作者:鲁冰逊

本号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后台





不久前,被一位“朋友”拉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面很多大佬,包括马云、李彦宏、雷军、俞敏洪等等。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不是他人冒充,全是本尊。拉我进去的人是某创始人,我并不熟悉,只是碰巧和他在一个经济相关的微信群,他在里面发了一个二维码,我扫了一下便加入了此群。


刚进入此群的第一感觉是震惊,平生第一次和这么多大佬在一个群,激动地手机都差点掉到地上。翻看这些大佬的朋友圈,一些设置了权限无法查看。马云的朋友圈发了几张参观博物馆的照片,配了几句话,风格和微博差不多。某著名天使投资人的朋友圈分享了一篇莫言的《母亲》,并说了几句感受,基于此人的语言以及之前被曝出来的新闻,很难相信他的话语中有什么真情实意。试着加了其中一位的微信,结果当然是没有回应。


在加入此群后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一直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仿佛因为在这个群里面,我也瞬间升级为成功人士。看,我认识的人多牛!所以,我也很牛!这几乎是我当时的心理状态。


几天后的某个夜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可笑与可怜。



1.  在没有同等级能力或者足够潜力的时候,这些人完全不可能成为我的人脉或资源。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段话:


“我也奉劝那些在社会上混的朋友,不要以认识了这个哥那个老师,天天蹭个饭局,和谁在一个微信群里,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踩在了时代的前列腺上了。这都没有用,孙中山都不行,你好使吗?希望大家能努力先让自己成为大神,再扩张自己的学界交际圈是很好的。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不要过度沉迷虚幻的朋友圈。”



呆在这个群,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以沾沾自喜向朋友炫耀。但这些虚幻的东西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脚踏实地。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没本事,认识谁都白搭。马Y连赵W都不熟,你算哪位?



2.  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无法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学到任何东西。


大学读书时,课堂上老师总是会放俞敏洪、李开复等人的的演讲视频。当时,对于我这个在教科书外从未接触过其他任何活生生的人文教育的人来说,这些成功人士奠定了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方向。我买了所有李开复的书籍,看过网上他所有的视频,并且做了很多笔记。眼花缭乱的新词、出奇的思维方式俘获了当时的我。之后才发现,这些概念除了能让你侃侃而谈外,并没有任何实质内容,而我要学的是真正的学问,这两者相差太远了。


幸运的是,后来机缘巧合遇到了打开自己视野的良师益友,改变了阅读方向,才把书读正了。


顺便提一下,高校的问题实在很严重。我所在大学的电子阅览室的网站首页居然充斥着瞿XX等营销家的视频,还冠以国学大师的名号。一个人文积淀已然很深厚的高校都如此引导学生,更别提其他学校了。


对追求真知的人来说,值得学习的是学者而不是成功人士。不管你从视频还是从书籍,成功人士永远不可能教给你任何真东西。如果你放着北大哲学系教授的文章不读,却想从马云的视频中去寻找灼见,这是不是太奇怪了?


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方向从成功人士转向了学者。


从这方面来说,我也不应该待在这个群里面。



那我为什么还待在这里?不断追问自己,只有一个答案:虚荣。


对庸俗的人来说,虚荣是可以理解的,大多都是靠虚荣和优越感活着。“不比身边的人差”几乎是一些人判断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些人一生唯一的目标。


想要克服庸俗,就必须努力去挤掉虚荣的泡沫,选择过一个尽量“本真”的生活。


想通之后,就退出了这个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