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挪威的森林》的结局很悲,其续篇《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冬天惠铃 2018-01-22

文/易觉

图片发自优美图

这本书算是为了打磨在火车上的琐碎时光吧,伴随着火车行驶的“轰隆轰隆”的声音,我沉迷在村上春树的这本书所营造的世界里。

1】《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和《挪威的森林》有着怎样的关联?

有着相似的故事设定。《挪》是三十七岁的“我”对于青春时代同直子和绿子恋爱过程的回顾,而在《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中,故事主要发生在主人公三十六那年。《挪》中直子最后离开了渡边,而《国境》的岛本最后也离开了初君(我)。如果说《挪》的是在讲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与封闭世界里的挣扎,而《国境》就是在描述一场过去与现在的选择。

主人公初君已经结婚了六年,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两家酒吧开得红红火火,正是一般世人所说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中年男士。而这时“直子”(岛本)的出现,那个生活在自己童年美好记忆的,美丽动人、娴静优雅的人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自己竟然经过思索出现了回到“过去”生活的念头。然而在同“我”度过了一个刻骨铭心销魂的夜晚之后,“直子”(岛本)却悄然离去,再无声息。

《挪》中的结局也是相似,直子永远的离开了自己,那个试图想要爱上渡边的直子,却不知道自己早已经处于一个阴暗的世界里,后来还是在沉沦中留在了那个世界。

2岛本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小说按照主人公成长的时间线来讲起,从遇见和自己同样是“独生子”的岛本,成为她可以倾诉和信任的对象。那时岛本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两人在一起听了纳特·金·科尔唱的《国境以南》。那时候因为和岛本有着共同的爱好,所以交往很单纯,但是“我”没有察觉到岛本的早熟以及对我的喜爱。

后来小学毕业后就没有在联系。

“不去见岛本之后,我也经常怀念她。在整个青春期这一充满困惑的痛苦过程中,那温馨的记忆不知给我多少次鼓励和慰藉。很长时间里,我在自己心中为她保存了一块特殊园地。就像在餐馆最里边一张安静的桌面上悄然竖起‘预定席’标牌一样,我将那块园地只留给了她一个人,尽管我推想再不可能见到她了。”

所以在这里“我”与岛本之间的感情是一种纯洁的、自然的爱慕。与后来的女朋友夹杂青春期“性交”的因素不同——

第二个喜欢的女孩是“我”的高中同学泉,因为到达了青春期的关系,在和泉的交往明显带有性方面的需求。“我”对泉说:“不想做那种事不做也可以,可我无论如何都想看你的裸体,什么也不穿地抱你,我需要这样做,已经忍无可忍了”。

再后来和泉的表姐一见面就有种“欲望”。后来也同她睡觉了,正如作者说,我同泉的表姐只管大干特干,干得脑浆都想要融化了。可见“我”后来的感情都是在“性”的驱使下,所以在自己三十六岁再次见到“岛本”让他回味起那种自然单纯的感情。让他对自己“美满”的家庭的虚幻感到怀疑。

然而自己只能在“岛本”和“妻”之间作出抉择。要么是岛本,要么是妻。岛本一再强调“我身上没有中间性的东西”。

面对若离若即的“岛本”,面对自己内心苦苦的煎熬。他认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与妻子也无法填补内心的那份空白。

如果有“岛本”,自己的生命将会变得充盈起来!

后来现实容不得初君(我)选择,在与岛本尽欢了一晚后就消散不见了。

因为人始终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的,他和妻有纪子言归于好的夜晚,妻问他想什么,他说“想沙漠”。也就是说,重返原来的现实世界就是重返沙漠,因为“大家都活在那里,真正活着的是沙漠”。

3那么岛本是实际存在的吗?

对于作品来说,岛本是确确实实的一个人物。她活着、动着、说话、性交。她推动故事的发展。至于她是否实际存在,则是作者无法判断和无法掌握的问题。如果你觉得岛本存在,她确实存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有血有肉,一口口呼吸。

在酒吧“笑得非常完美”的岛本;在东京桥下的小河边洒下婴儿骨灰的岛本;在箱根别墅和“我”长时间实实在在性交的岛本;一个在次日清晨枕头上留下脑形凹坑而踪影皆无的岛本。

而岛本的不确定性也存在于作者的笔尖:

比如二十八岁那年“我”在街头碰见了同岛本很像的女孩,但是她却又消失在我的跟踪下,结果是被一个迷一样的男人拦住而交给了我装有十万日元的信封。为什么要给自己钱呢?这让初君很纳闷,后来这个信封却又不翼而飞,让“我”怀疑是不是当时真的遇见了她;

另一个是岛本送给他的那张旧唱片随着岛本从箱根别墅的消失而无从寻找。

可以说,一个是现实中的岛本,一个是“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岛本。

而后者在“我”同岛本在箱根别墅里欣赏《国境以南》给寄托在西伯利亚臆病上了。

“你是农夫,一个人住在西伯利亚草原,每天每夜都在地上耕作,举目四望一无所见。北边是北边的地平线,东边是东边的地平线,南边是南边的地平线,西边是西边的地平线,别无他物。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升起,你就到田里干活;太阳正对头顶,你收工吃饭;太阳落入西边的地平线时,你回家睡觉。”
“有一天,你身上有什么死了。”

这就是对之前自身处境和现实社会的幻灭感,激起从中逃离的欲望。

自己究竟想要逃到哪里去呢?

岛本无疑是那个世界最大的化身——

“岛本,我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自己缺少什么,我这个人,我的人生空洞缺少什么,失却了什么。缺的那部分总是如饥似渴。那部分老婆孩子都填补不了,能填补的这世上只你一人。和你在一起,我就感到那部分充盈了起来。充盈后我才意识到:以前漫长的岁月中自己是何等饥饿何等干渴。我再不能重回那样的世界。”

但是小说几经追讨的结果还是回归了现实,也可以说一部分留在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一部分剩在了现实的世界里。

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梦幻的美好但是虚无,现实的凄冷而又受人们羡慕。

这种无奈只有活在现实的我们能体会真切的,“岛本”还会偶尔出现在梦里,但是真实的“沙漠”却一直在缠绕……


所以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算是读完了以后和读完了《挪》的感受相同,但又不同。这种感受我只能勾画,体验还需看完整本书啦。

谢谢你能读到这儿!祝你早安午安与晚安。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