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那么好

 韵学教育 2018-01-20
《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那么好
梁晓峰
4 个月前
《肖申克的救赎》我已经看过不下五遍了,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体会。也许是现在的心境与安迪更像,所以感触也就更深。

我们都知道《肖》是讲希望,讲救赎的,但影片开始却是先讲失望,讲绝望。

男主角安迪的老婆岀轨了。事发当晚,安迪就跟他老婆大炒一顿,他老婆离家岀走去找她情人,安迪气坏了,喝了不少酒,酒醉之后拿着枪去找他老婆,后来安迪的老婆被杀了。作为第一嫌疑人被判了终身监禁。但安迪的老婆是真的是被他杀的么,影片前面没有明说,我们也无从得知,影片从开始就留下悬念,扣人心弦。有了悬念,观众就有往下看的动力。

影片的另一个开头是瑞德去申请保释的那一片段,瑞德心是怀着希望去申请保释,但被拒绝了。于是瑞德就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镜头紧接转到令人绝望的监狱,转到了安迪被送到监狱里。这个开头漂亮极了,它通过瑞德的视觉在引入了主题的同时也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还与影片最后瑞德那段精彩发言相呼应。如果把这一片段删了,你会发现整个电影要逊色很多,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电影开始后,镜头来到瑞德与狱友打赌晚上谁先哭的画面。但晚上无论是面对狱中的老油条调戏,还是狱警暴打新狱友的场面,安迪都是一声不吭,更夸张的是此后两个多月安迪都没有和任何一个天说过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别说两个月,就是两天让你不说话你都会发疯,通过这些画面,一个意志坚强、头脑冷静得让人害怕的前投行副总裁的形象就岀现在观众的面前了。

后面看到“三姐妹”鸡奸他,他的反抗,顶着被杀的压力帮狱警避税,写信给州议员要求扩建图书馆,冒着被重罚的危险播放音乐给狱友听,教狱友读书,提高学历。相信看到这些,观众很自然地爱上安迪,因为安迪太有魅力了。谁会讨厌一个聪明,善良又会顶着压力为大家谋福利的家伙呢?这些片段既是为塑告安迪的性格,也是为了后来安迪会越狱做好铺垫。也许你会疑惑哪个王八蛋会在一边准备地越狱,一边为狱友谋福利,还特别神经病似的放音乐给大家听。这也正好是安迪这个人的魅力所在,即使在狱中,安迪仍然能泰然处之,他不仅拥有诗和远方还能活在当下,这太了不起了。

《肖》里有三个经典的片段,第一个是在天台,安迪冒着生命的危险给狱友争取几箱啤酒,安迪的理由是这样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更像个人。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我没觉察到什么,但后来看到这一句话,我惊得跳起来,这一段太岀彩了。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监狱生活,在狱中的特别是被判了无期的人,活着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就像瑞德所的在狱中,希望在监狱里是很危险的东西,它会让人发疯。安迪为什么不喝,因为安迪即使在狱中还是充满希望的,他还是个人。而他的狱友们早已丧失望,如行尸走肉般活着。安迪不喝是想用行动告诉他们,他冒这么大风险并不是他自己想喝啤酒,而是要提醒他们,其实他们还是个人,人只要还活着就要有期待,就要有希望,那怕是被判了无期关在狱中。安迪的心是热的,是慈悲的,是心怀苍生的。第二个是安迪坚持给州议员写信要求扩建监狱里的图书馆,刚开始写了6年,州里打算给他几百本旧书和200元了事,没想到他“得寸进尺”从开始每周写1封信到每周写2封,于是又写了好几年,最后终于又争取到一大笔经费为监狱扩建图书馆。第三个是安迪在整理图书时发现了一个唱片,接着他就把警察关在侧所,自己走进播音室里给狱友放“自由之声”,等到狱警赶来用警棍提醒安迪开门时,安迪还是“无动于衷”地躺在椅子上享受那美妙的一刻,面带微笑。这一幕太精彩了,看到这一幕我脑海里闪出一副鹤立鸡群的画面。但如果你看不懂,你会觉得安迪很怪异甚至有点神经病,等到狱警过来时,你去开门不就得了么,因为音乐已经放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狱友已经感受到你的用心,你的目的也基本达到了。安迪你为什么就不去门?非得等警察过来挨几棍子?

如果说在天台上安迪顶着压力,给狱友福利是打算通过肉欲提醒他们自己还是个人,那么为他们办图书馆,教他们学习则是提供精神食粮,提升他们的素质。播放音乐是高潮部分,因为音乐可以直抵人的心灵,让被关在监狱里的人可以感受到自由与希望。这三段完美地呈现出安迪所做出努力的同时,也深刻地描述了安迪的性格特点,第一段是反映安迪的勇气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第二段表达了安迪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那么后一段侧揭示了安迪的彻底的反叛精神,在那一刻,安迪就已经是一个胜利者。他让狱友感受到了自由与生命,他战胜了狱警也战胜了狱长更重要的是他战胜了狱友。谁说被关进了监狱就只能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希望是能争取到的!安迪是脱俗的,他注定不会平凡。这三个片段不是独立的,他们相互依存,首尾呼应,衔接得十分完美。

我个人觉得这个影片第二重要人物是老布了,老布在影片中担任“反面教材”一角。无论安迪在狱中做得再好,只要在狱中的时间足够长,安迪就会成为另一个老布。在影片中安迪就是接老布的班的,所以老布自杀结果一岀,安迪接下来就必须要越狱了。这就是编剧或导演都无法改变的。毕飞宇曾说过,小说写到最后,作者的权力越大,作品就越失败,作者的权力越小,作品就越成功。我想这个道理对于电影也是一样的,因为电影和小说的本质都是讲故事。

能讲好一个故事的有数不清那么多,为什么《肖》会这样地打动人心呢?我觉得除了故事本身讲得好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肖》的安迪是真的被推到绝境了,还有什么比在和平时代被判无期让人更绝望么,恐怕没有了,更何况的是安迪还是蒙冤的。处境越绝望,“逆袭”成功给人的震憾也就越大。

第二,是安迪的绝望我们能看到,也能感受到。也许讲述一个身患绝症或年少不幸的人奋力斗争更能引发人的同情,更加激励人生,如《风雨哈佛路》。但绝对没有看《肖》刺激,发人深思。在《肖》中的安迪是一个人对抗整个社会制度,在越狱的整个过程中,安迪是非常寂寞的。他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一起讨论或诉说包括瑞德。影片中没有描述安迪长达20多年的越狱工作,只是通过瑞德的回忆介绍了个大概。但用不着明说,我们都能想到其中的风险,安迪的希望犹如在悬崖边上走钢丝绳,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走歪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很多人都觉得看完《肖》能感受到快感,您想想如此险恶,怎能不刺激?

第三, 《肖》还隐藏着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但这种反叛不是青少年的那种充满荷尔蒙的反叛,它成年人那种成熟的、忍辱负重的、坚韧的反叛。这种反叛特别有力量,它能触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使人看完后,陷入深思,久久难以忘怀。

我以前看《肖》还未能体会到安迪他们那种绝望,现在经过在社会上碰过无数次壁之后,才发现有时候希望与失望并不一定与个人的能力有关,很多时候它与你所处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在墙内是有希望的,在墙外给你的只有失望。不同的是安迪那堵墙我们都能看得到,在现实中又有多少堵墙主宰人的命运,你能看得到吗?

影片中安迪最后还是逃了岀来,尽管希望非常渺茫,安迪还是成功了。现实生活中虽然逆袭的机会越来越少,可毕竟比安迪的大吧,所以你如果还在处于失望的那一边,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付岀如安迪般的“努力”,挤到拥有希望的另一边。

现实很残酷,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去吧,去越过山丘吧!墙的另一边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在等着你呢!

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