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寒潮不断来袭,鱼类如何应对低温应激怎么过冬?

 昵称34351385 2018-01-22

当下低温极寒天气,寒潮日益增强,水产养殖户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鱼塘抗寒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寒潮给水产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鱼怎么过冬如何应对低温应激。

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是影响鱼类代谢过程的最重要外界因素之一,但是水温不仅影响其自身生理活动,同时也影响其抗氧化防御体系和抗氧化酶系统。在严寒的冬季,寒潮发生时,温度急剧降低,鱼类受到温度降低的刺激会发生低温应激。在低温应激下, 鱼体一方面能量消耗增加,另一方面神经激素分泌减少, 消化酶活性降低, 能量代谢酶活性和代谢模式改变导致鱼类代谢紊乱。低温应激不仅会降低鱼类的抗氧化能力,还会间接损害鱼类整个免疫系统,进而引发赤皮病、水霉病、竖鳞病等疾病。

2018寒潮不断来袭,那么鱼类如何应对低温应激怎么过冬呢?

1、适当提高养殖温度, 通过提高养殖池水位, 保持水深在 2 m 以上, 提高保温能力,降低因温度突变带来了水温剧烈变化。

2、通过营养调控提高鱼类的抗寒力及抗应激力。蛋白质与鱼体免疫力和抗寒力密切相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易消化吸收、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能保证鱼类在低温下正常生长和越冬。正常情况下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本身可以承担着抗应激功能,而在鱼类低温应激下鱼体的蛋白质平衡被打破,使更多的蛋白质变性。

3、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促进饲料中脂肪代谢,提高饲料能量利用,保肝护胆,提高鱼类抗寒能力。水温低,鱼体能量代谢慢,饲料利用率低。为了适应低温应激,鱼类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都发生相应的响应。胆汁酸可以促进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鱼类对油脂、脂溶性物质的利用率,脂肪利用率提高15%--30%,最大限度的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有研究表明鱼类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及其基因的表达来改变不同组织细胞膜的脂肪酸组成,从而提高其低温应激下的抗寒能力。此外鱼类肝脏好,肝脏能够正常分泌非特异性免疫酶类,促进体表粘液分泌,确保鱼体抗应激性。

文章转自山东龙昌动保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