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推荐:耳部常用药物及护理,90%都在这里

 听风唱晚2017 2018-01-22
耳部常用药物


(一)5%碳酸氢钠滴耳液(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也称耵聍水或苏打水。


1、药理作用:软化耵聍、痂皮。


2、用途:用于外耳道耵聍栓塞。


3、使用方法:滴入外耳道,每日5〜6次,每次滴数滴,2~3天后行外耳道冲洗。


(二)3%过氧化氢溶液滴耳液(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


1、药理作用:过氧化氢溶液的初生态氧与脓液等有机物结成泡沫,具有消毒、清洁、除臭作用。


2、用途:用于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后鼓室脓液较多的病人。


3、使用方法滴入耳内数滴,然后用耳用棉签将泡沫擦净,再滴入消炎耳药。


(三)2%酚甘油滴耳液(phenol glycerine )


1、药理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杀菌、止痛、消肿。


2、用途用于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急性鼓膜炎、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病人。


3、使用方法滴入耳内2〜3滴,每日3次。


4、注意事项:鼓膜穿孔且流脓病人禁用,因酚甘油遇脓液则释出石炭酸,会腐蚀鼓膜及中耳黏膜。


(四)0.25%氯霉素滴耳液(Chloromycetin)


1、药理作用:广谱抗生素。


2、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使用方法: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


4、注意事项:给鼓膜穿孔的幼儿滴药时不应过量,因其可通过咽鼓管流入咽部咽下,可能影响造血功能。


(五)0.3%氧氟沙星滴耳液(ofloxacin )


1、药理作用:喹诺酮类广谱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杀灭作用。


2、用途: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手术后感染、外耳道炎、疖肿、鼓膜炎。对儿童中耳炎效果更佳。


3、使用方法:滴耳,每次5~10滴,每日2~3次。


4、注意事项:鼓膜穿孔的小儿应慎用或减少用量,预防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可能的关节部位副作用。


(六)4%硼酸甘油(boric acid glycerol)


1、药理作用:抑菌、消毒、收敛、止痒、软化耵聍。


2、用途:用于外耳道胆脂瘤、耳道皮肤感染等。


3、使用方法:滴耳,每日3次。


4、注意事项:3天后复诊。


(七)2%麝香草酚酒精滴耳液(thymol alcohol)


1、药理作用:抗真菌药,消炎、止痒。


2、用途:用于外耳道真菌病。


3、使用方法:滴耳,每日3次。


4、注意事项:鼓膜穿孔者禁用。


(八)2%水杨酸乙醇


1、药理作用:抑制细菌和真菌,止痒。


2、用途:用于外耳道真菌病。


3、使用方法:滴耳或涂擦,每日3次。


4、注意事项:鼓膜穿孔者禁用。


(九)1%~2%丁卡因(tetracaine)


1、药理作用:局部麻醉剂,对黏膜有良好的穿透作用,作用迅速,可持续60~90分钟。


2、用途:用于鼓膜穿刺。


3、使用方法:滴耳,每次2~3滴,每2~3分钟1次,1~3次。


4、注意事项:


(1)用量不可过大,防止引起急性中毒。


(2)少数病人可能过敏,使用前要询问病人过敏史,使用后注意观察和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十)10%〜50%硝酸银溶液


1、药理作用:低浓度的硝酸银有收敛作用,10%以上的硝酸银有烧灼作用。


2、用途:外耳道疖成熟后烧灼脓头,慢性肉芽性鼓膜炎,外耳道肉芽等。


3、用法:涂于患处,直接烧灼。


4、注意事项


(1)涂抹时药液不要碰到鼓膜,以免蚀穿鼓膜。


(2)因硝酸银见光会分解,故需避光保存。


(十一)10%鱼石脂甘油


1、药理作用:抑菌、消炎、抑制分泌、消肿和止痛作用。


2、用途:外耳道疖未成熟时、耳廓化脓性中耳炎。


3、用法:涂于患处或外敷,每日1~2次,或制成纱条填塞外耳道。


用药原则


1、局部用药前,应先清洁外耳道,取出耵聍,擦净外耳道分泌物。


2、有腐蚀作用的药物不可随意使用。


3、滴耳药前应适当加温,避免因药液过凉滴入耳内诱发迷路刺激症状。


4、鼓膜穿孔者禁用对中耳黏膜有损伤的制剂。


5、—般情况下,不宜使用粉剂。因溶解性差的药粉滴入耳内后,不仅消炎作用差,而且会与耳内分泌物胶合成团,妨碍引流和继续治疗,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6、容易引起内耳损伤的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慎重使用,选择好适应证,且不宜长期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