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的书法怎么学?

 照亮别人和自已 2018-01-21

谢谢你的邀请!我是千千千里马,我们一起来谈谈,欧阳询的书法怎么学。


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为什么这样高举他老人家?,这可不是我们捧杀他,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学习欧阳询,必须首先知道他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中国的书法,从王羲之时代开始,就有一股力量在为“楷书”而奋斗,那么,王羲之的楷书奋斗成功了吗?当然是成功的,例如《乐毅论》就是王羲之楷书书法的代表作品。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品《醴泉铭九成宫》帖。这个贴有多种拓本,以宋拓最好。清代曾经对石碑做过修复,比较瘦。

但是,中国书法史错误地记载了中国书法的生态,给我们一个王羲之出现以后,中国的书法仿佛就是王羲之所写的那个样子了。

其实,这是天大的千年误会!王羲之那个时代,王羲之的书法仅仅是王羲之这样很少一部分人的书法,那个时代,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写隶书。

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书法史上发生过一次“兰亭序辩伪”的大论战,论战持续了十年之久。


《九成宫》临摹。注意用“四法三笔”理论去检验临摹的成绩,可以让我们能够学得更精准。

所以,王羲之时代,隶书是书法的主体。

但是,隶书经历了东汉的高峰以后,也在慢慢发生蜕变,这就是魏碑发展起来的理由。

魏碑是隶书的变新,也是隶书的创新。具体我们就不多说了,魏碑明显是横平竖直的笔画,这就脱离了隶书一波三磔母胎,成为比较接近楷书的新书体。

现代有人把魏碑也看做“楷书”也不无一定的道理。


《醴泉铭九成宫》拓本局部。

如果从中国书法楷书的发展成熟来说,魏碑书法在东魏达到高峰,隋代基本已经很接近王羲之书法体系了。

欧阳询是隋代成长起来,成名与初唐的伟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代表作品,是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名的楷书《醴泉铭九成宫》。


不要满足于貌似。起笔、行笔、收笔和“接笔”这四个环节,全面“监控”你的笔法结构。所以“四法”是一个好老师,你一定要拜这个师。

由于后世学者基本不研究魏碑书法,认为那是一种粗俗的书法。所以,对欧阳询《醴泉铭九成宫》这个书法作品,我们一直把它只与王羲之的书法扯关系,其实,这是很大的一种误解。

自从清代学者重新重视了对魏碑书法的研究,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欧阳询的书法,魏碑的风格特色非常明显。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隋代和隋代以前,尽管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有名,也在不断扩大影响,但是,王羲之的书法也没有达到完全影响整个书法风气的程度。

而欧阳询的书法,显然是魏碑里面的佼佼者。这就是欧阳询书法的伟大意义。


书写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的书法作品《敬史君碑》。你们仔细看看,这个作品即是一个“魏碑”书法体系的作品,有十分接近“楷书”。而且,这个作品里,也隐藏着许多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笔法。

欧阳询第一个在楷书领域完成了唐代楷书的创造,而且主要是在魏碑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就是说,欧阳询的书法是对隶书到楷书发展的集大成者。

而且,欧阳询的书法从唐代一直影响到今天,这足以说明他的艺术成就的伟大。

那么,我们该怎样学习欧阳询书法?

其实,如果抛去欧阳询书法的风格,我们认为,所有的书法学习方法基本是一样的。

隶书如何学习,欧阳询的书法就如何学习,颜真卿的书法如何学习,欧阳询的书法就如何学习。

有人说,欧阳询的书法最难学,也有人说柳公权的书法最难学。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

学哪一种书法难度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在用笔的要求上,不容易看出来精和粗,所以,习惯了用笔疏松的,就觉得严谨的笔法难,习惯了严谨的,又觉得疏松的笔法难。

书法的难究竟在什么地方?笔法!越是严谨的笔法难度相对就越难。

欧阳询的笔法是非常严谨的,一般我们不容易写得那样严谨,所以,觉得难度比较大。


那么如何破解笔法的难度?我们研究了多少年,发现把握好“四法三笔”,一般来说,不论学习什么风格的书法作品,相对来说,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什么是“四法三笔”?我们说,书法主要是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学出来。如何写出来,也就是怎么才能学会写得像字帖里的字。

这个问题我们就用“四笔”来解决。所有的写字,每一个笔画无非就是“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笔画节奏。注意,起行收三个笔画,其实是一笔要完成的,但是,笔法的质量就在于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明显节奏变化。

我们写每一个笔画,如果你找准了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合理变化位置,那么,这个笔画写不好都不可能。

如果把一个笔画写好,能不能学好书法?悬!

我们研究总结了大量书法家临摹《九成宫》的经验,我们发现,如果把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即使写得很像,那也最后还是写不好书法,甚至都写不像。


完成于东魏(公元532年)的著名法帖《张黑女墓志》。

这是为什么?千千千里马回答你,只因为第一个笔画写好之后,第二,第三……直至最后一笔,你总会因某一笔或某几笔的失误而整体失败。

我们之所以在“四法三笔”里有“四法”之说,那么,如果“起笔、行笔、收笔”是“三法”,那么第四法说什么?

这就是我们独立提出的“接笔”。事实上,书法的每一个笔画都是通过“三法”完成的,“接笔”当然也要用“三法”来完成。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接笔”这个概念?

因为,我们蔡依林,学习书法没有应用过逻辑思维。

“接笔”就是应用逻辑思维学习书法的重要发现。

“接笔”是要求我们写下一个笔画都时候,更注意分析落笔的位置和与上一个笔画都关系。

千千千里马认为,假如我们笼统地认为汉字平均笔画是八画,那么除了第一笔,所有笔画都可以看做是“接笔”。学习书法的全部秘诀都在“接笔”做得好不好。“接笔”做好了,学习书法就成功了,“接笔”做不好,学习书法当然就永远迈不过“难”这个坎儿。

至于一般说,欧阳询的书法什么“险绝”等等,都不是问题。

我们学习书法,都知道形和神的关系。

如果你按照“四法三笔”去学习书法,不但形准而且神也一次就学到了。

因为,学习书法最大的失误都发生在“接笔”这个环节。


用“四法三笔”学习临摹《敬史君碑》局部。

现代-古代学习书法的理论,都只讲“三笔”,少了“接笔”这一重要环节,如果按照“四笔”去学习书法,那么,就等于你写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环节,都设立了“监控网”,你想失误,理论上没有逃避失误的可能。

至于间架结构,基本都不用像清代黄自元总结的什么九十二法。当然,一般了解一下也是应该的。

以上,我们说的是“四笔”,那么什么是“三法”呢?

写出来了,就要看,怎么看?从“笔法、笔意、笔势”来看,我们写的怎么样,这就要从“笔法”、“笔意”、“笔势”这三个方面来看了。

笔法就是看“形”准不准,“笔意”和“笔势”主要是看“神”有没有表现出来。

如果有了笔法、笔意、和笔势,那么,你就既学到了“形”,也学到了“神”。

古人一直认为学习临摹古人作品,学习其形容易,学习其神,比较困难。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但是,你如果有了科学思维的书法学习体系,那么,既有形又有神的书法,其实并不难于学到。

欧阳询也是一个书法流派,一个书法体系,学习欧阳询,除了从《九成宫》入手,还要学习他的其他字帖。

欧阳询的行书也很有特色。如果你打算系统学习欧阳询,建议把欧阳询的楷书,行书,小楷都学一学,这样,你也是欧派书法传人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