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8颗佛珠的故事】|第68颗: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金色年华554 2018-01-21


人正是有迷惑,知自己迷惑,才会去思考,正如人有疑问,知自己疑惑,然后去问。


然而,若一个人不知疑惑,那就是可怕而又危险的。常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告诉我们,不应不懂装懂,自己明明处于迷惑之中却不知,却不愿承认,那么迷惑也将长久的存在。


就好似一个醉酒者,不知自己醉却坚持驾车向前,那恐怕是极为危险的。有的人不知自己糊涂,迷惑,于是就那样将就着过完一生,无所成就。



帕斯卡尔说:“人是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为了头上的王冠而哭泣了。”说的是人这个个体的渺小,宇宙间万物都可以轻易的夺去人的生命。


不过还好,人有思想,人会迷惑,这是每个人的王冠。精神生活让人这个被废黜的国王显得不那么可怜。


是迷惑与不断的思考让人类一步步向前走,一步步发展,一步步进入现代文明。阿基米德的浴缸,哥白尼的太阳,瓦特的热水壶,牛顿的苹果,富兰克林的风筝.......



这一个个得解的迷惑是我们不再像一个面对天灾和自然束手无策的孩子。迷惑与解开迷惑似乎是人类这个被罢黜的国王得以栖身以及存活的原因。


所谓不惑,在我看来大致应当是知道自己的迷惑何在。再通过改变,努力使得自己达到一种不再迷惑的境界,而非不知道迷惑,若一个人不知道迷惑,那是极危险的。



几乎是人人都会迷惑的:孩提时代对于未来的迷惑,不知自己打何方来,不知天空到底有多高;


求学时对于围城里边的人为何总想着往外冲去;踏足社会时对于未知的人生未来迷惑,纠结于究竟该成为怎样的人,纠结于是否要离开故土闯去他乡拼干一番。


然而上述的迷惑要想解决倒也并不困难。首当其冲的应当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是否处于这样一种迷惑的状态,自己的迷惑又是什么,这样才会明确自己的目标,也才会下了决心去解决这样那样的迷惑。


人应当知道自己是否迷惑,承认自己的迷惑,并且勇于提出疑惑,解决疑惑,在迷惑,困顿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可不惑,方可使人生更有其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